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

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

ID:27103982

大小:11.43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01

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_第1页
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_第2页
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_第3页
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_第4页
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夹淤泥层吹填土的快速固结试验研究南京工业大学 韩选江教授工程平面效果图工程规划图1真空强排水动力固结法简介动力固结法以其工价低廉,施工简便而广泛应用于主要含粗粒土的地基处理工程中。然而,当用该法处理夹杂饱和软粘土的吹填土地基时却极易产生“橡皮土”现象,尤其是地下水位较高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试验研究,设法将强夯法和真空强排水固结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了“真空强排水动力固结法”这项新技术。2该法的基本特点通过合理设置强排水系统来加速超静水孔压的消散,并逐渐提高松软土体的强度和完成土体固结。由于动载的反复作用及排水条件

2、的改善,软土之上的水平排水体及上覆的土层又能使动载作用产生的附加压力保持一定的时间,从而促使软土地基中的孔隙水快速消散且不断地排出土体,地基强度不断的得到提高。3、工程概述首钢搬迁方案于2005年年初获国务院批准,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河北省重点工程项目1号工程。拟建一期工程填海面积约12平方公里,填海规模居我国首位。该项目占地面积大、地质情况复杂、处于新近吹填海滩上,无临近工程可供参考,且工期紧迫。工程地理位置4拟建场地条件拟建厂区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属于滨海浅滩,为滦河三角洲平原的沿海近岸。目前该场地已吹填完一期造地

3、面积,表层土主要是新近吹填含淤质的高饱和海砂层,平均厚度约6m左右,局部区域厚度变化幅度很大。吹填土吹填中试验场地分区图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层号土层名称地层描述状态干强度韧性层厚(m)地基压缩模量ES(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1吹填土浅灰色,主要由粉砂、细砂组成,饱和。夹粉土薄层。松散4.40~7.50502粉质粘土呈饱和、流塑状态,局部淤泥质粉质粘土0.2~7.63.5803细砂灰色,颗粒均匀,级配差,夹粘性土薄层。饱和松散-稍密1.30~8.004.51104细砂灰色,长石-石英质,均粒,级配差,饱

4、和。中密-密实2.70~9.00141705-1粉质粘土灰色,多具层理,含云母、贝壳碎片及少量腐植物。夹粉土、粉砂薄层。软塑-流塑中中7.5~12.204.01205-2粉质粘土同⑤-1土层软塑中中4.70~8.106.01505-3粉土灰色含云母碎片,饱和。中密-密实低低4.00~4.507.01505-5细砂灰色,长石-石英质,含云母及贝壳碎片,饱和。中密4.9016.02006粉质粘土黄灰-黄褐-褐黄色,含云母及氧化铁。可塑中中6.7~11.78.02006-3粉土灰-灰褐色,含云母及 氧化铁,饱和。密实低低2.

5、0102107细砂黄褐-褐黄色,含云母及氧化铁,有粉砂薄层,饱和。中密-密实未穿透25.0250土体特性主要三大特点:“不均匀性、欠固结、易液化”。本场地吹填土中夹泥皮及淤泥薄层普遍,工程特性差,且其下覆土层为厚度变化较大软塑状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土夹层。该吹填土土质比一般吹填土还差。5试验目的根据2005年11月24日和12月8日,首钢总公司召开的新建曹妃甸首钢京唐钢铁厂地基处理方案专家讨论会的意见:第一步实施对第②层粉质粘土较厚的区域和夹淤泥质粉质粘土的饱和吹填砂层,采用真空动力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其目的是通

6、过该法实施地基处理,以加速地基固结与表层硬化,满足后续施工场地需要。6试验方案试验小区夯区面积/m2第一遍夯第二遍夯第三遍夯夯点布置m单击夯能kN·m击数夯点布置m单击夯能kN·m击数夯点布置m单击夯能kN·m击数AⅠ-130×304.0×4.010004~54.0×4.015006~10AⅠ-250×504.0×4.010004~54.0×4.015006~84.0×4.020008~10AⅠ-330×304.0×4.010004~54.0×4.020006~84.0×4.030008~10AⅠ-430×305.0×

7、5.010004~55.0×5.025006~85.0×5.040008~106.1真空强排水方案对于强排水施工工艺,采用一排浅管与一排深管相间隔布置方案。深管管长6m,浅管管长3m,卧管间距为4m,井点管间距为4m。采用三遍降水和三遍强夯时,可适当进行调整,其目的是要将地下水位下降到地面以下2.5m至3.0m。真空强排水管网布置图孔隙水压力观测现场6.2强夯能级的搭配方案及原则真空动力固结施工工艺能级的搭配:在施工中采用了“由轻到重、少击多遍”的施工工艺。在表层形成“硬壳层”。收锤标准收锤标准:对于高饱和填土及软粘土

8、,夯击产生夯击效应十分敏感。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控制夯击次数,避免破坏土体结构。强夯现场图片7强夯施工工艺本次试验在所划分的四个小区分别进行,各小区分别采用1500kN·m、2000kN·m、3000kN·m、4000kN·m不同能级,分别采用“二降二夯”和“三降三夯”施工工艺进行处理。确定了予力度标准,按予力技术作用原理加以有效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