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细菌感染细菌痢疾

五节细菌感染细菌痢疾

ID:27534844

大小:329.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2-01

五节细菌感染细菌痢疾_第1页
五节细菌感染细菌痢疾_第2页
五节细菌感染细菌痢疾_第3页
五节细菌感染细菌痢疾_第4页
五节细菌感染细菌痢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节细菌感染细菌痢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细菌感染 细菌性痢疾bacillargdysentery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菌痢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和措施。1.菌痢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要点。2.菌痢的健康指导。菌痢分类、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掌握理解了解典型病例张某,女,25岁。因畏寒、发热、腹痛1.5天,黏液便、脓血便、里急后重1天于8月15日上午8时急诊。患者病前吃过未清洗过的黄瓜。新婚之夜发病,脓血便、里急后重频繁,当夜大便20余次……概述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是痢疾杆菌引

2、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直肠、乙状结肠化脓性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变,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可伴有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一、病原学痢疾杆菌志贺菌属肠杆菌科形态:G-无鞭毛杆状毒素:内毒素(毒血症状)外毒素(神经毒、细胞毒、肠毒素)抵抗力:最适宜温度为37℃,在水果、蔬菜及腌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牛奶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阴暗潮湿及冰冻条件下生存数周。阳光直射有杀灭作用,加热60℃10分钟即死,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致病性志贺菌分型志贺氏菌属有菌体抗原O及表面抗原K,有其群与型的

3、特异性,痢疾杆菌可分为4群:痢疾志贺菌A群12型S.dysenteriae福氏志贺菌B群16型S.flexneri鲍氏志贺菌C群18型S.boydii宋内志贺菌D群1型S.sonnei目前以福氏和宋内氏菌占优势,某些地区仍有志贺氏菌群流行。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为病人与带菌者,其中非典型病例和慢性病例在流行病学上意义尤大。2.传染途径消化道传播。主要借染菌的食物、饮水和手等经口感染。在流行季节可有食物型和水型的暴发流行,前者系食用被手或苍蝇等污染的物体而受感染;后者系水源被粪便污染而致水型传播。二、流

4、行病学3.人群易感性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后仅产生短暂、不稳定的群和型免疫力,易重复感染或复发。4.流行特征温带亚热带国家,尤其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取决于细菌数量、致病力(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和人体抵抗力数量:100-200致病力:对肠粘膜细胞的吸附和侵袭能力抵抗力:胃酸,正常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肠粘膜产生的分泌型IgA,对痢疾杆菌有重要排斥作用。三、发病机理肠粘膜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炎症、坏死和溃疡---腹痛、腹泻、脓血便外毒素:肠粘膜细胞坏死内毒

5、素:发热、中毒症状、感染性休克三、发病机理中毒性菌痢全身中毒症状与肠道病变程度不一致,虽有毒血症症状,但肠道炎症反应极轻。除痢疾杆菌内毒素作用外,可能与某些儿童具特异体质,对细菌毒素呈现强烈反应,引致微血管痉挛、缺血和缺氧,导致DIC、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脑水肿和脑疝。三、发病机理病理改变急性期的病理变化为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分泌大量渗出物,间有微小脓肿。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溃疡深浅不一,但限于粘膜下层,故肠穿孔和肠出血少见。发病后约1周,人体产生抗体,溃疡渐愈合。毒素也

6、可引起内脏病变,表现在肝、肾小管、心肌、脑细胞变性。伪膜性肠炎四、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2天。志贺氏菌感染的表现一般较重,宋内菌引起者较轻,福氏菌感染介于二者之间,但易转变为慢性。临床上常分为急性:普通型,轻型和中毒性(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慢性: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和慢性隐匿型。(一)急性菌痢1.普通型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20次,呈脓血便,量少,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一般1~2周内逐渐恢复或转为慢性。2.轻型全身毒血症状和肠道表现均

7、较轻,腹痛不著,腹泻次数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含少量粘液,里急后重感也不明显,可有呕吐,有疗程3~6天,易误为肠炎或结肠炎。(一)急性菌痢3.中毒型儿童多,起病急,凶险高热肠道症状轻分休克型脑型混合型(一)急性菌痢全身微血管痉挛引起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紫绀,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少尿及意识障碍脑血管痉挛引起,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变化,呼吸衰竭是预后最为凶险的一种,兼有休克型和脑型的综合表现(二)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即称慢性菌痢。相关因素: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为耐药菌

8、感染;②营养不良;③合并慢性疾患如胆囊炎、肠道寄生虫病以及机体免疫机能障碍、SIgA缺乏者;④福氏菌感染。1.急性发作型因某种因素如饮食不当、受凉、劳累等而诱致慢性患者呈急性发作者,症状一般较急性期轻。2.慢性迁延型最多见。急性菌痢后,病情长期迁延不愈,有不同程度腹部症状,或有长期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经常或间歇带有粘液或脓血,可长期间歇排菌。3.慢性隐匿型较少见。有急性菌痢史,较长期无临床症状,大便培养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异常发现,也为重要传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