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

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

ID:27326247

大小:1.64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1

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_第1页
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_第2页
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_第3页
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_第4页
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康社会共同理想古代人对理想的追求有的表现为对古代神话传说的附会有的表现为对未来世界的憧憬有的表现为劳苦民众寻求自身解放有的表现为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宏伟蓝图的描绘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请你描绘我的理想社会是……不同时代的人们,

2、对理想的追求不同。理想是时代的产物。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也是个人理想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小康”一词,在《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

3、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诗经》中讲的小康就是这个意思。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是在《礼记·礼运》一书中得到比较系统的描绘。在这本书中,“小康”被描述为一种比“大同”差一点的理想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的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社会文明、秩序稳定、保障健全。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天下为家”的社会,仍然存在私有制和等级制,“礼”是维系社会制度的重要手段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国外对“小康”的说法小康,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产生

4、于中国。(现在国外也使用小康概念,是由中文翻译过去的。译法各种各样。有的翻译为“asocietyinwhichpeopleleadafairlycomfortablelife”,即人民过着比较舒适生活的社会;有翻译为“comparativeprosperity”,即相对富裕的生活;有的干脆用汉语拼音,翻译为“xiaokang”。十六大报告的英文译本把小康社会翻译为“well-offsociety”。)我对小康的了解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小康就是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精神生活充实。小康就是安居乐

5、业,生活舒适便利。轻轻地告诉你我们要追求的小康,是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小康水平基本标准(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试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6、(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最关键目标最终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已先后实现前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

7、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预计中国GDP4万亿美元,世界第三,人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与他的“三步走”七十年代后期,邓小平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的人民的温饱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

8、上世纪末本世纪中叶(2050)低水平的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美元)19992010中国7804283日本3203042325美国3191047132新加坡2415042653加拿大2014045888世界平均50208985目前,我国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例:2011年浙江农民家庭人均收入达1.3万元,而贵州只有4200元,即使同一地区,也存在贫富不均现象,有的家资百万,有的刚达到温饱.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我们的社会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