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

ID:27206078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1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_第1页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_第2页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_第3页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_第4页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不同民族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承,是对民族性的张扬和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什么是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文学的定位、选择,决定文学史的编撰,关系到文学教育、文学接受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这一回答在理论研究中各有表述:“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①“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②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说:经典作品是“

2、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界定,认为文学经典是指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当代存在性,能不断与读者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让读者在审美静观中充分体现主体价值的文学作品。文学经典的现实命运文学经典能极大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开掘主体的价值。然而,其当代命运却是非常尴尬的:其一,受到漠视。在书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文学作品曾是知识阶层的主要接受对象和大众的消遣对象。然而,随着图像的转向,文字长期独霸传播手段的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了,文学传播与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读者由传统的阅读接受转变为“读图”、“看图”的接受,手捧名著废寝忘食的阅读现象似乎已淡出我们

3、的视线。于是“文学终结”也被提了出来,一些文学人也积极响应。美国作家亨利?米勒说:“电影是一切手段中最自由的,你能用它来创造奇迹。确实,有朝一日电影取代了文学,不再需要阅读,我会举手欢迎的。你能记住影片里的面孔和手势,你在读一本书时,却永远无此可能。”③其二,遭遇蔑视。在文学接受作为主导地位的时代,大众阅读文学经典具有一种崇高感、神圣感,有一种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追求。然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文坛上“大话”文艺思潮兴起,其最大的特点是对经典的改写、戏仿、拼贴、蔑视、嘲弄、亵渎,以此颠覆和戏弄传统或现存的经典话语秩序以及其深层内蕴:美学价值、道德规范和文化意义。目前,在当代大众

4、消费心理与叛逆欲望趋使下,一切构思和设计都是建立在犯规性愉悦上,冲击现存世界各种界限的认识,只要带来赏心悦目和开怀畅笑。尊贵的文学经典在一群顽童的戏谑之下疲软萎缩而失去招架之势。其三,被人轻视。现代社会,多种文化兴起,文学经典的命运被文化紧紧地握在手中。任何一种文化都打造经典:一方面,新的文化现象和理论造就了一批新的文学经典;另一方面,又把矛头对准传统的文学经典,破坏性地进行审视、阐释和解构以昭示其新的“话语魅力”。在各自的规范和标准之下,文学的经典性或随之涌现,或倏然失去,此起彼伏。当然,文学经典需要不断地建构,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也会变化,一定时代的文学经典难以一劳永逸而永久性

5、地存在。但是,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检验和历史的积淀提炼而成的,被后代反复品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历史文明的象征,必然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不是能够仅仅依据某种文化现象就可以造就或否定的。其四,借助图视。近来,由《红岩》改编的《小萝卜头》电子游戏备受小朋友的青睐,似乎文学经典沦为必须借图像传播的地步。许多文学经典作品都是通过电视或电影得以极大的传播,发行量剧增。原来纸质的文本已成为电子文本,电子文本给大众接受带来了便利性、快速性、经济性,这是纸质文本绝难满足的。所以不免有研究者发出感叹:“文学的黄昏已然来临”;“在此语境压力下,文学家能够选择的策略

6、是或者俯首称臣,沦为电影文学脚本的文学师,或者以电影的叙事逻辑为模仿对象,企图接受电影的招安,或者以种种语言或叙事实验企图突出重围,却不幸跌入无人喝彩的寂寞沙场”④。文学经典审美教育的文化意义文学经典的审美教育是以文本为基点,以审美为核心,以教育为目的,对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审美静观的培养。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虚静”的概念:“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是针对作家创作状态而言的,但给今天的审美提供了借鉴。与影视艺术的声色光截然不同,文学本身是静态、内敛的艺术,它是一种个人性的精神活动,文学阅读者享受这项精神娱乐时,只需要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情

7、与文学对话。文学经典是能够被重读,始终与读者进行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的当代存在。这是一个静读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能够营造一种更鼓励人们思考和自我反省的文化环境,促成和提升审美静观和审美沉思的审美观念。这种境界是其他艺术难以达到的。审美静观让阅读主体远离图像的喧嚣、浮华、排场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等,保持一种澄澈朗照的精神状态,不为外物所干扰,保持独立自足,享有极大的能动性、自由性和超时空性。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审美静观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