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

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

ID:27110399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1

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_第1页
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_第2页
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_第3页
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_第4页
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探析  文化通过神圣与世俗的划分,对物质的商品化过程进行一定的限制,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演进历程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学术界对文化的理解虽然繁杂,一般也可统一划分为物质、制度及精神三层面。消费文化亦如是。本文中,物质消费文化一词,既指消费中的物质文化,也指物质中的消费文化,尤指物质消费过程中物质的符号象征属性。[1]在东北农村的消费革命中,以住房、家用电子设备为代表的耐用品的迅速普及,固然是乡村物质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但阿帕杜莱提醒我们,商品的社会价值不只与劳动价值相关联,

2、还与更广泛的物品的社会生命相关。市场交换不是简单地使商品的价值神秘化,相反,它把它们置于一个复杂的再社会化的竞技场里。[2]  在本文中,我们注重考察乡村社会物质消费文化的演进历程,即从自然物品到商品,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到符号价值的演进历程。  一、物质消费文化的解读范式  马克思曾将商品价值厘分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商品的象征意义愈发明显,鲍德里亚遂将商品的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及符号价值,并提出,在当代的物质体系中,符号价值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这三种价值的划分,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物质

3、消费文化的基本框架。随着人们认知体系的变化,物质商品的这三种价值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按科皮托夫(Kopytoff)观点,商品在人类的世界里具有了符号意义上的生命,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与表现形貌。王宁综合各家观点,归纳出物质商品的符号化四阶段模式:第一阶段,从自然物质转变为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交换及具有文化意义的商品。  第二阶段,将某些传统的神圣意义消解,并转换为世俗意义,从而纳入到可交换的消费领域。第三阶段,通过交换与占有,消费者将物的类型化的一般化的客观意义转变为自己个性化的甚至情感投射方面的主观意义,将商品去商品化.第四阶段,通过

4、上述阶段,在物品的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将物质神圣化。[4]  本文认为,上述各阶段的划分固然可以清晰描绘出商品的符号转换过程,但是,在一般性上,上述流程的划分有所欠缺。如,尽管依科皮托夫所言,文化通过神圣与世俗的划分,对物质的商品化过程进行一定的限制。即需要将某些物质传统的神圣意义消解,转换为世俗意义,再进入可交换的消费领域。科皮托夫的论述有一定的合理性,东北农村枣子河村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如对人体器官商品化的接受、对信仰之物商品化的释然。但这只是极少数物品的商业化及符号化过程才具有的特征,市场上所见的绝大多数物品,都不需要历经消解神

5、圣的世俗化过程。以之作为转换过程的一般性,于概括性上稍有欠缺。另,通过交换、占有,消费者将物质的类型化意义转变化自己的主观个性化情感投射过程,与第四阶段的使用过程中的情感化相比较,除了交换与使用的历时性之外,似乎并不存在明显的阶段差别。  既然物质转变为商品的过程是物质消费文化展演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用解释学的范式来诠释这个转变过程或许具有一些解释力。物质转变为商品的关键是商人的有意识的社会行动,而围绕物质转变所衍生的消费文化的展演,则主要由商人、媒介与广大消费者共同构成的诠释体系所决定。对于一个区域社会的消费文化型塑机制而言,作为

6、消费者对相关物质---商品的认知、情感与评价体系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从解释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把区域社会的消费文化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关于文本意义的解读,固然由作者、批评家与读者共同创造,亦即,能够实现理解过程中各方视域的融合状态为最优,但具体到某一群体关于该文本的解读,则取决于该群体人员的认知,也就是说,读者决定论应是群体成员中关于文本意义解读的根本范式。当代物质文化具有复杂性与矛盾性。物体的形式保持不变,而它的内涵则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某些情况下,部分人群能够占有这些物质产品,并且以他们自己创造性的思维使用它们。[5]在此框架内

7、,乡村区域物质消费文化发展及其变迁脉络的观察,宜以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为载体。  二、河村经验:由物质到符号的跨越式发展  按鲍德里亚对商品的价值分类法,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还具有符号价值。[6]在物质从自然状态转变为商品的商品化进程中,还同时创造着三种价值,即,技术化过程,令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化过程,令物品具有交换价值;符号化过程,令物质具有符号价值。[7]一般说来,物质商品的价值与它所处的经济形态相关。自然经济里,人们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经济中,人们重视的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消费社会里,人们重视的是商品的符号

8、价值。在这样的进化序列中,还应考虑消费者的经济、社会地位因素。如,在低收入群体中,商品的符号价值被重视的时间或要迟些出现(相对于高收入群体)。  (一)河村经验  我们所调查的东北枣子河行政村共有440户,1602名村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