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县2002年县本级决算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2002年县本级决算的报告县2002年县本级决算的报告财政局局长张世平(2003年8月19日)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02年县本级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查。2002年我县的财政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十三届六次人代会确定的财政各项工作目标基础上,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监督入手,充分行使了各项财政工作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县本级预算收支平衡。2002年县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7,001万元,完成年预算的90.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511万元,完成年预算的91
2、.1%,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完成594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0%,同比增加3%;营业税完成705万元,剔出鹤大路因素,与上年持平;农业税完成2,449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31%,同比增长14%。上划收入2,490万元,完成年预算的90.7%。2002年县本级财政总支出12,678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10%。在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事业费支出42万元,完成年预算的84%,同比增长24%;教育事业费支出6,379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02%,同比增长30%;社会保障补助支出490万元,完成年预算的329%,增长2
3、2%;行政管理费支出1,096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47%,同比增长16%;公检法司支出1,195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15%,同比增长7%。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02年县本级一般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2002年,县政府为完成县人代会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第一、大力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LOcaLhOst县政府把实施财源建设工程和狠抓收入征管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抓紧抓实。一是加强了对财源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县2002年财源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过积极
4、向上申报立项,省确定我县2002年财源建设项目6个,下拨财源建设资金664万元,有力支持了财源建设项目的早日启动和达产达效。二是加大收入征管力度,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十六字方针,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抗税行为,全年追缴入库资金52万元;针对我县农业税税额较大和农业严重受灾的情况,我们据实将户征额和减免额测算到户,把纳税通知书发放到户,经过近40天的集中征收,全年农业税收入库2,449万元,同时农民负担减轻23.8%以上。三是树立全面组织收入的思想,我们加强了对行
5、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及其它各项收入的征管,全年预算外资金收入实现1,662.7万元,投入城市基本建设等公益性支出375万元,基本解决了预算内紧、预算外松的不合理现象。四是加大向上争取工作力度,多方筹集保工资、保稳定以及生产和城市建设等方面资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多次去省市汇报,争取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补贴等资金共计1,196万元,省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983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困难,对保证预算收支平衡,促进县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第
6、二、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保证工资发放。2002年我们对国家2001年相继出台的两次大的工资调整政策进行了兑现,致使当年保工资的任务非常艰巨,为此,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在预算年度内安排人员工资支出11,087万元,实现了县乡干部职工工资统一标准、足额到位。一是将工资按时发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预算安排还是预算执行都放在首要位置,给予了优先保证,在工资发放之前,不得安排任何支出。二是切实抓住县、乡机构改革的难得机遇,利用统发工资这一有效手段,坚决清理了一部分超编人员,辞退临时
7、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压力。三是积极向省财政争取借款。在我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维护了社会稳定。第三、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构筑公共财政框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2002年我县重点推进了三项财政体制改革。一是推进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进一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全县全面推开,全额拨款行政事业性现已全部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其次是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采购项目从材料印刷扩展到了大型会议接待、微机等办公用品采购、房屋修缮、农村中小学危
8、房改造等项目。2002年我县的政府采购项目支出共计502.5万元,发生采购次数34次,从市场价格和采购价格比较,节支94.1万元,节支率达到15.8%。二是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我们把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下发了有关取消各单位收入账户、加强票据管理、“收支两条线”检查等三个文件,彻底改变了个别部门“谁收费,谁所有,谁支配”的错误认识,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切实落到了实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