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冷与空调作

工业制冷与空调作

ID:27600750

大小:3.00 MB

页数:270页

时间:2018-12-02

工业制冷与空调作_第1页
工业制冷与空调作_第2页
工业制冷与空调作_第3页
工业制冷与空调作_第4页
工业制冷与空调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制冷与空调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业制冷与空调作业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丁明正15165529908第一章制冷空调原理与制冷系统的基本构成第一节制冷与空调的基础知识一制冷基本概念制冷——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实现制冷两种途径:1天然冷源---冰雪地下水2人工冷源---制冷机制冷温度范围:普通制冷深度制冷低温制冷二空调基本概念空调----空气调节器作用----温度湿度流动速度洁净度新鲜度压力成分气味噪声等进行调节使用对象不同分类: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1)一般性空调(2)恒温恒湿空调(3)净化空调第二节蒸汽压缩式

2、制冷原理及典型系统(一)、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冷机,有单级、多级和复叠式之分。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是指将制冷剂经过一级压缩从蒸发压力压缩到冷凝压力的制冷机。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40℃以上的低温。普通的空调器都是利用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原理制造的。一、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1、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份: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毛细管)蒸发器制冷剂1、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单位制冷量:q0=h1-h6单位冷凝热量:qk=h2-h5单位消耗功:w=h2-h1`制冷系数:EER=q0/wA:压缩

3、机B:冷凝器C:节流机构D:蒸发器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流程图与lgP-h图1、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压缩机:它的作用是将蒸发器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压缩到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然后排到冷凝器。常用的压缩机有活塞式、转子式、涡旋式、螺杆式和离心式等等。压缩机有定速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1、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冷凝器:它的作用是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成过冷的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故要用水或空气来冷却。不同制冷剂有不同的冷凝压力。普通家用空调器冷凝器里面的制冷剂(R22)压力:标准制冷工况下一般在18—19bar左右,过负荷工况下一

4、般在22—24bar左右。1、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节流机构:普通空调常用的是毛细管,高档的空调器用电子膨胀阀。制冷剂经过节流机构时,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一部份制冷剂会在节流的过程中闪发成为气体。节流过程中制冷剂的焓值不变。普通的家用空调器节流结束时大约有20%的制冷剂会闪发成气体。制冷剂没有蒸发就闪发成气体降低了空调器的性能。1、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蒸发器:它的作用是使经节流机构后的制冷剂液体蒸发成蒸气,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蒸发器是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普通家用空调器蒸发器里的制冷剂(R22)的蒸发压力在5.5-6.5bar左右。(二)多级压缩与复叠

5、式制冷循环1两级压缩氨制冷循环同系统P212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循环同系统P223复叠式制冷循环二冷藏库制冷系统(一)分类:1温度高温库-2℃以上低温库2用途生产性加工厂冷藏冷冻分配性批发中转运输零售消费性超市饭店冷库通常由保温围护结构冷冻系统电控网络系统组成-15℃以下(二)典型冷藏库制冷系统1直接供液(氨)制冷系统P242重力供液(氨)制冷系统P253氨泵供液制冷系统P264氟利昂制冷系统P27第三节吸收式制冷原理及典型系统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1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P312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P32-P35第四节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

6、分类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按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制冷剂系统空调系统1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2变风量空调系统3风机盘管空调系统4柜式空调器和热泵型空调器5空调水系统6水蓄冷空调系统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蓄冷剂和润滑油第一节制冷剂的分类与性质制冷剂的种类1无机物:氨二氧化碳水2氟利昂:二氟二氯甲烷R12二氟一氯甲烷R22四氟乙烷R134a二氟乙烷R1523碳氢化合物:甲烷R50丙烷R290氨(NH3)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特殊凿井行业冻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 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

7、.77kg/m2,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

8、安全操作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