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69819
大小:209.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2-01
《《道不虚传只在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道不虚传只在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新宇道可道中医之道与中华文化之道一脉相承。从中华文化之道理解升华中医之道。传道、授业、解惑。道不虚传只在人。传道者,中华文化的弘扬者,中医文化的传播者,中华文化复兴之参与者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易经群经之首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医:生生之理、生生之术《汉书》: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是什么?尧传位于舜时给他四个字:“允持厥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个“中”,一个“和”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医与西医西医找病除恶务尽化
2、肥、农药寂静的春天抗生素的滥用人体菌群的失调中医辨证求中共生医生养生疗效决定存在中医的优势:病毒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老年病、妇科病、儿科病、整体调理、现代病,治未病……不懂中医或半吊子中医是否定中医的中坚中医古藉里面有糟粕,更有精华。不要轻易否定糟粕,只是研究不到位,认识不到位。辨证论治,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简便廉验,健康整体打包。《内经》的认识谨熟阴阳,以平为期,这八个字出自《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说:“谨熟阴阳,无与众谋”《素问·三部九候论》就说:“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二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内
3、涵,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前者说的是疾病的诊断阶段,后者说的是疾病的治疗阶段。谨熟阴阳无与众谋《素问·阴阳别论》说:“谨熟阴阳,无与众谋”中医诊断之法则,最高之层次,亦即阴阳的层次,中医临证能从阴阳层次上分辨、把握、熟悉,亦即所谓“谨熟阴阳”的层次,也就能达到“无与众谋”的境界。中医古语有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从很大程度上就是以色脉来辨别阴阳。道器之说对中医阴阳的理解,也可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层次。这里不对阴阳理论的一般概念或关系进行讨论,这些大家都熟悉。《周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
4、下者谓之器”,一个道、一个器,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器就是所谓有形质的有结构的东西,也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故称作形而下。道就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故称作形而上。那么对于阴阳的认识,在道与器的层面上有什么不同呢?从道的层面上认识阴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大道至简,而阴阳之道就是至简之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万物就是这样由简单到复杂、复杂寓含简单的生与成的过程。特别需要理解的是,万物都是以阴份的东西作为物质基础,而这种阴分的东西又都是含抱着阳分的东西,只
5、有这种含阳之物才是充满生气活力的,也只有处于这种阴阳和谐状态东西,才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物质。天地万物的生与成古语云:“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天地气生形,已有天地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从天地万物的生成,亦是人与生物的生成,都是无极而太极,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阴阳二气始终不离其中,理解其中的气与形丶动与静丶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对于从本质上把握阴阳天地万物的精髓很有帮助。乾、坤之精神按照《易经》乾、坤二卦的精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
6、承天”在乾坤天地阴阳关系中,始与生、统与承,决定了阴阳关系中阳主阴从的地位。我们需要道法自然,充分认识乾阳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阳气者,若天与日《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此就是说阳气就像天和太阳一样,有他自己的运行的处所和轨迹,要自安其位,不能随意丢失,一旦丢失则生命也随之丢失,阳亡则人亡,阳存则人存,我们临床所称作的亡阳证,就是讲阳气跑丢了,跑丢了怎么办?还得请他回来,要运用回阳之法请他回归本位才行。阳气的强弱与十二辟卦按照《易经》的精神
7、,阳气的强弱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十二辟卦实质上就是说阳气生、长、收、藏的过程,所谓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日之旦昼夕夜等等,都是这样。人的一日、一年、一生,实际上也是效法自然,亦有阳气生长盛衰的过程。十二辟卦图一年之阳气春生夏长夏至一阴生秋收冬藏冬至一阳生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低之地,夏气常在。万物生长靠太阳一日之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进一步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随着一日时间的不同,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8、与之适应,气门已闭,一定要它再打开,是违反自然生活的法则。一月的阳气朔上弦望下弦一生之阳气六十年,一个花甲子人生之大期以120岁为大限。四时天地阴阳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与自然的和协《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不能脱离自然与我们生存的环境而独立存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