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07478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摘要:针对软件人才需求及质量要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状,创新软件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实施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中国8/vie 关键词:协同育人;软件工程;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1009-3044(2016)36-0162-02 MechanismInnovationandPracticeonSchool-EnterpriseEducationCooperativeofSoftandandthepresents
2、ituationofthequalityrequirementcannotmeetthedemandofenterprise,throughinnovativeprofessionalcooperativeeducationmechanismofsoftplementedpersonneltrainingreformofsoftprovedthestudents'practicalability. Keyechanisminnovation 如何提高��业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学创新能力、职业
3、能力的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创新能有效汇聚创新要素,是合作双赢的协同育人机制上的创新。随着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入,协同育人不再单纯局限于教学本身,将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共建平台和教师互聘等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高等学校拥有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在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肩负起协同创新和育人的重任。依托地方高校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形成协同育人的有机整体,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大需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协同育人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4、和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建立和完善软件工程协同育人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满足软件技术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发挥学校优势,有利于提升地学校的科研水平,助推地方软件技术的发展。 1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协同育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与行业企业间协同育人中还存在缺乏示范效应、办学规模较小等问题。不利于发挥地方高校特色,难以发挥学科优势,难以整合教学资源和平台,同时也难以形成高水平教学团队,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水平和层次的提高,也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1]。 2)地方高校在与软件企业的合作需进一步深化。体现在学校与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由于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快,高校还需要引入更多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将新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双方责、权、利的划分需要进一步明晰,需要行业、企业更有效参与和指导专业人才培养。 3)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2]。高校考核对成果的开发和转化以及服务社会关心不够;高校教师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主导的理论研究兴趣远大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兴趣;高校对实验平台、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在成果转化的权益分配方面的政策、机制不完善,加大了高校师
6、生走向社会的难度。 4)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①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变化较慢,难以体现创新和职业发展能力;②课程开发和发展变化相对滞后;③课程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缺乏特色;④特色教材开发不够,缺乏基于工学结合、工程应用的教材;⑤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不足;⑥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影响了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难以发挥高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规模效应[3-4]。 总之,目前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协同育人的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已有的机制缺乏创新。要提高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
7、培养质量,使其适应软件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协同育人条件下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软件专业人才,进行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2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我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同育人框架协议,创建以中软国际等企业为协同单位的软件工程协同育人平台,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体制。 1)构建工学结合与协同育人的框架体系,形成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协调创新育人平台,在联合培养、实验室共享、双向聘用教师、社会实践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工
8、学结合的相关机制,探索了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了灵活多样的人员聘用方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