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精脱硫(氯)工艺在甲醇生产中的应用

常温精脱硫(氯)工艺在甲醇生产中的应用

ID:27299891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常温精脱硫(氯)工艺在甲醇生产中的应用_第1页
常温精脱硫(氯)工艺在甲醇生产中的应用_第2页
常温精脱硫(氯)工艺在甲醇生产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常温精脱硫(氯)工艺在甲醇生产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常温精脱硫(氯)工艺在甲醇生产中的应用摘要:甲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近年来,甲醇生产和消费都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新建和改扩建的甲醇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从目前甲醇下游产品的发展前景来看,对甲醇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甲醇生产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甲醇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长短起重要作用的精脱硫(氯)工艺的选择进行研究。关键词:常温精脱硫(氯)工艺甲醇一、精脱硫(氯)工艺对甲醇生产的重要性脱碳工段出来的原料气中,含有约为0.lmg/Nm的硫和微量的氯。这两种成分对后续工段中的甲烷化和甲醇催化剂都有危害。只有硫存在时,甲醇催化剂硫中毒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在催化

2、剂外表面一定的径向深度内生成了ZnS,中毒区域在催化床层的上层,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催化剂上生成ZnC12和CuC12,ZnC12和少量CuC12在催化剂表面流动,并与Cu和ZnO发生置换反应,破坏催化剂的稳定结构,晶粒长大,发生氯中毒的“低温烧结”现象,氯中毒的催化剂上下床层氯含量几乎相等,无浓度梯度。在催化剂表面的径向分布与硫中毒明显不同。硫氯共存时,硫使甲醇催化剂的中毒仍表现在催化剂外表面的一定深度内生成ZnS,但由于氯中毒的作用,使催化剂产生“低温烧结”现象,烧结后的催化剂抗硫能力大大减小,催化剂的琉容也相应减少,因而硫可能从催化床层的上层向中层或下

3、层移动,导致催化剂硫中毒的分层现象减弱或消失。所以精脱硫工段工艺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甲醇工段能否正常运行。二、精脱硫催化剂及工艺流程的选择传统的精脱硫方法为钻钼加氢串氧化锌工艺,此工艺的优点在于能将全部有机硫(包括性能最稳定的噻吩)加氢转化成硫化为锌;其缺点是需要高温热源,能耗高,投资较大。也有单独采用高温氧化锌工艺,但其脱H2S能力强,但脱有机硫能力低,达不到经脱硫工艺的精度要求,且能耗较高。近年来,厂家多采用湖北省化学研究所开发研制的EAC系列特种活性炭串COS水解催化剂的常温精脱硫工艺。EAC系列特种活性炭精脱硫剂(包括T101,T102,T103)添加了一些活性组分和助

4、剂,大大加快了精脱硫反应的速度,并且有较高的工作硫容(约12%)。COS水解催化剂(T504,EZX)对有机硫有很好的吸收作用。根据这两种催化剂的不同组合适用先后提出JTL-1,JTL-4,JTL-5及其组合等工艺流程。JTL-1工艺采用EAC特种活性炭串T504水解催化剂的流程,原料气先通过EAC催化剂将H2S脱至彡0.03x10-6,T504水解催化剂将COS脱至<0.03x10-6,COS转化成的H2S再次通过EAC特种活性炭,使其浓度降至彡0.03x10-6,从而使其出口总硫含量彡0.06x10-6。第一脱硫塔内装T102,主要脱除气体中的H2S,出口气体经过汽水加热器将温

5、度提高约20°C后进入装有T504的水解塔,将气体中的出水解塔的气体冷却后通过装有T102的第二脱硫塔。此工艺被形象的称为“夹心饼”。但是此工艺为了克服COS常温水解催化剂的毛细凝聚现象,需设置提温、降温设备和第二脱硫塔,所以在JTL-1的基础上开发了JTL-4工艺。JTL-4由T102串EZX精脱硫剂组成。T104(EZX)不仅能精脱H2S,而且也能精脱COS、CS2,其精脱H2S、COS、CS2的精度均可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