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36119
大小:7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2
《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一、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2013年11月15日,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了11#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经鉴定属I级容易自燃,自燃发火期4-6个月。我矿四年来未发生过内外因火灾,但我矿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防范于未然,特制定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二、防治自燃发火的组织机构组长:刘天明副组长:刘恒利成员:高明堂陶文祥周强王权印刘富强三、责任落实1、煤矿跟班队长、安全员、瓦检员、班组长、电钳工及跟班领导,在当班工作中负责当班的安全工作,在当班工作中巡回检查掘进工作面、采空区、密闭墙及易发火地带有无异常,出现异常情况
2、及时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撤出并汇报矿调度室,矿调度室根据情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跟班领导及安全员在班前会中认真组织职工学习煤层自燃发火的一些预兆,重点强调发火地带及发火源,井下哪些地段注意加强防范。3、机构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地段强查严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发火源控制在萌芽状态。、煤层自然发火原因煤的自燃过程实质上是煤氧化逐渐加速的过程,煤急剧氧化放出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失时,则煤体温度达到着火温度,煤发生自燃。影响煤层自然发火的因素有内在、地质、开采等。五、掌握熟悉煤层自燃的一般规律和预兆:1、煤层自燃的最
3、初预兆:(1)温度、气温和水温都比正常情况下高。(2)附近的氧气浓度降低。(3)附近巷道中湿度增大。(4)附近巷道的壁面和支架表面出现水珠称“煤壁出汗”。(5)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6)巷道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等气体的气味。2、人体感觉识别煤炭自燃火灾:(1)视力感觉由于氧化生热生成部分水蒸气,在巷道中出现雾气和水珠,称“煤壁出汗”。(2)气味感觉煤炭从有热到自燃,氧化产物内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并产生煤油、汽油及焦油等气味。(3)温度感觉煤炭在自燃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故此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比正常时高。(4)疲劳感
4、觉煤炭在整个自燃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出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导致有时人会感觉到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疲劳等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上此等情况其中的任一项必须停止作业,及时撤出人员,以待观察,进行防治。六、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措施1、矿井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⑴合理的开拓开采部署。生产实践证明,开采有自燃的煤层,正确选择开拓开采方式,对防止煤层自燃有决定性作用。具体地说,尽量简化巷道布置,减少辅助性巷道,采用岩石集中巷和岩石上山,煤层内尽量少布置巷道,减少对煤体的切割。当巷道沿煤层布置时,应采取措施,尽量将暴露的煤体封闭,减少暴露煤
5、体与空气接触。每个工作面应尽量在发火期内开采完毕,以利采空区封闭。⑵合理的采煤方法。长壁式采煤法比短壁式采煤法巷道布置简单,资源回收率高,有利于防止煤层自燃。开采有自燃的煤层,应尽量采用长壁采煤法,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煤层顶板易于冒落压实,可减少采空区漏风,有效地防止煤层自燃。⑶合理的开采顺序。对于煤层群为避免上、下煤层开采后的采空区导通后漏风,引起煤层自燃,应采用“扒皮”式开采,即先采上部的煤层、再采下部煤层;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相邻段尽量少打联巷。⑷无煤柱开采煤层自然发火首先要有破碎的具有自燃倾向的煤
6、,无煤柱开采时,则可尽量减少采空区的浮煤和煤柱残煤,减少煤层发火的可能性。回采工作面采用沿空巷道,采区上山不留煤柱,实行回采工作面跨上山开采,即双翼采区的其中一翼工作面跨过上山30m停采,待另一翼的采煤工作面推进到终采线时,再对残留的煤柱进行回收。⑸保持合理的工作面推进度。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空区不断冒落且逐渐被压实,采空区漏风也逐渐减少。实践证明,当工作面推进到某一段距离后,漏风量减少到危险风量以下,此时采空区不会出现煤层自燃。因此,回采工作面保持一个必要的推进度,也是消除采空区自燃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各采区可根据实际
7、情况,采用观测和实测的办法确定其回采工作面速度。2、矿井通风方面的措施⑴控风防火。矿井通风也是防灭火的一个重要措施。矿井通风等积孔过小,负压太大,会造成井下漏风严重,引起煤层自燃。有条件的矿井应采用分区式通风,而且可以降低矿井总风阻,一旦矿井发生火灾,便于控制风流,隔绝火区。(2)均压通风。采用预防性均压通风方式,回采工作面和相邻巷道之间“两道一线”尽量减少压差,实现均压通风,减少漏风。如采用“悬空”密闭的措施,即在回采工作面的运输机巷和回风巷中,采用粉煤灰袋或矸石在回采工作面密集支柱后方设0.8-1.2m厚、长5.0m的悬空密闭
8、,每隔30m设1道。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顶板不断冒落,密闭上方的“悬空”被压实,形成隔离带。这样可以减少采空区漏风,将采空区的“三带”减小,阻止煤层自燃.⑶通风构筑物的设置。井下风门、调节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设置位置应合理,尽可能设在围岩坚固、地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