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38527
大小:3.60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8-12-01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文献的载体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主要通过口耳相传来传递信息,这种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它打破了口耳相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符号需要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务,文献资料主要是由文字记载的,它的传承也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自古至今,文献的载体有以下几种:甲骨、金石、简牍、缣帛和纸张。本章内容:1、了解文献的几种载体的相关知识;2、纸质文献的装帧形式的演变;一、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1、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相关知识1899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
2、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殷人迷信鬼神,凡事都要占卜,占卜之后把结果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甲骨文又称“卜辞”。甲骨是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称为卜
3、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甲骨文的研究情况:甲骨文于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他被称为“甲骨文之父”。后为刘鹗(字铁云)所得,拓印出版名《铁云藏龟》,为著录甲骨文之第一部著作,后罗振玉、王国维等陆续搜求整理,董作宾、郭沫若等贡献亦多。罗、王、董、郭合称“甲骨四大家”,亦称“甲骨四堂”(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
4、“堂堂堂堂,郭董罗王”。甲骨之父王懿荣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孙诒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菁华》(续编)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甲骨文编》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2、甲骨文图片牛车女弃休采牢盥秉好监即伐既益取安子大二、金1、金文的相关知识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
5、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左传》曰:“夏朝初年,大禹划天
6、下为九州;后夏启,令九州牧,献青铜,铸九鼎。”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2、金文图片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鼎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公斤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叁蹄足。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
7、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史颂鼎年代:西周馆藏地:上海博物馆通高37.3厘米、口径35.7厘米,重9.25公斤。特征:此器物大立耳,垂腹,近平底,三蹄足。口沿下、腹部和足部上分饰变形兽体卷曲纹、波曲纹、兽面纹。铭文共六十二个字,记载了史颂受周王之命省视苏国。隹(唯)三年五月丁巳,王才(在)宗周,令史頌省蘇(姻)友、里君、百生(姓),帥堣(偶)盩于成周,休又(有)成事,蘇賓章(璋)、马亖(四)匹、吉金,用乍䵼彝,頌其万年無彊(疆),日(揚)天子(景)令(命),子子孫孫永寶用。司母戊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
8、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