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布局印刷式OLED,或将出资日厂JOLED.doc

TCL布局印刷式OLED,或将出资日厂JOLED.doc

ID:27528866

大小:1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TCL布局印刷式OLED,或将出资日厂JOLED.doc_第1页
TCL布局印刷式OLED,或将出资日厂JOLED.doc_第2页
TCL布局印刷式OLED,或将出资日厂JOLED.doc_第3页
TCL布局印刷式OLED,或将出资日厂JOLED.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TCL布局印刷式OLED,或将出资日厂JOLED.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TCL布局印刷式OLED,或将出资日厂JOLED  日本财经媒体「钻石在线(diamondonline)」21日报导,日本OLED面板研发/制造商JOLED的增资协商陷入僵局,而在Sony、Panasonic等日厂对出资一事兴趣缺缺下,陆韩厂商则是急速「靠近」JOLED,可能将让JOLED变得不再是「纯日系」。  JOLED是统合Sony、PanasonicOLED面板事业,并接受日本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及JapanDisplayInc(JDI)入股于2015年1月15日正式上路的OLED面板公司。    报导指出,为

2、了在2020年开始量产全球首见、采用「印刷式(把液态发光材料像打印机那样精密地涂抹在基板上)」技术的OLED面板,JOLED计划增资1,000亿日圆、且原先计划以日本国内企业为主要募资对象,不过截至2018年6月29日为止,JOLED仅接获来自Denso(出资额300亿日圆)、丰田通商(100亿日圆)、住友化学(50亿日圆)和ScreenHoldings(20亿日圆)等4家日企的出资,合计出资额仅470亿日圆、还不到目标值的一半水平。  为了筹措不足的逾500亿日圆资金,JOLED原先计划让身为股东的Sony、Panasonic能进行

3、追加出资,只不过该2家企业对一度割舍的OLED事业进行再投资一事兴趣缺缺,而最大股东INCJ因截至目前为止已对JOLED和JOLED大股东JDI合计提供了逾4,000亿日圆的金援,因此基本态势就是「难于再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援助」。  据报导,在此种情况下,JOLED的出资候补名单中急速浮现陆韩厂商的名字,据关系人士指出,JOLED内部已开始讨论,是否要让中国家电大厂TCL集团以取得不具议决权的优先股的形式、进行出资,另外,电视用OLED面板巨擘LGDisplay(LGD)则是对JOLED的印刷式技术抱持高度兴趣。  为了量产采用「印刷式

4、」技术的OLED面板,JOLED已于2018年7月1日于日本石川县能美市设立「JOLED能美事业所」,该事业所将作为全球首见的印刷式OLED面板量产工厂,目标在2020年启用量产。「JOLED能美事业所」位于JDI于2017年12月停产的能美工厂,JOLED透过INCJ以200亿日圆的价格于6月29日向JDI收购能美工厂。    「JOLED能美事业所」将采用的基板尺寸为G5.5(1300x1500mm)、月产能(以玻璃基板换算)为2万片,主要将生产使用于车用、高阶显示器用中尺寸(10-32吋)印刷式OLED面板。  JOLED于20

5、16年在石川技术研发中心开设OLED面板试作产线,利用该试作产线生产的21.6吋4KOLED面板分别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开始出货给Sony、华硕(2357)。  夏普(Sharp)社长戴正吴曾于2017年12月7日表示,关于对JOLED进行出资(入股JOLED)的可能性一事,希望能先探询日本的政策意向,将在听取日本政府对OLED面板产业的发展意向之后再作决定。戴正吴指出,「应创建日本OLED联盟。关于这点计划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及INCJ进行协商讨论」。  据日媒指出,目前在OLED面板市场上,由南韩三星、LG位居领先优势,

6、不过和三星等采用的「蒸镀式(在真空状态下,将红、绿、蓝等发光材料汽化附着于基板上)」技术相比,JOLED印刷式技术的初期投资负担小、材料耗损也少,制造成本有望较蒸镀式低2-3成,而一旦成本降低、就有望以更低的价格提供OLED面板,因此JOLED计划以价格竞争力为武器、扳回劣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