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ID:27619099

大小:237.00 KB

页数:124页

时间:2018-12-0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1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2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3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4页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5%、50%)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编制情况介绍 2008年1月15日吉林省光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邵子平1编制总体原则——围绕节能来编写条文强调全年运行的节能强调实时控制强调分区域的参数控制避免冷热抵消提高输送能效尽可能注重“可操作性”2暖通系统节能要点系统的水力平衡热计量收费克服暖通设计常见问题:轻计算、重系统3暖通系统节能目的——按需供热、供冷按室外气象参数按室内使用情况4暖通系统控制点1、冷、热源2、室外管网3、室内系统4、保温5、水质51、冷、热源锅炉、冷机水泵控制62、室外管网管材水力平衡装置73、室内系统末端设备(散热器、风机盘管

2、、空调机组)计量水力平衡装置84、保温热量损失材料消耗(节材)95、水质——满足系统设备要求锅炉热计量表散热器水力调控装置10吉林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5%、50%)115采暖、空调与通风设计5.1一般规定5.1.1采暖系统和空调系统设计冷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125.1.1关于采暖设计热负荷规定本规定旨在要求应认真进行冷热负荷计算,并约束采暖设计过于保守的现象。在建筑能耗降低以后,仍然配置过大的热源设备、循环水泵、室内外管网和室内采暖设备,不仅增加投资费用,也难以实现节能运行。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与建筑物

3、耗量指标相关,但计算方法不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采暖期室外平均条件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不仅各朝向不同,而且同一朝向窗户与墙体也不同,其中窗户又分为单玻、双玻以及有无阳台遮挡),且扣除了建筑物的内部得热因素,主要用于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在设计室外气象条件下(朝向修正率不论是窗户还是墙体,对于同一朝向都是相同的),且不考虑建筑物的内部得热等因素,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设计温度需设置采暖设备的基本热负荷。135.1.2居住建筑应设置采暖设施。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住宅,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表5.1.2的规定:表5.1.2采暖计算温度空间类

4、别采暖计算温度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18℃厨房15℃设采暖的楼梯间和走廊14℃145.1.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采暖设施是生活必须设施。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引自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第8.3.2条,适用于所有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住宅。考虑到居住者夜间衣着较少,卫生间采用与卧室相同的标准。155.1.3采暖、空调系统冷热源应优先采用集中热源或集中冷源。当采用集中热源或集中冷源时,应符合以下原则:(1)有余热资源时应优先采用。(2)在城市热网供热范围内,采暖热源宜优先采用城市热网。热力站的供热范围应加以控制。(3)有条件时,宜采用电、热、冷

5、联供系统。(4)具备足够的土壤换热面积时,可采用地源热泵系统。(5)对可利用的污水水源,可采用污水源热泵系统。(6)采用燃气锅炉的集中锅炉房,供热规模不宜过大。(7)有条件地区可考虑其它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干空气能等)。165.1.3关于集中热源或冷源的规定综合建筑造价、供暖质量、供暖费用、卫生条件、能源总效率、环境保护、防火和安全保障等因素,集中供暖具有显著优势。其中以热电联产的城市热网的能源效率最为优异,因此宜优先采用。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占我国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热源型式的选择会受到能源、环境、工程状况使用时间及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此必须客观全

6、面地对热源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干燥的空气也是一种能源,可用于空调制冷,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石河子、阿克苏等地的设备运行数据显示,“干空气”空调机组,可以将大型建筑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175.1.4居住建筑采暖与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方式及设备的选择,可根据资源情况、环境保护、能源效率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空调、采暖的需求逐年上升。对于居住建筑选择设计集中空调、采暖系统方式,还是分户空调、采暖方式,应根据当地能源、环保等因素,通过仔细的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用户对设

7、备及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185.1.5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采用直接电热采暖。引自《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中8.3.5条:“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外,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采用直接电热采暖”。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和行动,用高品位的电能直接转换为低品位的热能进行采暖,热效率低,是不合适的。严寒、寒冷地区全年有4~6个月采暖期,时间长,采暖能耗占有较高比例。近些年来由于采暖用电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致使一些省市冬季尖峰负荷也迅速增长,电网运行困难,出现冬季电力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