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51907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市场营销中品牌定位策略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市场营销中品牌定位策略探讨 在媒体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品牌定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品牌传播从注重产品到注重感性诉求,再到注重产品的价值,促使产品以更加醒目的方式进入目标市场,而良好的品牌定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搜集的相关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1引言 品牌作为企业竞争的旗帜,体现着企业的综合素质。品牌的品表示内在,能够反映出消费者对商品以及等级的判断和认可。牌是做标志用的板,也就是产品的名号,是消费者识别的外在名称和标识,也表现出品牌。 目前,媒体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类似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展更加
2、迅速,促使信息量以几何级数递增,也促使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给消费者选择带来了困难。消费者怎样在大量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或者企业,国内企业如何精确定位自己的目标群体,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定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品牌传播从注重产品到注重感性诉求,再到注重产品的价值,国内企业一定要以最快的途径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接受者,促使产品以更加醒目的方式进入目标市场,而良好的品牌定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2品牌定位策略 国产品牌经营者要对市场制定品牌定位策略进行细分,告诉消费者自身品牌和竞争品牌之间的差别。
3、一个品牌可以有很多个定位,例如,品质优服务好等,应用品牌策略促使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首先,要调研品牌,也就是应用品牌定位图分析法、3C分析法等,全面诊断和分析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情况,进而明确品牌的定位。然后以品牌定位为依据,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当前,市场中出现了许多同质化的商品或者服务,所以,品牌决定了消费者是否购买此商品。 2.1抢先定位 抢先定位指的是经营者发现消费者心理有一个有价值的位置还没有占领,则去占领以此价值的新兴产品,因为第一进入消费者脑海中的品牌具有很大优势。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最先认识的商品或者服务,认
4、为它是行业的引领者,例如美国的吉列,大家想起剃须刀就会想起吉列。 2.2蓝海定位 如果市场上已经有了行业领导者,企业就要重新定位产品,寻找和发现消费者重视的,可是还未被开发的市场,一定要与对手保持差异。没有企业可以完全占领市场,只有不断挖掘,才能在商海中找到尚未被开发的属于自己的品牌定位,这就是蓝海战略;同时,还可以通过价格空挡、年龄阶层、剂量调整等方式捕捉市场机会;也要强调自己的特殊点,以此作为卖点;还可以定位特定的消费群体;赋予品牌符合潮流的文化内涵等,企业要做的是依据自身的情况、市场发展趋势定位品牌,选择战略策略。 2
5、.3进行良好的企业品牌命名 品牌名称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品牌的核心所在,促使消费者产生品牌联想,并蕴含良好的形象价值,促使其能够持续在市场发展。现代社会非常发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本身的差异已经非常小,市场竞争更多的是在品牌方面的竞争,如果品牌定位鲜明和准确就能占据市场。一个足够优秀的产品名声能够引起一个品牌的市场定位,因为产品名称也具有营销的效果,也会影响市场竞争。一个企业选择了一个产品开发项目之后,其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点则在于命名产品名称,一个好的名称具有先声夺人的心理效应,让消费者对其产生关注和兴趣。 在进行品牌命名
6、时,可以利用产品的形式和状态。目前,产品内在特性趋于一致,产品的形式就可能成为产品的优势。例如,白加黑,它突破传统感冒药的形式,将感冒药分为白色和黑色的两种形式,此种形式的创新给产品明确定位,而将其命名为白加黑更是直接表述了品牌的形式和诉求。 2.4品牌定位还要建立品牌文化 一个品牌想要扩大影响,并在市场中生存得更久,就要明确和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一个品牌如果没有文化追求,也不能获得更长久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文化追求,才能以文化基础不断创新,并且呈现给市场更好的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必然有自己的文化,因为它不会模仿,不会没有规划。
7、品牌同时具备了文化和品质就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信任,也会逐渐赢得一定数量的忠实消费者,推动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2.5对品牌定位和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 品牌定位源自产品,除了产品定位,还要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的广告诉求。品牌广告诉求是企业和消费沟通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品牌个性,如果诉求主题得不到目标客户的认同,就难以实现品牌定位。可是,如果过分夸大广告诉求的作用,然后仅仅以品牌广告定位品牌是不全面的。 3结语 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时,既竞争技术和产品,又竞争品牌。品牌定位是营销的开始,影响着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是
8、企业延伸品牌和设计品牌形象的基础。所以,企业一定要利用有效的品牌定位策略定位品牌,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 主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