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ID:27496153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4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_第1页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_第2页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_第3页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_第4页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微课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摘要:在当今的微时代,“微课”以其显著的特点迅速成为信息化教学的热点。本文根据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几则教学实例,提出了三点有效建议,并认为微课将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突破教改瓶颈、建设新型教学资源库的有效手段。关键词:微课中职数学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一、什么是微课这是一个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知识的更迭速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从2006年3月由blogger的创始人威廉姆斯(EvanWilliams)推出了Twitter(微博),就因其信息传播快速高效、参与人员广、互动积极、传

2、播内容极具冲击力而发展迅猛,我国也随之开启了“微时代”的序幕,微信、微电影、微公交、微营销等词也逐一崛起。作为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教育领域中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了一种由常用教学资源类型组合和“生长”而成的新型资源类型一一“微课”。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那么,微课有哪些特点呢?可用“短“小”“精”“悍”四个字来概括。1.“

3、短”是微课的首要特征根据视觉驻留定律,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超过6分钟的视频观看甚至会给人带来冗长、倦怠的消极感受。所以,时间以控制在5〜10分钟为宜。2.“小”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切面小,内容少,可以就某个重难点展开讲解,也可以是操作类的示范,或者是某道习题的精讲;二是视频的容量小,由于微课的时间“短”,文件容量一般不大,因而更适应于现代网络的速度,方便下载和传播。1.“精”是课程设计“精炼”精彩要在短短的数分钟之内做到“课微不小”,没有精心组织的语言和紧凑相扣的环节,一定会出现超时

4、的情况。它也指视频欣赏度高,足够“精彩”,引人入胜,否则视频有可能随时被学生关闭。2.“悍”是效果“强悍”虽然时间短、选题小,但微课所含的知识要点清晰明了,内涵和意义巨大,效果显著。二、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基于下面几个原因,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有重重障碍,难以得到有效有序开展。1.学生文化课程基础差、底子薄、差距大在多年学习习惯的积累下,学生已对数学抽象的符号、冗长的公式、乏味冰冷的书本内容丧失信心。当然每个班也会出现几个数学方面的“天才”,但老师在45分钟内难以做面面倶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吃不下”,程度

5、好的学生喊“不够”,令人顾此失彼,着实头痛不已。1.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加重了学生的反感情绪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生下面的情形: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讲得口干舌燥,结果只是感动自己,板书都写到手酸,却无人抬头;学生在下面要么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要么窃窃私语影响了课堂纪律。偶尔有些能够跟上老师授课节奏的学生由于疏于课后练习,到下节课时已将之前的学习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与老师“大眼瞪小眼”“俩俩相望”。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对专业技能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期待,抱怨着“我们学某某专业的为什么还要学数学”,对数学学习缺

6、乏动力和兴趣。在碰到专业运用时,学生早已将数学知识抛到九霄云外,甚至不知道这与曾经讲过的某个数学知识点有关,专业老师也以为数学老师没有讲清、讲透。中职数学老师因此陷入一种尴尬的窘境。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不想学一一老师教得累”的恶性循环。将大的知识块切割成小的知识单元,寻找正确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制作微课,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方法,也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必修课。三、在中职数学课堂展开微课教学的几点g议¥笔者接触和了解微课的特征和制作方法、尝试研究开发中职数学微课的过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想

7、法。1.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传统教学中,老师一味地通过板书、PPT讲授,会让课程乏味。在适当的时候播放一个声、光、电、影、动画具备的微课,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重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局效率。因此,微课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环节的一个亮点存在。(1)概念讲解。中职数学的第一课《集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集合本身的定义是:“将某些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一个集合”,学生对这一极抽象的概念会存在困惑。我们就以2015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为背景,剪辑了男子4X100米接力夺金的视频,适时提出“2015北京世界

8、田径锦标赛4X100米接力队员构成的集合”为{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用列举法表示集合,莫、谢、苏或张任何一人即是构成这个集合的元素。之后投放苏炳添、宁泽涛、易建联等著名运动员的照片,请学生判断他们是否为该集合的元素,得到集合的第一个性质一一确定性。接着,抛给学生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若调换莫有雪和谢震业的棒次,会不会改变这个集合本身,引出集合的第二个性质无序性。最后,提问学生:这个集合可以表示为{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