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

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

ID:27294266

大小:7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2

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_第1页
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_第2页
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_第3页
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_第4页
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STS(科学、技术和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学术需要之中,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新的思维模式,所以日益显示出它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它正沿着理论STS和应用STS两个方向蓬勃发展着。本文拟就理论STS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即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学术界。一、研究对象关于STS的对象问题是涉及到STS能否成为独立学科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美国,STS作为一个英文缩写词代表

2、着两种不一样的说法。其一是指“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中文意思是“科学技术研究”;其二是指“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中文含义是“科学、技术和社会”。这两种说法实质上反映了,在新旧价值观转换背景中,STS研究对象的辩证形成过程。前者旨在把作为认识客体的科学技术,放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使之发展成为“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并使认识主体对这个发展了的认识客体,从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等各个侧面进行反思和研究。后者则从根本上把认识客体转变为“科学、技术和社

3、会的相互关系”,并形成了一系列从各种角度揭示这个新的认识客体内在本质的关系概念,以及适合于对该客体进行研究的交叉学科方法。显然,从渗透着旧的唯科学主义价值观的“自主科学技术”到开始对这一旧的价值观进行反叛的“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再到确立新的STS价值观(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充分体现了STS的研究对象如何从旧的视野中通过局部质变到整体质变而生长出来的活生生的辩证图景。现在,对STS作“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理解,在美国学术界获得了普遍认可。其标志是,1988年成立的全美STS协会及其会

4、刊《STS集刊》中的STS都表述为“科学、技术和社会”。而“科学技术研究”,则作为STS理论研究的一个部分包含在“科学、技术和社会”之内。因此,前全美STS协会主席S.H.卡特克利夫教授在该会成立后的第二年就说:“‘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领域——现在已通过缩写字母词STS得到广泛认可”。[1]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是STS的研究对象这一点,也日益获得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例如:1964年哈佛大学设立的“技术与社会计划”,其要旨是“深入探讨技术进步对经济、公共政策、社会特征的影响,以及社会进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

5、本质、范围和方向的互惠效应”[2]。1977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计划”,其目的是“探求社会、政治和文化力量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考察技术与科学观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卡特克利夫教授说,“STS领域的中心任务至今一直是诠释科学技术的社会过程,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复杂的事业,其中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观念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反过来,科学技术又影响了这些价值观念和形成它们的社会。”[1]菲律宾学者赫兰德也指出STS就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4]。美国宾州大学的D.第曲里奇和D.沃克尔,在为他们所开

6、设的“什么是STS?”课程编写的教材中,则进一步用一幅三角图形象鲜明地表示了STS研究的对象:(附图 )但是,应当指出,一般地确认STS的研究对象并不表明STS的对象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其原因是,涉及到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并不仅仅是STS一家,同时还有其它的学科,如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等等,它们也在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关系进行研究。因此,只有具体地解决了与上述这些相关学科关系中的划界问题和地位问题,才能最终解决STS的对象问题。为此,首先,要利用发生学的方法,从总

7、体上弄清这些学科与STS的关系。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等都是以科学技术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学科。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史和技术史;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但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不再仅仅是“认知和建造的过程”,“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变成了渗透价值的“社会过程”,“社会事业”。因此,上述这些学科便逐步从研究科学技术的概念、理论、方法、设备、技能、组

8、织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为主的“内史论”导向,转向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外史论”导向。例如:在科学史研究中,已不限于对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开始重视科学的社会史方面。1958年,技术史学会的刊物《技术和文化》明确声称,它所关注的“不仅是技术设备和过程的历史,而且还关注技术与哲学、政治、社会变迁、艺术与人文科学以及经济学的关系”[4],并形成了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