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ID:27400367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_第1页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_第2页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_第3页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_第4页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华夏民族对孝的阐释已经蔚为大观,本文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结合前人观点和其他儒学著作,阐发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论语》中的孝对今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

2、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华夏民族对孝的阐释已经蔚为大观,本文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结合

3、前人观点和其他儒学著作,阐发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论语》中的孝对今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

4、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

5、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

6、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

7、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

8、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