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56121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201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屮考语文总复习一一文言文阅读上传:邓莉兰更新时间:2012-5-2815:19:07201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一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根据近儿年的中考试卷,我省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在近儿年来的考查中已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考点,文言文阅读命题主要考查对朗读节奏、词义、句意、段意的理解、整段文意的把握、阅读感受。考查对文言词汇和重点语句的积累理解;考查重点语句在表情达意,表现文段中心思想中的重要作用:考查读懂整段文字的能力。选文材料出自课外,人物传记性质的、有点情节的材料为主。阅读文言文一般的方法是: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
2、目选项山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0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栝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A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企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3、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界。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耑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來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这儿种种类型,即划分节奏、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第一节朗读停顿【考点解析】划分朗读节奏是我省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巾一个比较固定的题型,分值
4、一般在1分,不能划破句子,坚持划大不划小,意思不能划得太细,一般只划1-2处。【解题技巧】主要以结构划分为主: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2)吾/视其辙乱。②在谓语和宾语之间,这种划法是在宾语较长的情况下。如:恐/前后受其故。③在转折连词“而”前,一般要稍加停顿。(1)先帝/创业未半/而屮道崩殂。(2)人不知/而不慍。(一些关联词在前,如“而……”、“故……”、“遂……”、“然……”可以这样划“而/……”)④句首语气词或总领性词语之后要停顿。在文章中,有表示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语领起时,在这些词
5、后稍加停顿。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的节奏为:若夫/円出而林霏开。如还有:(1)若夫/霪雨霏霏。(2)其/如土石何?(3)盖/大苏泛赤壁云。⑤状语在前。如:(1)今/天下三分。(2)今/南方己定。【实战演练】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禽啓之变诈儿何哉?2、衔远山,吞长江3、受任于败军之际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6、至于负者歌于途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8、而山不加增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学而不思则罔第二节实词理解【考点解析】我省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屮己连续I•多年出现此
6、题型并且分伉相对不变2-3分所选字词大都是来源于课文下注释,即使是课文中没出现过的词也是比较简单的词或是课文巾出现过此类川法的词,我们在复习时把重点放在课下注释巾的以下几类字词:①一词多义②词类活用③古今异义④通假字等。课外文言文是进入初屮后每次考试必考的内容,而这必考屮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乂是必考的考点,从各类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试题中总结发现在字词解释中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联系课内文言文涉及到的知识点,认为课内就是课内的,课外是课外的,毫无关系,生搬硬造来解释2、学生不能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为解释词语而解释3、我认为学生课文文言文这块试题做的不够理想的
7、根本原因还是“畏难情绪”,因为在学生的心目屮,文言文对于他们而言本就是个难点,课N的文言文因为有老师指导,降低了难度,但是课文文言文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有很多学生带着恐惧心理面对试题,想要答好就困难了。4、直接原因则是无法将课内和课外有机联系起來,认为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是完企孤立的两个板块,殊不知,出题人的命题点就来自于课A强调的字词。【解题技巧】坦诚而言,实词释义的方法唯有多看、多学、多积累,别无他法,亦无捷径。然而,细细推敲,用心感悟,除了考虑位置(结合语法定词性)、考宄字型(判断是否为通假)、上下推断(结合语境定意思)等解题技巧外,还是有一些思维
8、方法或有一用。1、迁移,调动知识储备。【方法指津】“迁移”就是“搬家”,把课外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