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

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

ID:2749016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_第1页
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_第2页
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_第3页
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_第4页
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棉花机械化采收现状的分析ok32,占世界植棉总面积的15%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年总产量为7×106t,占世界总产量的25%,平均单产84.5kg/亩,比世界平均单产高50%,总产和单产均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我国棉花机械化采收水平还很低,采收工作基本上靠人工完成,较高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我国棉花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严重制约着我国棉花产业的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棉花价格偏低,人工成本偏高等原因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下滑,黄

2、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从257.6万hm2减少至194.5万hm2,年均减少6万hm2,棉花市场逐渐萎缩。如何尽快实现棉花种植的全程机械化,大幅度节约成本和降低劳动力,是未来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在世界上一些农业技术发达的国家,棉花机械化采收率已达到80%以上,特别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采收。而我国由于较低的棉花收获机械化程度,遏制我国棉花产业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发展。1机采棉发展历史机械化采摘棉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最早始于美国,在1942年美国就对采棉机开始批量生产,

3、到1964年已基本实现了采棉的机械化,到1975年棉花机械化采摘程度已达到100%,位居世界第一位。原苏联在1924年也开始了机采棉技术的研发,目前机械化采棉覆盖率约60%。而我国则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机采棉的研究,且进展较慢,直至199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采棉机械的引进试验与科研开发,经过多年努力,到21世纪初,机采棉的技术方才趋于成熟,进入推广阶段,但也仅限于新疆棉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依然未能推广。2机采棉的优点2.1节约生产成本当前棉花生产已可基本实现机械化,唯独采摘棉花仍旧以人工为主,由

4、于人工采摘棉花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增加了棉花生产的成本投入,降低了棉农的收入,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一台采棉机的工作量相当于500个人工的采摘量,大大减少了因人工投入所带来的高成本,也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可以说棉花采收机械化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了劳动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是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所在。2.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棉花机械化采收技术的推广离不开与其相配套技术的支持,像棉花育种、栽培等相关

5、技术应与之配套发展、共同进步。3机采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品种不配套当前我国机采棉的应用与推广主要在新疆棉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处在探索阶段。在这两大棉区种植的棉花品种,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适合机采的,这就为机采棉的推广与应用增加了难度。3.2栽培技术不配套目前黄河流域棉区多为人工采摘棉花,适合机采棉的配套栽培技术还不成熟,且大规模连片种植的面积也很小,多为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这些都为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广增加了难度。3.3采棉机械价格昂贵现在国内使用的采棉机多为进口机械,一台均价在200万元以上,如果没有

6、采收面积和收入作为保障,一般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购买时存在一定的难度。3.4配套机械跟不上实施机械采棉的田间作业机械除了采棉机以外还需要有高地隙拖拉[1][2]下一页ok3左右、果枝略短、株型紧凑型品种。目前在黄河流域棉区较为适宜的品种有中棉所60、K836、鲁棉研36、鲁棉研37等。4.2加快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机采棉的栽培管理要突出结铃较早、吐絮集中的特点。要早播种、早化调、早管理,促早发早熟,保稳产创高产。当5cm地温稳定在15℃,春棉于4月20~30日、短季棉于5月20前后等行距76cm播种,株距12~1

7、4cm,密度在7.5万~9.0万株/hm2。分别在定苗后、初蕾期和盛蕾期进行3次中耕,并于盛蕾期和初花期追尿素150kg/hm2,7月15日左右打顶。为株高株型便于机采,化控特别重要,应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一般棉田整个生期育化控4次左右,第一次化控在盛蕾期之前,缩节胺用量为15~22g/hm2;第二次在盛蕾期至开花期,缩节胺用量为22~30g/hm2;第三次在盛花期,缩节胺用量为30~45g/hm2;第四次在铃期,缩节胺用量为22~30g/hm2。棉花整体株高控制在120cm以下,便于机械采摘。根据目前采棉机械

8、的不同,对脱叶催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用摘锭式采棉机,要求脱叶率在90%以上,吐絮率在95%以上,子棉含水率不大于12%,棉株上无塑料、化纤等残留物。指秆式采棉机,要求脱叶率和吐絮率在85%以上,子棉含水率不大于12%,棉株上无塑料、化纤等残留物。4.3通过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当前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分散,不利于机械化采收,以及采棉机价格过高都是机械化采摘棉花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