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ID:27540367

大小:617.51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2-01

后现代主义文学_第1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_第2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_第3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_第4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后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认为,后期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它继续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学实验。另一种意见,把后期现代主义归结为是对现代主义的决裂和反叛,表现了后期现代作家抛弃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企图。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产生背景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特殊产物。受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影响,主要是存在主义,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影响,并和后结构主义合流。基本特征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是“反小说”和“反戏剧”,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后期现代主义不再追求

2、终极价值。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论和本体论。视世界为“碎片”,否定作品中还有一种中心意义和为这种中心意义服务的结构,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以寻求。后现代主义文学则要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线,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二、 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1.存在主义文学哲学渊源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方式,进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流派。创始人:克尔凯戈尔有神论:克尔凯戈尔、雅斯贝尔斯人道主义: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胡塞尔无神论:萨特《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文学是在

3、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流派,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兴起于二战前夕的法国(萨特的第一部作品《恶心》于1938年问世),战争时期得到广泛发展,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代表作家(一)萨特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萨特之墓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三原则“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即自由,人就是自由。“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文论:文学介入生活小说:《墙》、《恶心》、《自由之路》戏剧:《苍蝇》《间隔》(最初叫《他人》)《死无葬身之地》《毕恭毕敬的妓女》境遇剧: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戏剧类型。强调对情境的刻画,把人物逼入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艰难情境甚至是

4、绝境中,让他们通过自由选择来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命运。这种戏剧极为有效地表现了当代人普遍的忧患意识和两难选择状态,肯定了存在主义者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观:立足于个人本能,又不失良心、正义。(二)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鼠疫》(三)波伏瓦:《女客》、《一代名流》、《第二性》——“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把人物放入特定的境遇富“真实感”2.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法国、50-60年代风靡欧美剧坛的一个重要的戏剧流派。又称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概况1950年5月11日巴黎梦游人剧场上演

5、了尤奈斯库的独幕剧《秃头歌女》1952年《椅子》上演1953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巴黎演出成功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出版研究荒诞派戏剧的经典性理论著作《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力图使人正视人所面临的现实,荒诞派戏剧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主义戏剧。”基本特征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的荒诞性。突破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律。情节的无逻辑好和杂乱舞台形象的破碎和夸张台词无意义代表作家、作品(一)尤奈斯库尤奈斯库之墓《秃头歌女》《椅子》剧照(二)贝克特《等待戈多》剧照(三)让·冉奈《女仆》《女仆》剧照(四)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美国之梦》

6、《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3.新小说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罗伯·格里耶50年代形成于法国,它并不具有统一的美学纲领,严格说来,它只是一个松散的俱乐部式的文学团体。它的成员对很多问题的观点并不一致,但他们对小说和小说技巧的看法,他们的文学实验都是激烈反传统的,他们要彻底打破传统小说模式,全面革新小说艺术。发展20世纪50至60年代间法国文学界突起一支异军,这就是新小说派。以罗伯·格里耶(1922—)、娜塔丽·萨洛特(1902—)、米歇尔·布陶(1926—)、克洛德·西蒙(1913—)、马格丽特·杜拉斯(1914—)等为代表的“

7、新小说派”,公开宣称与19世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决裂,探索新的小说表现手法和语言,刻画前人所未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内心世界。这一文学流派在50年代刚出现时被认为是“古怪”、“荒诞”、“好像发精神病”。但到了60年代,新小说派已经蔚然成为一大文学流派。新小说在法国流行的时期是在1953年至1960年间。1960年以后,新小说出现新的倾向,可以说是第二代新小说的开始。新小说派是以这样一些作品来开派的:萨洛特的《马尔特罗》(1953年)、《天象仪》(1959年)、《黄金果》(1963年),罗伯·格里耶的《橡皮》(1953年)、《在迷宫中》(1959年),布陶的《路过米兰》(

8、1954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