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篙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临床观察

茵陈篙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临床观察

ID:27576575

大小:63.6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04

茵陈篙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茵陈篙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茵陈篙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茵陈篙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临床观察王璐(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中药房473000)【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8-0120-01【关键词】茵陈高汤治疗急性黄疽肝炎临床观察茵陈篙汤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中,是治疗湿热黄疸的有效方剂,其药物配伍之妙深受后世医家的推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此方治疗急性黄疽肝炎,屡获良效。为进一步探讨此方所蕴涵的微观机理,以及急性黄疸肝炎在中医临床上的治疗规律,笔者使用此方对38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设立了丙药治疗对照组,对治疗前后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现总

2、结如下。1临床资料1.1治疗组:38例病人均经临床化验和免疫学检查后确诊。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长者3周,最短者5天(按黄疽出现时间计算),平均10天。1.2对照组:30例病人均经临床化验和免疫学检查后确诊。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40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27岁;病程最长者3周,最短者7天(按黄疽出现时间计算),平均11天。2治疗方法2.1治疗组:用茵陈篙汤:茵陈20g,栀子12g,大黄10g,热重于湿者,加川黄连12g,龙胆草15g,滑石10g;湿重于热者,加苍术12g,厚朴15

3、g,泽泻15g,云苓15g,猪苓15g;胁痛较甚者加柴胡15g,郁金12g,川子15g;恶心呕吐者加栀皮15g,竹茹10g,曰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10tl为一疗程。2.2对照组:维生素B1片20mg,维生素C片0.2,肝泰乐0.2,每日3次1_1服,10H为一疗程。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治愈:黄疸消退,其它诸症消失、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黄疽及主要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査肝功能好转。好转:黄疽及其它症状减,、实验室检不满意。无效:黄疽不退,其他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改善。3.2治疗结果:治疗组:38例病人,全部坚持治疗2个疗程,治愈20例

4、,占52.6%,显效13例,占34.2%;好转4例,占11%;无效1例,占3.2%。对照组:30例病人,全部坚持治疗2个疗程,治愈10例,占33.2%,显效6例,占20%;好转6例,占20%;无效8例,占26.7%。对以上两组有效率进行分析,P<0.01。4讨论急性黄疸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入侵肝脏,造成肝细胞广泛损害,对胆红素摄入、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冋吋因肝细胞损害和(或)肝小叶结构破坏,致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返流入肝淋巴液及血液中,结果发生黄疽。传统医学认为黄疸多为湿热疫毒,从表入里,郁而不达,内阻

5、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不能泄越,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注膀胱,发为黄疽。茵陈蒿汤具有清热利湿,II有泻下的作用。方中茵陈味微苦,性微寒,归心、肝、肺、脾、胃、膀胱经,为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要药。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功能清火除烦,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黄疸。大黄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可泻火解毒,治疗湿热黄疸,三药组合,具有强大的清热利湿退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茵陈篙煎剂,去除发汕后的水浸剂、挥发汕、醇提取物,蒿属香豆素,绿原酸及咖啡酸等均具有保肝利胆作用。该方能显著降低血清丙谷转氨酶(SGPT)和谷草转氨酶(S

6、GOT)(P<0.01),并且能降低血清胆红素(SB),对肝损伤有减轻作用。能改善肝细胞小灶坏死及萎缩,抑制肝细胞的膨胀、脂变及坏死。肝细胞糖原含量明显增多,核糖核酸含量接近正常,从而显示出良好的保肝作用。该方的利胆作用主要表现在于促进毛细胆管胆汁的形成。该方简单冇效,是治疗黄疽的要方,值得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