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防设计技术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防设计技术讲座------马骖1.三防技术的现状2.环境(自然)适应性设计3.三防设计技术讲座提纲一.三防技术的现状1.三防技术的发展阶段2.当前企业”三防”存在问题剖析3.三防体系的建立与技术管理二.环境(自然)适应性设计1.环境分类2.相关术语3.环境类型4.结构件分类5.环境因素及其影响6.环保设计三.三防设计技术1.三防设计的重要性及典型案例分析2.结构材料和工艺选择(A类、B类、C类环境)一.三防技术的现状1.三防技术的发展阶段1.1起步阶段(1963~1966)1)确定了”三防”的地位2)组建了三防
2、技术队伍3)目标:仅停留于“工艺”防护缺乏顶层设计的全局观念三防技术的现状1.2初级阶段(1984~1990)通过”xx”总体设计---对”三防”技术抓总(自上而下)1)恢复了”三防”技术队伍2)由工艺防护转向优选材料3)重视”三防检测”及”三防认证”4)进展:恢复了“自上而下”抓三防三防技术的现状1.3发展阶段(1991~2006)由原电科院(现中电总公司)专家组抓总,列入科工委预先研究课题.1)作为系统工程抓“三防”2)由工艺防护转向”三防设计”3)完成了电子行业”三防统测”工作4)完成了”三防手册”的编写5
3、)开始编写设计规范性文件及管理办法1.4当前业界三防设计技术的状态1)由于多种原因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人员变动领导变更急功近利2)军方及用户比生产厂(所)更重视3)大型民营企业重视程度高于军品4)认识上的差异------抓基础力度不够,缺乏长远规划.2.当前企业”三防”存在问题剖析2.1观念上的差距1)对三防重要性认识不够或缺少方法2)只重视”工艺防护”忽视“三防设计”3)领导(技术)找不到突破口或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未在管理上下功夫.2.2认识上的“滞后”绝大多数“三防”问题是在产品研发后期或使用中发现,由于“三防
4、”不是直接创造“效益”,往往在前期被忽略,而一旦发现问题,只能事后补救.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定型阶段生产使用阶段存在问题剖析2.3如何解决1)领导重视(有专人负责)按“三防设计的管理规定”程序,“自上而下”抓。做到每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2)建立”三防体系”;3)重视三防设计;逐步完善并优化“三防设计规范”;逐步做到按规范设计;避免设计的随意性。3.三防体系的建立与技术管理3.1定义----三防体系三防体系是为使电子设备达到三防技术要求而应具备的条件:1)三防设计及环境工程专家;2)电子设备三防设计的管理
5、规定;3)三防设计的支撑性文件:通用性三防设计指南金属及非金属材料选用(优化)设计规范关键材料的选用设计规定结构件三防设计规范三防关键工艺典型工艺规范天馈系统及微波器件的三防优化设计材料及产品的三防检测标准(方法及剪裁)其它必需的文件。4)三防检测(QC)三防体系的建立与技术管理3.2三防设计1)定义根据电子设备寿命期环境剖面及三防等级要求,对其系统设备和某些特定单元及部件采取的防湿热,防霉菌,防盐雾腐蚀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防护工艺措施.2)原则将三防设计纳入到系统和设备的功能设计中,避免单纯的工艺防护和事后补
6、救措施.三防设计,防护工艺及验收要求必须在设计文件上注明.三防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必须经评审并制定典型工艺规范.设备及关键部件的三防性能,须按军标中有关规定进行试验,以满足必需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三防体系的建立与技术管理三防设计应具备的条件有专职或兼职的领导(负责顶层设计)有专业从事三防设计的专家(编制设计规范及专项工艺)逐步完善”三防设计规范”及三防体系建设有称职的专职检验(环境工程专家)(QC)4)目标:按规范设计避免设计的随意性。三防体系的建立与技术管理3.3三防的技术管理(SJ20812—2002)组织管
7、理---有领导及建立三防设计师制度建立三防技术协调组三防等级的确定过程管理主要工作三防体系的建立与技术管理4)过程管理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定型阶段生产使用阶段----三防设计师应全方位参与并制定各阶段工作计划.5)主要工作a.参加调研,了解环境剖面,平台环境,任务剖面.b.编制三防设计指南,c.提出急需解决的专项课题,协助计划部门实施专题(滚动)计划.d.引进三防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e.组织编制设计(工艺)规范.f.汇总及反馈三防设计,工艺,材料有关问题的信息,提出解决办法.二.环境(自然)适应性设计
8、(1)1.环境条件分类a.按自然气候分:如湿热、干热、暖温、寒温、寒冷……b.按产品所处状态:如运输、贮存、使用等;c.按产品使用场合:室内、室外、舰船、车载、机载……d.按环境因素的属性:如气候、机械、生物、电磁、特殊介质…第四种分类法是70年代后期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的分类法,适合于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自然)适应性设计(2)1.1.气候类型与环境因素气候类型日平均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