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课时2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课时2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

ID:27402116

大小:1.3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课时2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课时2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课时2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课时2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课时2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课时2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学习目标定位] 1.运用教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时差产生的原因。2.能够区分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初步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3.通过分析地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示意图,掌握其偏转规律。一、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同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2.地方时(1)含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2)特征3.区时(1)时区划分:地球上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2)区时的规定: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

2、3)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减1天;反之,要加1天。(4)实际应用①有的国家为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区时作为统一区时。②有的国家考虑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③有的国家领土跨度大,为方便交流与联系,统一采用1个时区的区时。思考1.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吗?为什么?答案 不是。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为经过北京所在的116°E经线的地方时,两者经度相差4°,时刻上北京时间早于北京的地方时16分钟。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产生原因:受地球

3、自转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2.规律:北半球向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思考2.如下图所示,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河中有一沙坝,该沙坝将与南岸相连还是与北岸相连?13答案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转,即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左岸堆积,沙坝将与北岸相连。探究点一 时差的计算探究活动 读“理论时区图”,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下列问题。(1)什么是地方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多少?(2)时区是如何划分的?东、西十二区是完整的两个时区吗?(3)向东过国际日

4、期变更线时日期是如何变化的?答案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2)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跨7.5°作为零时区(或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二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为西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二区。13不是,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3)向东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减去1天,即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

5、间上晚24小时。反思归纳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1)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相交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2)地方时的计算公式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说明:①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西减”。②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减(大数减小数);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即“同减异加”。(3)光照图上地方时的判断光照图上有这样四条经线对地方时的计算帮助

6、很大:地方时0时或24时、6时、12时、18时的经线,其中0时经线平分夜半球;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该经线即是太阳直射的经线;6时经线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18时经线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找出其中的一条,即可进行地方时的计算。2.区时的换算方法(1)时区数的确定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得整数为所在时区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则所在时区数为所得整数加1。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7.5°W为中时区,172.5°E~172.5°W为东西十二区)(2)区时的计算说明:①公式中加减号的选用:如果所求

7、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即“东加西减”。13②两地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将大数减小数;如果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将两时区数相加,即“同减异加”。③求得的时间是0时至24时,为当日时间。24时也可写作次日零时;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是明天,因此,时间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一天;求得的时间是负值时,则是昨天,因此,时间要加上24小时,日期要减一天。3.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的不同(1)国际日界线的特征日界线西侧日界线东侧时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经度东经度西经度时刻相同相同日期今天昨天日期变更见图见

8、图地球自转方向→→(2)日期的自然界线:除日界线以外,还有一条日期的分界线,那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此界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