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标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标准

ID:27397205

大小:73.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标准_第1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标准_第2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标准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建类别创建指标创建内容村庄规划编制整治创建规划突出环境整治,明确整治项目名称、整治内容、整治主体、资金筹措、整治时序等,纳入村规民约。整治村容村貌三清理1.完成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2.完成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3.完成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清理。三拆除1.完成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工作。2.完成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工作。3.完成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拆除工作。三整治1.整治垃圾乱扔乱放。2.整治污水乱排乱倒。3.整治”三线”乱搭乱接。补齐基础设施短

2、板村道硬化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垃圾处理基本完成村庄收集点、保洁员及相关清洁设备配置,没有乱扔乱放垃圾情况。污水处理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和人畜分离,家畜集中圈养,没有出现污水乱排乱倒情况。厕所改造自然村按需求建有标准化公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集中供水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住房保障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农民住房基本需求得到保障。推进基层治理基层组织建设村党组织具备领导和发

3、动村民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村党组织能充分发挥自然村村民理事会、新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组织村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公益设施建设、日常维护管理和保持村内稳定。干净整洁村标准美丽宜居村标准创建类别创建指标创建内容村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明确整治创建内容以及农房建设、风貌管控要求,并纳入村规民约。提升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庄美化绿化1.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实现绿化美化。2.村域内现有水面、水质得到有效保护,河道水质达到功能区划

4、要求,基本消除村庄黑臭水体。完善基础设施村道硬化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垃圾处理村庄收集点、保洁员及相关清洁设备配置齐全,生活垃圾实现定期有效收集转运处理。污水处理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得到有效利用。厕所改造基本完成”厕所革命”,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管护长效机制健全。集中供水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稳定达到100%。住房管理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程序,基本实现外观整洁、建设有序和管理规范。公共服务设施1.全面完成卫生服务站规范

5、化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中心(站),具备自然村通安全优质电、通广播电视、通物流快递、通光纤信息网条件,行政村通客运车辆。2.根据群众需要建有幼儿园、养老设施、公厕、防灾减灾、治安防护、体育等配套及公益设施。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长效管护机制1.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有稳定资金来源。2.建立村民参与村庄基础公共设施运行维护共管机制,村内有稳定的保洁、管水、治污队伍。建立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发展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村闲置资产和资源得到有效盘活利用,农民广泛就业,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完善

6、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基本达到省级文明村创建要求,村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的农村组织体系。村规民约和民主公开制度比较健全,村党组织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自然村村民理事会、新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明显,村民主动参与村内各项建设、监督和管护,没有发生涉农群体性事件。特色精品村标准创建类别创建指标创建内容村庄规划村庄规划完善编制特色精品村创建规划,明确村容村貌提升以及文化特色、生态建设、产业发展、风貌整饰等要求,并纳入村规民约。提升村容村貌生态环境优

7、美1.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全面治理。2.美丽庭院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庭院经济持续发展。3.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实现绿化美化,村庄绿化美化实现全覆盖。长效管护完善村道养护、村庄保洁、垃圾污水处理长效管护机制比较健全,各类基础设施持续有效运营,村民参与村庄基础公共设施运行维护共管常态化。村庄布局合理完成住房风貌整治,民居岭南特色鲜明,外立面基本统一。提升乡风文明文化特色鲜明1.实现文明和谐,形成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2.建有小公园、球场、广场、礼堂等文体活动

8、场所,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3.传统民居院落、古建筑、抗战文物、红色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生产、生活、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扬。产业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具备一定规模。集体经济做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村内资产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