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56952
大小:70.1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2
《论析农村中等职教就业导向课程模式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析农村中等职教就业导向课程模式建构论文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课程模式;转岗能力;弹性化论文摘要:面对农村社会转型的新形势,农村中职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农村社会转型服务上来。当前的农村中等职教课程模式以学科为中心,专业范围狭窄,知识结构单一,课程结构缺少弹性,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重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须以就业为导向,打破学科界限,着眼于以提高学生的转岗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重组;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结构的弹性。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连接社会经济与教育的桥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从课程
2、改革的角度寻找突破口,构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新形势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加快农村中职发展步伐的一条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最大的变化是全面进人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还包括农村社会的文化、习俗、制度、思想等各方面,突出地表现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村民自治、农民阶层分化和农村劳动力大转移。一、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中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要将为“三农”服务做实、做出成效,就要求农村职教必须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形势的新发展积极调整、主动适应,这样才能为农村“生有利之物”、“生有利之事”,从而“以物利群”、“以事利群”(陶行知
3、语),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农村社会转型的新形势,农村中职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农村社会转型月裔上来。重新确立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由原来主要培养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经营的“新农民”转为主要培养脱离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者”,兼顾培养“新农民”。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要求中职人才培养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告别狭隘的地域情节,改变把人才的服务范围仅仅定位于学校所在地域之内的狭隘思想,树立为本土和城市两个就业市场服务的意识;主动适应经济开放、区域合作造成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区域间、城乡乃至国际间大规模流动的新
4、形势,努力拓宽中职生就业的空间;必须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大胆跳出“农门”,拓宽农村中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传播种植、养殖等传统的农业技术;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满足农业产业化对高素质、综合型劳动者的要求;积极占领农村就业结构中日趋增多的非农产业就业岗位,将农村职业教育的“农’字特征体现在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上,体现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结合上,培养农村中职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农村中职为其劳动力完成技术装备,增强迁移能力,特别是增强向第二、第三
5、产业迁移的能力。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不高,流动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是自谋职业、自主择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冲击,职业岗位变化频繁,中职生要克服身处农村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等地域劣势,在城市扎下脚根,不再做“候鸟式”的在农村、城市两地迁徙,除了在某一方面具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广泛就业的能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生产者;需要大批能研究、引进、开发、推广、应用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
6、中环节的技术指导者与推广者;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作为扎根本土的中职毕业生,要想在此进程中有所作为,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应对农业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综合复杂的局面,才能在“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的延伸中找准位置,扮演主角。职业教育具有更直接地为社会经济和生产服务的功能,它是与特定经济形态相联系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无疑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形态对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为了适应转型期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中职课程模式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定向
7、课程模式及其弊端(一)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农村中职多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知识的“专”“精”“深”。各科之间缺乏整合,割断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忽视或弱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过度学习”。同时,这种以知识本身的逻辑组织职业知识,以知识传授的方式培养技能不符合“技能”的习得心理,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因为,“职教课程的内容是技术知识,而技术不是学科”①。在知识的性质上,技术知识和物理学、化学等科学知识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是以
8、寻求基本理解为目的,通常用语言和数学符号来表述思想和观念。而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找制作物品的方法,它是个过程,是情境性的,离开了活动和实施情境,大部分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