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临床观察石华(深圳龙华人民医院妇产科518000)【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2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B组6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02例,B组118例。A组均按常规治疗,B组均常规治疗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I周的有效率,并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朿后1周,滴虫性阴道炎A组有效率70.0%,B组有效率94.8%,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率30.0%,B组复发
2、率6.3%,P>;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A组92.2%,B组98.3%,P>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A组23.5%,B组1.7%,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炎常规治疗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关键词】阴道炎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内pH值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性反应,I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灼热感,阴道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严重影响女性的牛.理健康。为了观察乳酸菌
3、阴道胶囊对治疗女性阴道炎的效果,我院妇科门诊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炎。并分别对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常见治疗方式和运用乳酸菌胶囊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一2012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220例,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30岁,病程3d—2个月。1.2诊断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标准: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诊断标准:在阴道分泌物中发现菌丝和芽孢找。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下列标准中有3项阳性,①均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黏附于阴道壁;②阴道pH值
4、>4.5;③分泌物奋鱼腥味;④线索细胞阳性[1]。1.3治疗方法:滴虫性阴道炎A组:甲硝唑片0.4g,置于阴道深部,每晚睡前使用,共7次;细菌性阴道炎A组:甲硝唑片0.4g置于阴道深部,每晚睡前使用,共7次[2]。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炎B组均为:同A组治疗后再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由西安正浩生物制药冇限公司生产)0.5g,置于阴道深部,每晚睡前使用,共7次。治疗结束1周及下次月经干净后各复查1次。治疗及观察期间不合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期间禁性生活,治愈随访期间使用避孕套,且性伴侣同吋常规治疗。1.4疗效判定:有效:外阴阴道不
5、适的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阴道分泌物性状恢复基本正常,病原体检査阴性。无效:症状和体征略冇减轻或无改善,病原体检查阳性。1.5统计学方法:资料统计用x2检验。2结果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奋效率及下次月经干浄后复发率详见表I一2。滴虫性阴道炎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有效率,A组70.0%,B组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4,P<0.05);下次月经干浄后复发率,A组20.0%,B组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8,P>0.05)。细菌性阴道炎两组治疗后1周有效率,A组92.2°
6、%,B组9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7,P>0.5);下次月经干净后复发率,A组23.5%,B组1.7%,两组比较差异冇统计学意义(x2=10.957,P<0.005)。3讨论女性阴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苏内寄生者50多种微生物[3】,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有层次、有序地植于阴道黏膜上皮,共同形成生物膜(bacterialbiofilm,BF)[4]。乳酸菌是阴道菌群中最重要数餐最多的常驻菌,在维持阴道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当阴道炎发生后,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能迅速恢复阴道内的正常
7、酸性环境,以抑制条件致病菌的生长,对阴道炎的治疗及控制苏复发均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数据亦证实笔者观点。乳酸菌阴道胶囊疗效确切II复发率低,弥补了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容易复发的缺点,对亚临床感染起到早期预防作用。化学制剂、中药制剂外用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和破坏阴道微生态的作用,多引起排液现象。尤其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经阴道黏膜吸收对妇婴冇影响。[5】乳酸菌阴道胶囊超越了现冇阴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理念,将以杀火微生物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变为增加益生菌、恢复阴道正常微生态环境为0的的新型治疗理念,推动了由生物医学的杀菌吋代向生态医学的促菌时代的转变,给现冇阴道炎症的
8、诊治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使得阴道炎症的诊疗一体化成为可能。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