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

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

ID:27283635

大小:8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_第1页
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_第2页
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_第3页
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_第4页
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感恩美德生成的伦理机制感恩美德古己有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礼尚往来”的感恩德性,而对于忘恩负义者或恩将仇报者深恶痛绝。在屮小学乃至大学开展感恩教育,培育学生的感恩美德,不仅有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而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感恩美德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知恩、尊恩、敬恩、报恩等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伦理机制。一、知恩是生成感恩美德的伦理认知机制知恩是培育感恩美德的首要环节,亦是其认知机制。知恩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了解恩之源,换言之,须知道恩从何来;其二是了解恩的内容和本质

2、(恩之内涵)以及类型(恩之外延)。恩之源包括多重维度,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是自然、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社会(各类组织)等。首先,了解恩之源,就是弄清一个人为何需要感恩。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长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大环境,即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次,了解恩之内涵与类型。就自然环境而言,主耍关涉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将其称之为“天人关系”。如荀子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天人关系”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伦理关系。因为我们衣食住行的原始素材均来源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如果没有与自然的交往,人

3、类便无法生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也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在实践上,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一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与此同时,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和艺术的对象,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因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须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就家庭环境而言,主要关涉的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在我国传统“五伦十教”的文化

4、中,有三个方面与之相关,“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父母之所以是子女的恩源之一,不仅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且在于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这种养育之恩,不仅指孩子出生以后,也包含生命的孕育过程。实际上,母亲不仅冇生理方面的孕育,更有心灵的胎教与呵护;父亲亦担当着关心母亲身心健康的重任;与之相关的有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对其正在孕育下一代的子女的关心、呵护等等。这是一条家庭的恩之链。在孩子出生以后,既有婴儿期精心备至的喂养呵护、幼儿期循循善诱的启蒙、少儿期无微不至的关心引领、又有青少年期的潜心倾力的关爱呵护等等。诚然,子女亦是父母的恩源之一。子女成长过

5、程屮的每一次进步,从嗷嗷待哺到自主饮食,从哇哇啼哭、牙牙学语到流利地表达,从翻身爬行、蹒跚学步到自由行走……这一切都给父母带来无限的惊喜、欢乐与希望。就社会环境而言,主要有学校、社区、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等人与环境的关系。其中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机构,主要关涉的是学生(包括家长)与教师的伦理关系。教师之所以是学生(包括家长)的恩源之一,不仅因为教师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通过传承人类文明帮助学生从家庭成员向社会成员转化,实现其社会化。诚然,在这一意义上,学生(包括家长)亦是教师的恩源之一。学生通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了各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在参加各类竞赛中获

6、得好成绩,不仅为学校争光,也实现了老师的人生价值。然而,与老师的付出相比,后者需要长期积淀,所谓给学生一杯水,需要准备一桶水,甚至更多。而社区环境与公共体制(社保系统、医保系统等)、设施环境的规划与建设,直接关乎人们的H常生活。没有这些保障系统,人就无法生存。而为了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也是恩源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试想人从还未出生开始,定期的产前检查直到生育,以及后来的成长直至一生的医疗保健都离不幵医护人员;人们的终身学习离不开教育体系;人们居有定所,出行交往离不开建筑与交通体系;人们穿有衣、饮有食,离不开相关的工农业发展及工人农民

7、的奉献;人们的通讯娱乐离不开网络与信息系统;国稳民安离不幵强大的国防和法制体系等等。总之,人们安居乐业都离不开祖国的繁荣S盛。二、尊恩是生成感恩美德的伦理情感机制所谓尊恩是感恩主体对恩源等施恩者们的人格以及施恩者们为其的付出在知恩的基础上,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珍视、尊重的情感。那么,如何养成尊恩的伦理情感呢?可以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相关的思想。首先,在尊自然之恩,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人力开发和利用自然,对自然少了敬畏与感恩,多了一些掠夺与控制,导致人生存的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导致各类环境污染,与此同时,自然资源消

8、耗殆尽,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