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535730
大小:12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4
《渝经信电子〔2012〕4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渝经信电子〔2012〕4号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转发工信部关于申报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各电子信息产业特色园区,有关企业:2012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关于申报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转发你们,我委从即日起开始组织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各申报单位请按《关于申报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2012年度“倍增计划”项目指南
2、及说明》和《“倍增计划”19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大纲)》(见附件)的要求,实事求是地编写相关材料,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可靠,认真做好2012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相关资料请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网站www.itfund.gov.cn下载)。二、为保障全市申报项目向国家基金办报送的时间要求,各项目申报单位务于4月12日前,将申报材料初稿(电子稿)报送到我委进行初审和修改完善。我委受理正式申报材料(含纸质稿和电子稿)的最后截止时间为4月16日,电子稿和纸质稿需同时具备,两稿主体内容应一致,否则不予受理。请各申报单位注意按时报送,逾
3、期将不予受理。三、对申报中的不详事宜请与我委电子制造业处联系咨询。特此通知联系人:唐姗姗联系电话:63895241E-mail:puredrop@qq.com附件:关于申报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19附件:工信电子函〔2012〕13号关于申报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依据《关于申报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的通知》,经研究,2012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即日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凡有意向
4、申请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的单位,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申报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符合《2012年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指南》(见附件1)的范围。(二)申报的项目由技术、产品或系统开发单位(以下简称“开发单位”)和技术、产品或系统应用单位(以下简称“用户单位”)联合申报。项目申报联合体中,确定一家牵头单位,牵头单位应为企业法人。(三)申报的项目技术先进,项目成果能够在用户单位实现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19(四)申报的项目在地方或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具有较强的推广性和示范性。(五)申报单位所属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
5、管部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主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以下称推荐单位,具体名单详见基金申报网站www.itfund.gov.cn)的推荐意见。(六)为加强基金项目管理,申请项目的单位应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网(www.itfund.gov.cn)进行注册(以前年度已注册企业不必重复注册)。二、申报材料(一)开发单位与用户单位共同承担项目的合作协议。 (二)“倍增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见附件2)。 (三)能够说明项目技术和产业化能力、项目应用效果以及后续推广应用前景的有关材料。 (四)项目可行性报告有关附表的内容,提供牵头单位的材料即可。三、材料报
6、送(一)项目申报材料应于2012年4月20日前递交我部(如邮寄以当地邮戳为准),包括纸质文本(A4格式)一式两份和电子文本(U盘或光盘保存)一份,两稿主体内容应一致。 (二)为确保安全,凡邮寄申报项目材料的,应以邮政特快专递形式寄送。19(三)纸质稿和电子稿应同时送达。逾期递交的或未按照规定数量、形式递交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四、项目受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受理“倍增计划”项目申报,负责对项目申报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旭东、刘哲 联系电话:010-68208286、68208287传 真:010-6
7、8271654 邮 编:100846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号楼216房间)。附件:1.2012年度“倍增计划”项目指南及说明2.“倍增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大纲)主题词:电子信息基金项目通知19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3月26日印发19附件1:2012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项目指南及说明一、项目指南1.民爆行业移动生产装备动态信息监控系统推广应用2.离散型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共性技术支持和公共服务平台3.高频、场控IGBT器件及装置在电机节能领域应用示范4.高精
8、度、高灵敏智能传感器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应用示范5.三维数字化集成系统在社区管理领域应用示范6.高效率OLED照明产品在大型活动场所中的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