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石榴园蜡蝉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榴园蜡蝉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马延年孙宝灵贾国华王坤宇 摘要介绍了石榴园蜡蝉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包括斑衣蜡蝉、白蛾蜡蝉及八点广翅蜡蝉,以供果农参考。 关键词石榴园;蜡蝉类害虫;发生;防治 1斑衣蜡蝉 1.1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河南、辽宁、甘肃、陕西、北京、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台湾等地。寄主为石榴、樱、梅、珍珠梅、海棠、桃、葡萄等花木(尤为喜欢臭椿)。 1.2危害特点 成虫、若虫刺吸枝、叶汁液危害,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甚至死亡。 1
2、.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5月孵化,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经3次蜕皮,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活动危害至10月,多白天危害。8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树枝分叉处的阴面,或树干的南面。以卵在枯枝和树皮裂缝中越冬。一般每块卵有40~50粒,多时可达百余粒,卵块排列整齐,覆盖白蜡粉。成、若虫均具有群栖性,飞翔力较弱,但善于跳跃。 1.4防治要点 结合冬季修剪,刷除卵块。药剂防治:若、成虫发生期,可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此外,还要保护利用天敌[1]。 2白蛾蜡
3、蝉 2.1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台湾等省区。寄主为番石榴、柑桔、芒果、荔枝、龙眼、黄皮、木菠萝、石榴、桃、李、木麻黄、人面子、麻楝、米仔兰、连翘、九里香等多种果树、林木、花卉。 2.2危害特点 成虫、若虫吸食嫩梢和枝条汁液,成虫刺伤枝条产卵,使寄主树势生长衰弱,枝条干枯,引致落果或果实品质变劣,其排泄物可引起煤烟病。 2.3发生规律 1年发生2代,成虫在枝叶间越冬,翌年3月越冬成虫开始取食、交尾,产卵于嫩枝或叶柄组织中,4月为第1代产卵盛期,若虫盛发于4—5月,6月上中旬第1代成虫开始出现,8—9月为第2代若虫盛发期,9月
4、中旬开始出现第2代成虫,危害至11月陆续过冬。初孵若虫群集于嫩梢上危害,随生长渐分散为3~5头小群活动危害[2]。2.4防治要点 剪除有虫枝条,集中烧毁;在成虫未产卵前,用网捕杀成虫;成虫发生盛期喷80%敌敌畏乳油,或40%地亚农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灭百克乳油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低龄若虫期可喷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 3八点广翅蜡蝉 3.1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山西、湖南、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寄主为石榴、苹果
5、、梨、桃、杏、茶、油茶、桑、李、梅、樱桃、枣、栗、山楂、柑桔、咖啡、可可、洋槐等。 3.2危害特点 成、若虫喜于嫩枝和芽、叶上刺吸汁液;产卵于当年生枝条内,影响枝条生长,重者产卵处以上枯死,削弱树势。排泄物易引发病害[3]。 3.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卵在当年生枝条内越冬。5月中、下旬陆续孵化,为害至7月下旬开始老熟羽化,8月中旬前后为羽化盛期,成虫经20余天取食后开始交配,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产卵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盛期。白天活动为害,若虫有群集性,常数头在一起排列于枝上,爬行迅速,善于跳跃;成虫飞行力较强且迅速,产卵于当年生枝木质部内
6、,以直径4~5mm粗的枝背面光滑处落卵较多,每处成块产卵5~22粒,产卵孔排成1纵列,孔外带出部分木丝并覆有白色绵毛状蜡丝,极易发现与识别。每个雌虫可产卵120~150粒,产卵期30~40d。成虫寿命50~70d,至秋后陆续死亡。 3.4防治要点 冬春修剪,剪除有卵块的枝集中处理,减少虫源;为害期可喷洒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由于该虫虫体特别,若虫被有蜡粉,所用药液中如能混用含油量0.3%~0.4%的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可显著提高防效[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