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63971
大小:69.9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1
《儒家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儒家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启摘要儒家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思想,它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符的,为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这一学说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切实培养全民生态意识,塑造全民生态行为,培育全民生态责任,推动社会协调发关键词儒家生态思想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越来越具有掠夺性,各类问题频发,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
2、思想,深入挖掘和梳理其生态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和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儒家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天人关系。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世界观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生命本质统一、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即“天人合一”思想,并把它作为处理天人关系的最高境界和主导思想。“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哲学基础,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应当和谐共处。“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是
3、“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敬畏生命。儒家仁爱思想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情怀。在儒家看来,珍视生命是必需的,更是正当的,因为它是天道,是来自形而上的绝对命令。同时,儒家表现出对万物的恻隐之心和“无伤”的悲悯情怀。有的儒者还认为,人应体会天地好生之心,珍生爱物,与万物友好相处。生命既然是至上的,当然也就是不可剥夺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即使
4、对“无道”之人,孔子也反对杀,可见他对生命的维护。(三)仁民爱人。儒家重视人际道德,提倡“仁民爱人”的精神。“颜渊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人是天地之间最伟大、最杰出的生物,“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为最贵,儒家进而提出,生命的价值是至上的。孔子提倡:“节用而爱人”。儒家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合于义”的节俭的生活方式。孔子强调,“奢则不逊,俭则述而》)。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四)仁民爱物。儒家非常重视“生态
5、道德”,要求人们“爱物”,人类依自然物以得其养与生,“仁民爱物”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题。儒家认为用物时应“与四时合其序”,“取物以顺时”,只有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生生息息,人类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才成为可能。同时,在用物时要抱着“惜物”之情,当用则用,不当用则投之以惜爱之情。、儒家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一)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情感。儒家各学者都极力宣传自己的学说,不仅著书流传,而且不断对世人进行宣传布道,使得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准
6、则。这启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主体意识。(二)有利于塑造人们的生态行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出要厉行节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启示我们,建设现代生态文明要从每个人做起,提倡节俭的消费方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纷繁多样的产品,也刺激了社会的“高消费”、奢侈消费
7、、超前消费,使得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我们畸形的消费观念,使得大家过于倾向享受,满足感官刺激、疯狂占有和任意糟蹋自然资源。这既无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无益于自然的生态平衡。所以我们必须自觉地抵制盲目的高消费和铺张浪费行为,厉行节俭,塑造人们的生态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而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儒家生态思想注重引导大家培养责任意识。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每个人
8、都要自觉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企业这个经济主体。一直以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破坏、污染环境和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生产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基本规范来约束其经济行为,作为一种基本意识来加以培养,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投身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将自己的经济行为严格地限制在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允许的范围之内。(四)有利于推进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