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

ID:27488366

大小:6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4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_第1页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_第2页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_第3页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_第4页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动力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L.〔1〕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标志。〔2〕由于这些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2、革命的力量等重要思想,并且引导着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故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动力观。1991年,江泽民同志讲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3〕1994年,江泽民同志写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

3、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4〕这些观点很鲜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并且不是一般的动力,而是重要动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可以概称为科学技术动力观。对科学技术动力观作出有系统的论述,是本文的主旨。  一、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的社会发展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自组织系统。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看,一个自组织系统的进化过程,就是该系统从无序走向有

4、序和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大系统的进化稍作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为实现其历史进化所必需的条件几乎无一不是靠科学技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社会越向前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就越快;后来的社会与先前的社会相比,其主要的差异之一,就发生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不同水平上。例如,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之所以历时千年而变化不大,其生产和消费都基本上维持着一种准静态的平衡,就因为那时的科学技术不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不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近代生产方式的建立,正如马

5、克思所指出,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同时也把科学变成应用于生产的科学,使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使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5〕马克思讲的这么多第一次所指出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科学变成了应用于生产的科学而生产也变成了科学的应用过程。这

6、样,最终形成了科学技术越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科学技术本身也越发展的正向良性循环。  二、科学技术动力观全面地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互动,存在着科技社会化进程。所谓科技社会化,是指将科技知识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等通过一定的渠道渗透到社会之中,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在古代,科技力量不强,科技社会化并不突出,直到近代,科学技术才显示出其知识的力量。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示

7、出其生产力功能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即科技社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强大的历史潮流。科学技术那种实事求是、客观而公正的本性,否定迷信、不承认教条的革命精神,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学术自由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观念,为真理和正义而义无反顾的科学品格等,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是值得借鉴的。  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讲道:我们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

8、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L.精神风貌。〔6〕1996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7〕的重要论断。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