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ID:2744

大小:1.93 MB

页数:116页

时间:2017-04-09

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xxxxx水电站工程位于xxxxx,该电站是单纯发电的水电工程。工程位于汉江右岸一级支流楮河中上游的支流巴庙河上,电站厂房位于入楮河口上游约200m处。本电站为一低坝引水无调节径流式电站,由渠首枢纽、引水系统和厂区枢纽工程三部分组成。渠首控制流域面积130km2,站址处流域面积142km2。设计净水头60m,设计发电引水流量为5.5m3/s,装机容量2500kw,多年平均水流发电量764万kw.h,预计工期12个月,工程概算总投资1737.56万元。2012年7月,受镇xxxxx委托,城固县水利工作队投入大量技术力量,于2012年11月完成了该电站的初步设计报告

2、。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2.1水能资源合理开发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镇巴县矿产、旅游、生物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对电力的需求快速增长,农村经济特别是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常年份拉闸限电十分普遍,枯水年份供电根本无法保证,当地群众生活十分不便。在规划区域内修建水电站建设新的电源点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方案比较,建设xxxxx水电站工程可充分满足巴庙镇供电要求,提高电网末端电能质量,-3-为当地建设及生态旅游区建设和发展提供电力保障。1.2.1有利于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程建成后,可以大量向

3、农村供应电力,解决农村燃料和农村能源,实现农村“以电代柴”、“以电代油”,减小森林砍伐量,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地进行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总之,建设xxxxx水电站,可以解决当地的通电问题,提高用电质量。可以解决农民的烧柴和农村能源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退耕还林、封山绿化、植树造林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3水文气象镇巴县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秦巴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的基本特点: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春季温升迅速,间有“

4、倒春寒”现象,秋凉湿润多连阴雨。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3.8℃,极端最低气温-10℃,极端最高气温37.8℃。工程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mm,在年内分配也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7.5.6%;无霜期238天,年平均风速1.0m/s,最大风速14.3m/s,风向NNW。-3-1.4迳流由于本流域区属无资料地区,依据《汉中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推求xxxxx水电站坝址断面的设计特征值。xxxxx水电站坝址年径流成果见表1-1,坝址处日平均流量特征值见表1-2表1-1xxxxx水电站坝址处年径流成果表频率p(%)平均202550758090

5、95坝址Wp(亿m3)1.1181.531.431.060.810.760.640.57Qp(m3/s)3.544.864.523.382.562.402.041.82表1-2xxxxx水电站坝址处不同保证率日平均流量值频率p(%)2025507580流量Qp(m3/s)3.342.591.390.910.821.5洪水因工程区内无实测洪水资料,可根据《汉中地区实用水文手册》经验公式和推理公式法推求。由于是小型径流式电站,河床以上坝高仅2.5m,无调蓄能力不做调洪计算。坝址及站址设计洪峰流量如表1-3。表1-3xxxxx水电站枢纽坝址设计洪峰流计算方法坝址站址频率(5%)频率(10%)

6、频率(2%)频率(3.33%)《水文手册》推理公式法76561110429451.6泥沙该区域内年侵蚀模数为57.50t/km2·年,最大年侵蚀模数650-3-t/km2·年。由于流域植被良好,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重视程度的增加,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还将提高,确定选用年侵蚀模数为500t/km2·年。1.7工程地质1.7.1区域地质概况工程区位于大巴山西北端,,属于强至中等切割的侵蚀峡谷地貌单元。分水岭海拔高程一般在1100~2000m之间,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500~900m。沟谷断面型态以不对称的“V”形谷为主。测区河段河床高程在海拔520-600m之间。在地域地质构

7、造上属秦岭地槽与杨高淮地台结合部的秦岭地槽区紫阳――中峰褶皱东西北端,褶皱构造发育,岩体侵入活跃,岩石产状多变,主控构造受加里东NNW向褶皱系与燕山期NNW向挤压,褶皱系复合叠加。以及加里东期岩体侵入活动的共同作用形成的褶皱构造系主体构造近NW向延伸,局部受岩体侵入和断层作用影响呈近东西向展布。区内主要地层为寒武系角砾状灰岩夹泥灰岩层及加里东期中基性岩脉及第四系松散沉积岩系组成。岩体出露多呈小规模岩墙或岩脉顺层侵入特征,断裂带亦沿区域构造线发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