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458045
大小:5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4
《司考大纲新旧对比与法律法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司考大纲新旧对比及法律法规变化 随着五月六日大纲公布,2012年司法考试命题趋势就逐渐明朗化。通过新旧大纲对比,我们从中发现2012年考试会呈现以下特点: 一。重者恒重要求不会打破。 分值的分布依然是三大基本法及相关诉讼法占据高分值,将近四百分。三国法分值仍为43分。法治理念部分分值仍在50分以上。商经部分应在70分。 二。大纲新增,大纲调整及大纲完善部分仍为重点。 和以往相比大纲完善部分加强,我们要特别注意完善部分的对应考点,某些方面有可能考主观题,大家要逐一分析。 三。大纲细化部分要准备为重要考点。 大纲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进行了细化,将
2、原来的三级考点上升为二级考点。这一细化要求出题人要把握该考点单独测试性。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考试体系性正式形成。 虽然我们司法考试一直在考法社会主义治理念部分,但这种测试之前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也是摸着石头过河。2011年成功测试后,2012年要成为典型测试点。测试范围会加大。可以说要将触角伸到多个部门法,从而为政治体制服务。 五。三大本基本教材的内容要全面把握 教材在文字 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纲 【新旧对比】 与2011年相比,2012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做了较大调整,增加考点11个,删除考点7个: 1.第一
3、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中,原三节节下考点做了部分调整; 2.原第二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拆分为五章内容,每章两节,总计从原来的10个考点,增加为21个考点。 3.删除原第三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的四节共计7个考点内容。--- 【点评部分】: 加大法治理念部分基本内容部分考点,注意和各个部门法结合。目的是:通过法治理念教育,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渗透到法律工作者思想中。如何渗透?就需要在学习部门法时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分析。如何证明你分析了?我们就可以在各个部门法中测试你。这就是在四张试卷中出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尤其是基本内容部分
4、和基本内涵部分。 二、法理学大纲 【新旧对比】 与2011年相比,2012年法理学部分以修订完善教材内容为主,大纲没有增删考点。 【点评部分】: 1.完善大纲是法理学大纲变化特点。完善也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到考试上就表现为:测试的综合性加强。在多选题和论述题方面要注意。要加强综合性。 2.法理学是司法考试中一项基础性学科,每年的大纲都会随着学术研究以及政治形势的新动向作出适当调整。因此,每年的大纲变动和新增考点都会成为当年司法考试的重点内容。但是,法理学基本的知识点和结构框架都是固定的。2012年的完善大纲让法理学的重要知识点集中在:法的本质、法的价值、
5、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关系、法的溯及力、法律体系、法的运行方式、法的继承和移植、法与道德、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注意综合性。 三、法制史大纲 【新旧对比】 与2011年相比,2012年法制史部分,大纲第一章第三节“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制”中,考点“清末司法体制的变化”下,新增子考点“大理院”和“法部”。 【点评部分】: 1.法制史部分没有太大变化,主要侧重司法制度部分。要注意司法制度的转变关节点。 2.法制史的内容比较少,考查的形式是选择题,分值在10分上下。法制史的重点一直比较突出,中国法制史方面集中在各朝法制思想、婚姻继承制
6、度、司法制度,著名法典、重要刑罚制度及其入律时间、清末修律、“预备立宪”等内容上。2012外国法制史主要掌握罗马法、美国宪法、英美司法制度、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中宪法与民法的主要内容。这些知识点要理解并能够运用其分析相关案例。相比较而言,法制史的考题难度不大,是考生拿分的科目。 四、宪法大纲--- 【新旧对比】 与2011年相比,2012年宪法部分大纲以修订完善为主,没有新增考点。教材改动较多,文字做了全面增删修订,并根据最新修订的法律法规等对社会团体、信访、保守国家秘密等内容做了调整和完善。 【点评部分】: 1.宪法的重点主要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关的权
7、力、选举制度、立法体制以及港澳基本法的重点内容。 2.对社会团体、信访、保守国家秘密等内容,注意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结合考试点。文字调整部分要注意三大本表述 五、经济法大纲 【新旧对比】 与2011年相比,2012年经济法部分大纲新增考点1个: 1.第四章第一节“税法”中,新增考点“车船税法”。 2.教材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等最新法律法规的变化做了修订。 【法规变化】 《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