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30168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1
《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的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的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从客观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三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旅游管理专业顺利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程度对研讨式教学的影响力最大,接下来依次为教师教学水平、客观因素、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偏好和课堂规模。最后文章从学生参与、教学水平、考核方法、评估制度以及学校支持等五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研讨式教学;关键因素 研讨式教学,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
2、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包括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1]。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明显的学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中,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师生良性互动交流的发展、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文献综述 1.1我国对研讨式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呈现井喷式增长,平均每年约有百余篇以研讨式教学为主题的文章发表。研究
3、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研讨式教学的概念与内涵(张建林,2005;雷化雨,2010;苗东利等,2013)、教学特色与教学步骤(马启民,2003;胡宗球,2006;许卉艳,2011)、实践分享(方征,2007;陈晋阳,2010;周林,2013)以及国外高校经验介绍(宋孝忠,2005;周亮,2008;杨建华等,2013)等方面。关于研讨式教学实施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宏滨(2013)研究了主体因素(教师素质和教学管理)和客体因素(生源质量和教学条件)对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影响[2]。唐春红(2009)发现教师课前准备不足、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和研讨式教学适用范围的局限三个因素导致了研讨式教
4、学效果的不理想[3]。王体辉等(2015)认为师生必须认真对待课前准备工作、课堂讨论与评价和课后总结整理三个环节[4]。 1.2伏军等(2015)指出要从每一个细节上保障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实施:包括师生层面的互动和交流、引入校企联合的教学内容以及学校应提供经费支持[5]。高黎等(2015)的研究发现,合理定位各教学要素的角色、强调思维和语言的统一、合理协调“协作”与“会话”是保证研讨式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6]。谭燕妮(2013)认为,研讨式教学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选择恰当的研讨主题; 二是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教学中熟练地驾驭课堂,做好研讨课讲评,充分发挥主导
5、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7]。此外,杨旭等(2012)[8]、康耀辉等(2007)[9]、刘伟(2008)[10]等认为教师是提高研讨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教师专业素养、理论水平、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总结等不同环节分析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研讨式教学的研究日趋全面深入,但在拓宽研究角度(如关注学生以及师生互动在研讨式教学中的作用)、突破研究方法(如采用更多的定量分析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将基于学生的角度,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借助SPSS19.0的因子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降维分析,提取公因子,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最终找出旅游管理专业顺利实施研讨式
6、教学的关键因素。 二、实证分析 依托现有研究文献,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特点,在与多名学生、同行、专家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研讨式教学实践,文章归纳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研讨式教学需要高度重视以下三类关键因素:客观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课堂人数、课程实用性、考核机制、学校管理机构的支持、对实践实习单位的印象等5个具体影响指标;教师因素包含经验资历、教学资料的选择、课前准备程度、课堂组织能力、对教学设备熟练程度、对研讨式教学理念的理解与重视程度、教学结构、课后师生交流等8个指标;学生因素包含了对课程的兴趣、对授课教师的喜好、课前准[1][2][3][4]下一页ok3O值为
7、0.829(大于0.07),P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1)。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差异大和变量不出现丢失的原则,确定因子的个数为6。六个因子方差贡献率达67.018%(见表2)。 2.2因子旋转成分矩阵的确定 表3是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的结果。对比最初的指标分类,因子F1里包含了学生的课前准备程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课后总结反思的习惯,均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