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6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ID:27285285

大小:84.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2

2016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2016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2016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2016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2016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自考《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告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1)广告说服需要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2)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3)准确地了解心理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2、(心理)是脑的活动的产物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4、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即个性心理特征。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过程包含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分为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能力、气质)6、1895年美国H﹒盖是广告心理的

2、最早工作。7、1903年,W.D.斯科特汇编成《广告理论》,该书问世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8、广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情形文化的因素、社会学的因素、经济学的因素构成个体的心理因素。个体的心理因素受(觉察、知觉、评价、探求、购买决策的影响)以上因素反复循环(P15)9、广告对消费者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1)唤起消费者潜在需要,产生购买愿望,进而激发起购买动机(2)提供有关商品信息,进一步指向于具体的购买物品或劳务(3)确认广告的商标,以便认牌购买和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9、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

3、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10、问卷法: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就是问卷法。11、制定具体细目(项目)的要求(1)明确且易于理解(2)提问不可带有暗示(3)避免使用贬词提问(4)在内容上不应有涉及社会不容忍和隐私的细目12、问卷提问方式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13、封闭式:让回答者从所列答案中进行选择。其方法有是非题、选择题、匹配题和评定量表。14、开放式:让回答者任意填写答案,不作限制。其方法有自由回答法、投射测验法、造句法等。15、问卷的信度,是指它测定结

4、果的稳定性。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能测出待测属性或功能的程度。第二章1、注意的过滤器说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的神经通道,它们对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把注意看成一种信息的过滤器。特里斯曼:过滤器模型第12页共12页广告心理学1、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也就是注意。2、刘易斯注意到接受广告的心理历程:注意-兴趣-欲望-行动-记忆称为:AIDMA。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3、简述注意信息的一般动机(1)有用(实用价值)性的信息(2)支持性的

5、信息(3)刺激性的信息(4)趣味性(娱乐性)的信息6、广告画中人物模特儿的正效果:带有人物的广告比仅带有产品的广告受看。7、广告画中人特模特儿的负效果:广告中的人物模特儿与内容无关或关系很弱,那么由它引起的注意,就会离开广告的产品和品牌,而集中指向于模特儿本身,其结果广告至多不过成为一幅供人欣赏的作品,根本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8、适应水平理论:是海尔森在1964年提出的,意思是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平有关,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该参照点受三个因素的制约: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背景刺激和

6、有机体的内部活动。注意的发生也必定是在一个对象的强度明显超出那个适应水平之上。9、刺激因素与注意的关系(1)大小与强度(2)新奇。(3)活动与变化的刺激物(4)颜色(5)版面位置(6)形状10、悬念广告:指广告信息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至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信息逐涟充实和完善。第三章1、感觉:当它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就是感觉。2、感受性: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都是反映外部刺激;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属于内部刺激;这种反映

7、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绝对阈[yu]限:感受器觉察到的最小刺激值,叫到绝对阈限。3、上阈限:可被感受器觉察到的最大刺激值,就称为上阈限。阈限值越低,感受性越高。4、差别阈限:指的是最小可觉察的刺激差异量,简称为最小可觉差(JDN)5、韦伯分数:△S/S=K(S是原有刺激值,△S是对S的最小可觉差值;K为比例常数,上述关系式称为韦伯律)P536、阈下知觉:对于阈下刺激人们觉察不到,但是,却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定义为阈下知觉。7、知觉是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刺激,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和连贯的现实映象的过程

8、。8、感觉的对比效应:相反属性的两个对象并排在一起,往往导致感觉上的差异加大。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效应。9、知觉的选择性第12页共12页广告心理学:个体对一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个(某些)属性知觉,而不对另一些对象及其部分属性知觉,叫做知觉的选择性。知觉选择性的机制有三个:知觉的超负荷、选择的感觉性和知觉防御。3、知觉的组织性(1)知觉的整体性分为完形和境联效应。完形: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