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

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

ID:27564011

大小:73.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_第1页
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_第2页
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_第3页
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_第4页
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宋山水词中的思想意蕴中国古代文人向来对自然山水钟情与热爱,宋代文人与古人一样将人的生存建立在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尊敬和归依的情感基础之上,以期达到人与g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安与和谐的休闲境界。宋词中存有大量以真山真水的广阔自然天地为描写对象而作的,或赞赏山水或抒发休闲情趣的山水词。细品此类山水词,可以探析其思想意蕴。热爱、追求山水之乐是宋人共同的审美精神以词“聊佐清欢”的“闲人”欧阳修曲水临流,以《西湖念语》为序为颍州西湖所作的十首《采桑子》,便是词人游乐于山水的山水休闲词。山水能够给人以娱乐休闲的思想在其《醉

2、翁亭记》中表述得比较明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冇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3、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是作者被贬到滁州任太守第二年时写的一篇山水游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何为醉翁“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在滁州的西南面有一座琅琊山,树木繁茂,泉水清澈,野花怒放,禽鸟啁嗽,风景秀丽。欧阳修在此修建了一座醉翁亭,经常邀宾朋往游,赏景赋诗,投壶对弈,饮洞行令,游乐、陶醉于水光山色之屮,获得了身心自由愉悦的休闲,忘记了被贬的痛苦与羞辱。明乎此理,再让我们回到其《渔家傲》词:一派潺??流碧涨。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更待高秋天气爽。菊花香里开新酿。

4、酒美宾嘉真胜赏。红粉唱。山深分外歌声响。词中的“新亭”即指醉翁亭和丰乐亭(欧阳修在滁州还建了丰乐亭,有《丰乐亭记》)。词人徜徉于山水之间,即便是面对萧索的秋天亦丝毫没有悲凉之意,满眼看到的是青山之上的明月、秋高气爽屮的菊花等,享受宴饮歌舞之乐,且以文字佐欢,此乃得之于山水之乐。苏轼对欧阳修于山水前以文字戏乐别有会心,他亦以词娱宾遣兴,特作《醉翁操?一首并序》: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5、。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辞》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拭听徽外三两弦。序文详细地记述了沈遵依《醉翁亭记》的意旨创作出《醉翁操》的琴曲

6、,欧阳修又依琴曲作歌为《醉翁引》,“好事者”又依“引”制曲,直至“三十年后”庐山崔闲另谱琴声而请东坡补词的经过。之所以要如此详细地交代,旨在说明“此意在人间”的醉翁之意,即《醉翁亭记》中所表述的啸咏山泉、宴酣山野的山水之乐实是宋人所普遍认同的休闲生活态度。宋人一致向往、追寻的休闲境界“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泉石、渔樵、猿鹤、烟霞仙圣,皆“人情所常愿”“山光水色漾夺目,此a不快人意?”因为人与山水自然和谐共处时,不但获得了无限的快乐,而且获得了无穷的沿迪,所以画山水“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罗大经《鹤林玉露》

7、丙编卷三《观山水》则曰:赵季仁谓余曰:“某平生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余曰:“尽则安能,但身到处莫放过耳。”季仁因言朱文公每经行处,闻有佳山水,虽迂途数十里,必往游焉。携樽酒,一古银杯,大几容半升,时引一杯。登览竟日,未尝厌倦。又尝欲以木作《华夷图》,刻山水凹凸之势,合木八片为之,以雌雄笋相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足以负之,每出则以自随。后竟未能成。余因言夫子亦嗜山水,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固自可见。如“子在川上”,与夫“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尤可见。此段文字亦?W现了

8、宋人对山水之乐的体悟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赵季仁把好山水与好人好书并列为平生三至爱,且要“看尽世间好山水”,他还提及了朱熹酷爱山水的程度:为了饱览山水胜境,朱熹有时宁愿绕道几十里,终H游览小饮于山水间亦不厌倦,甚至想以木制作《华夷图》山水模型而随身携带。故而宋代许多词人便将山水静穆之境视为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