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73790
大小:714.0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2-01
《《司纪亮大气卫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节大气质量标准1一、基本概念大气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对大气中有害物质以法律形式作出的限值规定以及实现这些限值所采取的有关技术行为规范的规定。2概念比较Criterion(基准):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人群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浓度,是根据剂量反应关系和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的。其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Standard(标准):是国家或地方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基准是标准的科学依据,标准是基准的实际体现。3二、制订原则WHO提出,制订空气质量基准的原
2、则非致癌终点原则可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水平的选择原则选择不确定因素的原则选择平均时间的原则感官效应考虑原则致癌终点原则4我国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1)对机体不应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大气中污染物质最高浓度限值应低于污染物的急性和慢性毒作用阈,包括不引起潜在的远期效应。(2)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质最高浓度限值应低于嗅觉阈及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阈。(3)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大气中污染物质最高浓度限值应低于引起生活卫生条件的恶化和对机体发生间接危害(例如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开窗换气、危害植物生长、腐蚀材料
3、)的阈浓度。(4)选用最敏感指标:选择以上几种阈浓度中的最敏感指标,作为确定基准值的依据。(5)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5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196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区域性大气质量标准和测定方法讨论会上,根据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时间-效应的关系,把空气质量标准定成四级,并且建议各国应力争以第一级容许水平作为标准。第一级在小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观察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或保护性反应)。第二级在大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某些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它有害作用。第三级在大
4、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疾病和缩短寿命。第四级在大于此种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使对污染物敏感者发生急性中毒或者死亡。6三、制订方法1.大气中有害物质嗅觉阈和刺激作用阈的测定2.毒理学试验3.流行病学试验4.快速计算方法5.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危险特征分析。7通过健康人实验室实验得出或通过在距污染源不同距离、污染物不同浓度地区询问居民的主观感受得到。8大气中有害物质嗅觉阈和刺激作用阈的测定毒理学试验1.吸入染毒:在进行试验时,选择合适的动物、染毒装置、染毒浓度
5、和染毒持续时间是十分重要的。2.气管内注入染毒3.整体动物试验4.体外试验9吸入染毒实验动物选择应考虑所选动物的呼吸道解剖结构以及它们体内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反应是否与人相似;吸入试验可采用静式吸入染毒和动式吸入染毒两种方式;动式吸入染毒又可分为整体接触和口鼻接触两种。10毒理学试验根据染毒时间的长短,可分为1.急性吸入染毒:一次给予较高浓度的污染物,观察其急性毒性大小(以半数致死浓度即LC50表示)、毒作用的基本特点,并为进一步开展其他毒性试验提供依据;染毒时间可短至2h,对存活动物的观察一般为7~10天;2.亚慢性吸入染毒试验:染毒剂
6、量约为LC50的1/20~1/5,每天连续染毒2~8h,试验1~3个月。目的:观察中毒症状、功能改变、病理变化等;3.慢性吸入染毒试验:实验周期半年以上,目的:发现较低剂量在长期作用下的毒性表现,并确定该毒物经呼吸道染毒的阈浓度和阈下浓度。11毒理学试验整体试验染毒1.呼吸功能检查呼吸频率:局部刺激的敏感指标,常与刺激性毒物的浓度有关;呼吸动力学:肺气流阻力和肺顺应性测定常用的方法;气体交换效率:一般测定血中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率2.形态学检查:大气污染物引起急慢性毒性损伤的病理学检测;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
7、的数量和成分、非细胞组分特别是某些酶的变化对于判断肺水肿、肺局部炎症、慢性肺损伤的早期表现非常重要。12毒理学试验体外试验1.肺灌流:适用于研究肺脏对大气化学物质的代谢活性;2.肺组织切片培养:适用于研究慢性肺损害伤的发生机制;3.细胞培养:观察大气污染物对上皮细胞的活性、分化状态和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可当染毒细胞作进一步的分析。13毒理学试验四、我国的大气标准1.我国大气质量标准制订的历史1950年,翻译介绍了前苏联的《苏联工厂设计卫生标准》1956年,制订了《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1962年,正式颁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
8、79,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修订1982,提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987年和1989年,我国分别修订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铅和飘尘的卫生标准1996年,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进行修订2000年,修改《环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