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树的画法说课(史家实验陈萌萌)

中国画--树的画法说课(史家实验陈萌萌)

ID:27394839

大小:78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3

中国画--树的画法说课(史家实验陈萌萌)_第1页
中国画--树的画法说课(史家实验陈萌萌)_第2页
中国画--树的画法说课(史家实验陈萌萌)_第3页
中国画--树的画法说课(史家实验陈萌萌)_第4页
中国画--树的画法说课(史家实验陈萌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画--树的画法说课(史家实验陈萌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画-树的画法》教学设计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美术教师陈萌萌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14课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首先,新修订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应淡化对传统美术课程中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分倚重,强调了“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这是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切实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具体的学习行为方式。其次,北京市教委李奕副主任在近期发言中强调教学“供给侧”改革。依据此认识,国画教学更多的是以“需求侧”为方

2、向,针对此认识我将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突出学法的指导与探究,强调自由表现,以促进学生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掌握基本的用笔用墨技法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国画。同时,挖掘教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二、教材内容分析《中国画——树的画法》一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小学阶段运用中国画表现山水画的起始课,与六年级上册《中国画——建筑画法》《中国画——山水画法》构成山水画单元。山石树木是学习山水画的基础,学生掌握树木

3、的基本画法和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山水画作准备。前人说“学画山水,先学画树”,因此,学画树是画好山水画的奠基石。树木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地域、海拔、气候、季节,有着不同形态和色调的树。所以,画树要区别树的种类,画出特征,画出韵致。教材中选取了明代沈周的《京江送别图》长卷的局部,有五六种树的示范,代表了传统山水画中树木的画法。沈周《京江送别图》另一幅名作则是当代画家白雪石的《渔归》,描绘的是烟雨蒙蒙中的早春漓江。画面以树木为主体,代表了现代山水画中树木的另一种表现手法。《渔归》白雪石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以开拓学生

4、的眼界,让学生在欣赏名家名作的同时对山水画树木的表现,形成初步的印象。教材还为学生提供了树干和树木的画法示例图以及树的画法步骤图,为学生临摹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平台。三、学情分析:作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三、四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中国画荷花、青蛙、熊猫等画法。对于中锋和侧锋用笔,浓淡干湿的用墨方法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点、线、面是中国画的表现手段,中锋、侧锋是中国画的运笔方法,浓淡、干湿变化是中国画重要的造型语言,对宣纸的纸性也有一定的认识,对色彩、调色方法有一定了解,但由于对中国画绘画工具、材料实践运用少,

5、技法掌握不够扎实,不稳定。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秉承知识的延续性,我运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在学习本课的同时复习前面所学的中国画知识,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富于娱乐、求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中画树的基本方法,感悟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美。尝试用国画技法,画一幅以树为主,适当添加环境的水墨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山水画树木画法的学习、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提高对笔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

6、欣赏画家作品的过程中,感悟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体验水墨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夹叶法、点叶法表现树。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笔墨画出形态生动的树。五、教学流程流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设计意图导入(活动体验)新授(欣赏名画)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练习纸上,运用已学的笔墨技法画“竖线”。师鼓励学生大胆试画练习。师将选取有代表性的“线条”展示,并在“线条”上进行添画成树。板书课题:中国画——树的画法1、观察树模型,引导分析树的结构师:请同学们分组观察,本组的各种

7、树模型。讨论点:树由几部分组成?它有什么特点?树枝都是朝下生长的吗?树叶都有哪些颜色?摸一摸树皮,给你什么感觉?按常规要求进行。学生自由、大胆的在练习纸上随意画线(线条可长可短、可粗可细…)观察、思考、讨论(树的结构)学生分组观察:(摸一摸、看一看)树是立体的,树枝的生长规律(四面八方生长,树枝有向上生长的,也有朝下生长的),树皮是粗糙的。试画练习,不拘于技法和要求,目的是为学生树立自信。画法探究教师示范小结:大树一般由数根、树干、树枝和树叶组成,而树枝和树叶又可以统称为树冠。2、国画中的“树”是如何

8、表现的呢?欣赏名家名作,对比分析古代画作和现代画作——不同种树的表现方法。沈周《京江送别图》——传统画法(树干双勾,树叶的表现方法两种:点叶法和夹叶法,树枝的画法:鹿角枝和蟹爪枝)白雪石《渔归》——现代画法(树干——没骨画法)教师结合欣赏的作品以及树的结构,进行示范。示范一组树的画法——枝干、树叶(夹叶、点叶)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笔墨知识,对比分析画中所呈现的画树的表现方法。学生讨论分析:画作的特点分组探究:1、分析画家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树干和树叶的?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