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40704
大小:32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1
《毕业论文范文——使用氨混合制冷系统的性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使用氨混合制冷系统的性能摘要本文研究的是通过采用双重来源(热和/或电)结合吸附-常规蒸汽压缩致冷机的混合制冷系统的性能。双源使系统高度灵活和高效节能。氨制冷剂(R717)用于在吸附和相关联的常规制冷循环中。热压缩机的模型对应于多个紧凑吸附发生器,这个发生器在系统运行阶段连续冷却生产时具有较好的热量和质量回收率和更高的效率。每一个发生器都是基于使用的活性炭-氨对板式换热器的。传统的蒸汽压缩机的模型是基于Frigopol的往复式压缩机。该混合制冷主要表现在制冰和空调应用(TC=40℃,5℃2、(驱动温度下的热压缩机)在90℃到250℃之间变化。结果表明冷却生产范围在备份模式(两个周期不同时工作)时从4千瓦到12千瓦不等,并在互补模式(两个周期同时运行)从8千瓦到24千瓦之间变化。基于总等效热速率输入的有效的总体COP的变化从0.24到0.76不等。关键词:吸附;蒸气压缩;氨;混合制冷cop;能效比。1介绍根据2008年的气候变化法案,英国到205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在1990年水平基础上降低80%并且到2020年时降低34%。到2020年实现了34%的下降将需要2010年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590.4MT3、CO2E)降低到84.6MTCO2É。2010年占英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4%,归因于能源供应部门(39%),公路运输(22%),住宅部门(17%)和商业应用(15%)。在2010年能源总的最终消费为159.1MTCO2E。其中,家庭(30.5%),交通运输(35%)和工业(17.3%)部分是主要的消费者。电力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7%,由最终用户和21%的国内能源消费。国内行业的电力大部分用于家用电器。2009年约17%的电力被用于制冷装置和约14%用于空间加热。它是民居的空调系统和冷冻冷藏的主要燃料。10制冷机4、组是将制冷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或全部设备,配套组装在一起而成的一个整体。制冷机组结构紧凑、占地小、使用灵活、管理方便、安装简单,其中有些机组只需连接水源和电源即可使用。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频繁的制冷机组有冷凝机组和冷水机组。冷凝机组是将压缩机,冷凝器等组装成一个整体,可为各种类型的蒸发器连续供应液态制冷剂,主要适合小型制冷装置用。冷水机组是将压缩机、冷凝器、冷水用蒸发器以及自控元件等组装成一个整体,主要适合工艺中选用冷水的地方。在过去二十多年,加热和制冷装置效率的提高对能源的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自1990年以来,制冷装置的效率5、得到显著改善。到2010年,在英国人们消耗更少的电力,平均约52%。事实上自1990年到2010年的用电量,在国内制冷行业中减少了7.4%。因此,制冷装置能源效率的提高在减少人们使用碳的足迹中仍然是最重要的。除了在使用电力和因此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外,传统制冷和热泵系统(机械蒸汽压缩技术)中使用的制冷剂,也是对环境有害的,它可以导致臭氧层破坏和地球变暖。吸附系统可以替代蒸汽压缩系统,因为它们是利用热驱动(使用废热或太阳能)和天然制冷剂(氨,水,醇)的,具有较低甚至为零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和零臭氧消耗潜能值(ODP)。6、然而,吸附系统有一定的不良特性。在同样的冷却能力要求下他们通常都是大尺寸和高容量,并且具有较低的能效比。在吸附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已经使制造出更紧凑和更轻并且具有更高效率的制冷系统成为可能[23]。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吸附技术和蒸气压缩技术,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系统在操作上更加灵活,在较低的温度下具有更好的耐性,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对结合机械和热压缩机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连续操作的概念上。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并行操作的概念。在这项工作中,对使用氨(R71)的混合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特别是,热压缩机(在7、沃里克大学开发的吸附发生器)和常规的机械压缩机模拟(分离罩压缩机7-DLZC-1.5)的给出。模拟是在40℃的冷凝温度和从-5℃至20℃不等的蒸发温度下进行的。基于这些模拟结果,我们确定如何匹配这两个过程使他们在不同条件下运行并且为不同的应用程序(即空调和冰制作)服务时具有更高的效率。10氨制冷系统工作流程如下:由空气分离器出来的低压蒸汽被低压制冷剂压缩机吸入后压缩至中间压力,被压缩后的过热蒸汽进入中间冷却器,被来自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冷却至饱和状态,在经过高压制冷剂压缩机继续压缩。经高压压缩机出来的氨气经过油分离器,分离8、出氨气和油。其中油就进入到集油箱里面。氨气则进入到冷凝器中,两个冷凝器与高压贮液器中设置了均压管(平衡管)使两个设备压力平衡利用液位差将冷凝器的液体流入贮液器。放空管和放油管分别与空气分离器和集油器相连通。一部分压缩至低压压缩机压缩。一部分进入到回液器中,经过回液器中的热氨冲霜供气管在进入到冷凝器中形成一个循环。2模
2、(驱动温度下的热压缩机)在90℃到250℃之间变化。结果表明冷却生产范围在备份模式(两个周期不同时工作)时从4千瓦到12千瓦不等,并在互补模式(两个周期同时运行)从8千瓦到24千瓦之间变化。基于总等效热速率输入的有效的总体COP的变化从0.24到0.76不等。关键词:吸附;蒸气压缩;氨;混合制冷cop;能效比。1介绍根据2008年的气候变化法案,英国到205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在1990年水平基础上降低80%并且到2020年时降低34%。到2020年实现了34%的下降将需要2010年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590.4MT
3、CO2E)降低到84.6MTCO2É。2010年占英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4%,归因于能源供应部门(39%),公路运输(22%),住宅部门(17%)和商业应用(15%)。在2010年能源总的最终消费为159.1MTCO2E。其中,家庭(30.5%),交通运输(35%)和工业(17.3%)部分是主要的消费者。电力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7%,由最终用户和21%的国内能源消费。国内行业的电力大部分用于家用电器。2009年约17%的电力被用于制冷装置和约14%用于空间加热。它是民居的空调系统和冷冻冷藏的主要燃料。10制冷机
4、组是将制冷系统中的部分设备或全部设备,配套组装在一起而成的一个整体。制冷机组结构紧凑、占地小、使用灵活、管理方便、安装简单,其中有些机组只需连接水源和电源即可使用。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频繁的制冷机组有冷凝机组和冷水机组。冷凝机组是将压缩机,冷凝器等组装成一个整体,可为各种类型的蒸发器连续供应液态制冷剂,主要适合小型制冷装置用。冷水机组是将压缩机、冷凝器、冷水用蒸发器以及自控元件等组装成一个整体,主要适合工艺中选用冷水的地方。在过去二十多年,加热和制冷装置效率的提高对能源的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自1990年以来,制冷装置的效率
5、得到显著改善。到2010年,在英国人们消耗更少的电力,平均约52%。事实上自1990年到2010年的用电量,在国内制冷行业中减少了7.4%。因此,制冷装置能源效率的提高在减少人们使用碳的足迹中仍然是最重要的。除了在使用电力和因此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外,传统制冷和热泵系统(机械蒸汽压缩技术)中使用的制冷剂,也是对环境有害的,它可以导致臭氧层破坏和地球变暖。吸附系统可以替代蒸汽压缩系统,因为它们是利用热驱动(使用废热或太阳能)和天然制冷剂(氨,水,醇)的,具有较低甚至为零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和零臭氧消耗潜能值(ODP)。
6、然而,吸附系统有一定的不良特性。在同样的冷却能力要求下他们通常都是大尺寸和高容量,并且具有较低的能效比。在吸附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已经使制造出更紧凑和更轻并且具有更高效率的制冷系统成为可能[23]。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吸附技术和蒸气压缩技术,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使系统在操作上更加灵活,在较低的温度下具有更好的耐性,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对结合机械和热压缩机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连续操作的概念上。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并行操作的概念。在这项工作中,对使用氨(R71)的混合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特别是,热压缩机(在
7、沃里克大学开发的吸附发生器)和常规的机械压缩机模拟(分离罩压缩机7-DLZC-1.5)的给出。模拟是在40℃的冷凝温度和从-5℃至20℃不等的蒸发温度下进行的。基于这些模拟结果,我们确定如何匹配这两个过程使他们在不同条件下运行并且为不同的应用程序(即空调和冰制作)服务时具有更高的效率。10氨制冷系统工作流程如下:由空气分离器出来的低压蒸汽被低压制冷剂压缩机吸入后压缩至中间压力,被压缩后的过热蒸汽进入中间冷却器,被来自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冷却至饱和状态,在经过高压制冷剂压缩机继续压缩。经高压压缩机出来的氨气经过油分离器,分离
8、出氨气和油。其中油就进入到集油箱里面。氨气则进入到冷凝器中,两个冷凝器与高压贮液器中设置了均压管(平衡管)使两个设备压力平衡利用液位差将冷凝器的液体流入贮液器。放空管和放油管分别与空气分离器和集油器相连通。一部分压缩至低压压缩机压缩。一部分进入到回液器中,经过回液器中的热氨冲霜供气管在进入到冷凝器中形成一个循环。2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