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50397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化解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案件工作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解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案件工作几点思考化解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案件工作几点思考镇远县政法委——刘爱国全省政法机关集中排查化解重信重访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县委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了领导。在省州的统一部署领导下,集中力量对交办的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案件和自行排查的涉法涉诉重信重访案件进行了认真的排查清理、任务交办、审慎处理,制定了化解该案,落实了“一个问题、一个班子、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个时限、一抓到底”的包案责任制,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消除了一些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如:彭秀华涉法涉诉重
2、信重访案件,1988年,因建设原黄桑乡卫生院而征用了彭秀华0.3亩责任田,在核发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使用证时,由于工作人员不慎,不但没有更正注销1984年颁发给彭秀华户经营管理的土地承包使用证中0.3亩责任地,而且仍将原已被征用了的0.3亩责任地继续填入彭秀华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中,也未将1991年该村雷家寨组调换五保户(已故)的0.98亩责任田填入彭秀华户承包证书,因此引发了一场长达14年之久的田地权属争议官司。纠纷发生后,几年来,县、乡两级政府有关单位曾多次调解未果,2002年县人民政府以镇府处字02号、04号文件两
3、次作出处理决定。《贵州政协报》记者在不明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刊登了《来自黄土地上一地三证的官司》一篇文章,误导了彭秀华家人,从而再次导致彭秀华户一度陷入上诉法院打官司的歧途,后经两审法院判决败诉而不服,聘请律师持续告状,花费大量资金,以致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两个儿子30余岁至今因无钱而未完婚。在历经周折已无钱再打官司的情况下,彭秀华便走上了上访之路,几年来多次到县、州、省有关部门上访。两会期间到县上访时扬言“若不解决好我的问题,十七大期间将到北京上访并死在北京”。县委非常重视信访工作。由县委书记蒋映生同志主持县四大班子、各乡镇
4、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专题研究分析我县重信重访、社会稳定工作会议上,蒋映生书记听取了此案的汇报后,会上,当及明确了此案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才亮包案,责任单位县信访局,责任人县信访局长杨佐兴。吴才亮包此案后非常重视,召集信访、土管局、舞阳镇、卫生局等单位就上访人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布置,并与上访人见面谈心。责任人信访局长杨佐兴带领有关单位的同志多次深入彭秀华家中进行促膝谈心,加强沟通,以真情感化上访人,解开上访人的思想疙瘩,经过反复工作弄清了上访人的真实想法,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吴才亮书记召集相关部门逐项予以落实,
5、3月21日解决了彭秀华法度之外的实际问题,彭秀华对此非常满意和感动的说:领导这样关心我,给我解决了大事,我们也不会去打那苦海无边的官司了。至此,这场长达14年之久涉法涉诉纠纷终于得到圆满了结。通过以上案例有几点思考: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做好重信重访工作的关键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信访工作是维护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基础不劳地动天摇。要切实承担起化解重信重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每出台一项措施,都应把实现好
6、、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责任人“一把手”要亲自包案、亲自接访、亲自解决问题。二、热情接待,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是化解重信重访的基石在工作中应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面对面地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掌握基层组织及工作情况,指导基层实事求是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接待群众来访时,要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签、有疑必释、有难必解。领导接访制度能够对矛盾早发现早解决、早控制,更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把信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三、强化责任制的落实,形成相关单位合力,案结了事,息诉息
7、访是化解重信重访工作的落脚点对化解重信重访工作应长期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的工作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及“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对疑难的重信重访案件要继续实行领导包案,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加大解决的方法,做到有领导负责,有专人负责,有化解方案、有解决时限、有督查结果。相关部门在职权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不能敷衍堂塞,把矛盾上交、不能简单地采取“一拖、二推、三转”的办法,应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信访
8、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的干部队伍,建立起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局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做到“哪里有人群,调解组织就建在哪里”的要求,将调解组织网络延伸下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真正把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