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ID:27601239

大小:528.0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0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四单元第1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3)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近代以后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1)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2)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巨变的根本原因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同时,把西方的生活方式也移植。(一)城市1、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2)、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2、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3)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从我国的东南沿海开始,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上海(1)、“衣”服饰除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还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是身份的标志。鸦片战争以后,一些为外国人办事的买办穿起西装,成为中国最早的摩登一族。2、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在长衫、马褂的同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以庄重、儒雅之感。孙中山先生当年即颇喜欢穿着这种服装,并对此稍作改制,后流传开来,被尊称为“中

3、山装”。很快出现了男子穿中山装,女子改穿旗袍的局面,百姓也开始穿上洋衣洋袜;(2)“食”背景: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活跃为各地饮食文化交流融会提供了条件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西式的糖、烟、酒和饮料传入中国。中国饮食文化中四大菜系及形成: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3)“住”新式住宅(京津地区)四合院(北方地区)四合院的欧化(租界)传统中西合璧完全欧化(4)从社会风俗方面①表现:改变传统的婚姻俗,倡导婚姻自由,简化婚丧仪式;社交礼仪发生变化;倡导妇女“废止缠足”。②特点:既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表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早在1883年,维

4、新派的代表康有为就在老家广州南海,联合一些开明乡绅,创立不缠足会。他也以身作则,他的妻子和女儿都不缠足。维新时期又成立了不缠足会,推行放足运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申明禁止妇女缠足。清末民初,中国两亿男性同胞在很短的几年内全部剪掉了长辫子,将延续268年的清代发式,统一改成世界通行的近代男发,然而禁止妇女缠足却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在中国的城市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中国落后的农村的变化还是微弱的。(1)基本状况:落后、封闭、贫穷(2)新的生活因素的出现:少量的“洋烟”、“洋火”、“洋布”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原因;主要

5、是由于农村的封闭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二)农村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1)新中国的成立后,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当家做主;(2)党和政府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物质生活:国家实行统销统购,保障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但未能解决农民温饱问题。(2)风俗习惯:取缔社会丑恶现象,制定1950年《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社会风气发生根本性转变。3、改革开放以来(1)中国人

6、民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原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开始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服饰变化三阶段:①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如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②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体如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③第三个阶段——(2)改

7、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1、“衣”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由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2、“食”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各地餐饮业飞速发展。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政策。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4、“社会风俗”方面党和政府还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转变。社会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

8、、节假日的延长,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休闲生活的时间。人们利用充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