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doc

USB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doc

ID:27500598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4

USB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doc_第1页
USB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doc_第2页
USB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USB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USB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传输率达10Gbit/s  最新USB3.1连接器传输品质将大幅提升。通用序列汇流排开发者论坛(USB-IF)日前正式确定传输率达10Gbit/s的USB3.1连接器规格,不仅改善电磁与射频干扰(EMI/RFI)问题,亦与先前连接器相容,将有助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减少金属隔离片使用数量,降低笔电与个人电脑(PC)主机板的物料清单(BOM)成本。  据了解,USB-IF为降低EMI/RFI问题对USB传输数据品质的影响,在USB3.1连接器新增四片接地弹片(GroundingFigure),分布于与印刷电路版(PCB)接点、连接器转角、公/母

2、头介面、连接线终端等,如此一来连接器内部包覆性、隔离(Shielding)程度将提升,可将EMI及RFI功率绕行(Bypass),降低对数据传输品质的影响。    USB-IF在实际测试后指出,增加接地弹片后的USB3.1连接器将较原本方案减少至少10dB以上的EMI/RFI干扰,因此,OEM或系统厂不须在主机板或连接器附近增加金属隔离元件,即可达到相同的数据传输表现,可望以更低的元件数量与成本进军对EMI/RFI要求甚严的美国、欧洲市场。  除EMI/RFI问题外,USB-IF亦明确指出USB3.1缆线于5GHz频宽下介入损失(InserTIonLoss)应小于6dB,且长于1公尺

3、(m)以上的缆线将须以主动式缆线(AcTIveCable)为主,可依照距离远近采用光纤方案或加上转接驱动器(Re-driver),确保资料传输品质。  与此同时,USB-IF也已开始因应行动装置轻薄化,针对MicroUSB3.0规格进行改革讨论,届时连接器EMI/RFI问题以及连接器外型皆将成为讨论焦点,未来MicroUSB3.0连接器将倾向于将弹片置于连接器前后,犹如苹果(Apple)Lightning连接器规格一般,以紧密连接手机,提高传输品质。  事实上,现在USB3.1标准仍在初期芯片开发阶段,预计第四季才将进入产品开发期,因此消费者最快于2014年下半年才可买到内建USB3

4、.1晶片的超轻薄笔电(Ultrabook),而整体USB3.1市场也须待2014年下半年品牌厂旗舰产品出炉后才会逐渐发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