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81535
大小:70.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临床疗效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临床疗效对比马薇蓉(南京信息工程人学校医院210000)【摘要】FI的探宂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考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的2级和2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44例,分成两组,每组22例,其屮用厄贝沙坦的为A组,用依那普利的为B组。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位86.4%,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2.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在治疗老年高血
2、压患者方面,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都有效,但厄贝沙坦的治疗效果好于依那普利(P<0.05>,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应广泛运用厄贝沙坦。【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屮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127-02近年来,我国居民老龄化步伐逐渐加快,各种老年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原发性高血压属于老年人疾病类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类疾病。在老年人屮高血压发病率大于等于百分之五十,对高血压的控制欠佳者可引起充血性心衰、肾衰、冠心病、主动脉病等合并症,给高血压
3、患者带來了很大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以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A前临床上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应用降压作用明显、长效、温和及不良反应小的药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的2级和2级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在60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11.8岁,病程0.5〜20年,平均病程为14.2+--7.48年;2级原发性高血压23例,3级原发性高血压21例。4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
4、组,各22例患者,其中用厄贝沙坦的为A组,用依那普利的为B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血压级别和病程等方面比较,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两组可比。1.2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系统服用降压药物或自行停止服用降压药2周后,试验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PO,1次/d,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20mg,PO,1次/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连续测坐位血压3次,每早晨8:00〜10:00测1次,求其血压平均值,判断疗效。1.3治疗效果评价[1](1)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大于等于10mmHg,并达到正常值或下降大
5、于等于20mmHg;(2)有效:治疗后舒张压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3)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血压没有明显改变或者升高。有效率=(显效数+冇效数)/总例数×100%。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两组比较,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有意义。2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总有效率位86.4%;B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9例,总有效率72.7%。两组患者的总冇效率比较的P<0.05,差异有意义。表1两组
6、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注:*为P<0.053讨论依那普利属于带有羧基的第二代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药物,能够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起作用,使血管紧张素I转化成血管紧张素II熟抑制,能使肾素活性上升,醛固酮的分泌减少,血管阻力降低,同吋干扰缓激肽的降解,使血压下降,并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2】,对于血管有扩张、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能改善肾脏血供,被认为是控制高血压血压水平的一线药物,依那普利亦能够阻碍机体的激肤酶降解,可诱发干咳。厄W沙tt属于新型血管紧张素和受体桔抗剂,其降压特点是高效、高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与
7、受体结合,以对抗外周血管和醛固酮的释放,降压效果确切;此药还可以阻滞血管紧张素且结合血管紧张素受体,不良反应率较低;同厄W沙坦在临床研宄中显示对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间接有效地延缓心肌重构的进展。综上所述,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方面,厄W沙坦和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都有效,但厄災沙坦的治疗效果好于依那普利(p<;0.05),且厄W沙坦的不良反应少,所以,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应广泛运用厄贝沙坦。参考文献[1】刘国仗,胡大一,陶萍,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26(1):5.[2
8、】陈小明,吴可贵,谢良地.门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高血压控制研宄[」].高血压杂志,2011,9(4):342-34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