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40650
大小:8.0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1
《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南师范大学党校党课专题主讲:彭伟忠pengwzh@scnu.edu.cn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共产党宣言》发表正式拉开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共产主义运动即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革命实践,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
2、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论线索——国际共运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起点的,同时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扩展、斗争和发展为其理论特征的。实践线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实实在在的运动的实践。它是以无产阶级为主力、以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目的、具有世界规模的社会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分期第一时期:1847-1871年。从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到1871年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即巴黎公社的创立。成立了两个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德国社会民主
3、工党一个国际组织:第一国际两次革命高潮: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第二时期:1871-1917年。从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阶段:从1872年到1904年,是革命“和平”发展阶段。一次建党高潮;建立了第二个国际组织。第二个阶段:从1905年到1917年,是革命风暴阶段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两次革命高潮:俄国的1905年革命及其影响下的亚洲国家的革命等;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亚革命风暴。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4、信念下一页>>第三时期:1917-50年代。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50年代。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扩展到多国胜利。这一时期有一个建党高潮;建立了第三国际;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第四时期:从5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国际共运动荡分化、走下坡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有中苏“大论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第五时期:80年代末-现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低谷中奋斗图存和在改革中、在新的基础上复兴发展的时期:苏东剧变,国际共运从低潮走到低谷;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
5、了巨大的成功;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共产主义运动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当代共产主义运动须辨清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共产主义理想还行不行社会主义道路通不通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坚持唯物史观探索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两个必然”:“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
6、避免的。”“两个决不”:“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共产主义运动简介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一页>>华南师范大学党校党课专题谢谢!马克思主义是反映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给我们提供了思想的武器,教我们如何去观察世界,认识和分析问题,这是不会过时的,也没有过时。返回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下一页>>马恩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物
7、质财富极大丰富;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支配和使用,也共同享用生产劳动的成果;在具备了前两个条件后,社会上消灭了剥削和私有制社会,人人平等、自由、享受有民主权利;在分配方面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实现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实现个人与社会、人类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共产主义理想还行不行下一页>>《礼记.礼运篇》开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8、男有分,女有归……”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康有为《大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