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欧洲)建筑史(完整版)

外国(欧洲)建筑史(完整版)

ID:27101522

大小:15.46 MB

页数:204页

时间:2018-12-01

上传者:U-5734
外国(欧洲)建筑史(完整版)_第1页
外国(欧洲)建筑史(完整版)_第2页
外国(欧洲)建筑史(完整版)_第3页
外国(欧洲)建筑史(完整版)_第4页
外国(欧洲)建筑史(完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欧洲)建筑史(完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建筑艺术2011.3.30 建筑是最早的艺术之一,是一种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是人类为抵抗残酷无情的自然力而自觉建造起来的第一道屏障。它归于实用艺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动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自然”。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 外国建筑史 第一篇原始社会的建筑*巢居/天然洞穴(穴内有色彩艳丽的壁画,甚至雕刻)*说明建筑从诞生之日起就孕育着艺术装饰的萌芽--------------人工竖穴居(蜂巢型石屋、圆形树枝棚、帐*蓬、长方形房屋)*参见电影《与狼共舞》*法国Lascaux山洞壁画 英国苏格兰Lewis镇的史前石屋,上部已损毁),这种结构在中亚和我们这里是没有的。*蜂巢形石屋------将石头一圈圈围起来,石圈越往上直径越小,最后合拢。像树枝棚需要骨架一样,他们在石圈内部建造了石墙来起到支撑的作用。*树枝棚------其形制很像一把半开之后伞尖冲上竖立在地上的油布伞。建筑方法是把差不多长的树枝按圆形栽一圈,然后把树枝顶聚拢在一起,扎起来,形成棚的骨架。再在骨架上铺满由小树枝密密地编成的网,最后用植物树叶和动物毛皮铺成屋顶。人工竖穴居:印第安人的帐篷,参见电影《与狼共舞》 *宗教性/纪念性的巨石建筑:崇拜太阳------整石柱、列石、石环(或译*为石栏、石阵)埋葬死者------石台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椭圆形庙宇英国Salisbury的大(Stonehenge),祭祀太阳神。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那块躺在两根立石上的横石。这种两竖一横的结构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建筑的象征。参见电影《苔丝Tess》 第二篇奴隶社会的建筑第一节古埃及建筑一、自然状况与社会背景: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炎热少雨。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气候干燥炎热,终年不见霜雪且雨量很少,孕育着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埃及的领土包括上下埃及两部分。上埃及是尼罗河中游峡谷,下埃及是河口三角洲。材料:石头为主要的自然资源,古埃及人在河谷边开采石灰石,砂石,花岗石,玄武岩等,用于宫殿,庙宇等,用质地细腻的泥土制成坚硬抗雨的土坯。社会背景:政教合一,君主独裁的奴隶制国家,国王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并尊称为“法老”(意为宫殿),僧侣地位很高,是人民的教师,医生,历史家,艺术家,其次是军官,贫民及奴隶,信奉多神教,主要神有太阳神、月神,最为敬畏的是死神奥雪里斯。 二、古埃及建筑史的三个主要时期:第一、古王国时期公元前三千纪.这时候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   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   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氛。 早期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利用土坯、芦苇和纸草,后来有了砖和石料,并最早使用了迭涩拱。住宅建筑墙壁很厚,窗洞很小,多用土坯砖制成,有一层或两层楼高,屋顶是用芦苇或草架成的平屋顶,房子前面多半布置有庭院。国王则用石料仿照住宅来兴建他们的宫殿,庙宇。早期的国王陵墓,也是仿效其生前的住宅而建的,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积,做有很多的墓室。陵墓的地上部分大体都是用砖或石块砌成长方形台状,这种台式的陵墓叫做“玛斯塔巴”(Mastaba原意是"凳子",后来他们在平台上再加上几层以显示伟大,一直加上去就成了金字塔),出现了最早的砖。三、古埃及的建筑特点:玛斯塔巴台形贵族墓 昭赛尔金字塔(zoser):但是,昭赛尔金字塔的祭祀厅堂,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物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束缚,它们依然模拟用木材和芦苇造的宫殿,用石材刻出那种宫殿建筑的种种细节,不过,这做法也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纤细华丽把金字塔映衬得更端重,单纯,纪念性吏强。昭赛尔金字塔建筑群的入口在围墙东南角,从这里进入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走出甬道,就是院子,明亮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眼前。这个建筑处理的用意在造成从现世走到了冥界的假象。而死后有皇帝仍然在冥界统治着。光线的明暗和空间的开阖的强烈对比,同时震撼着人们的心,着力渲染皇帝的“神性”。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是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造于公元前三千年,它的基底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高约60米。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周围有庙宇,整个建筑群占地约547×278米。 麦登金字塔(PyramidatMeydum)建于第三王朝末朝,塔底边144.5米见方,高约90米,塔身下部斜度呈51°。达舒尔金字塔(PyramidatDahshur)建于公元前2723年。塔底边187米见方,高约102米。塔身下部斜度呈43°,上部斜度呈54°15′。达舒尔金字塔麦登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Giza),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胡夫金字塔(Khufu)、哈夫拉金字塔(Khafra)、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a)及大狮身人面像(GreatSphinx)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总平面三座金字塔位于同一条对角线上;每座金字塔所配属的祀庙与堤道都位于朝向尼罗河的一侧;而在金字塔的西侧,则是埋葬法老重臣们的梯形墓地。 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6.4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230.6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需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塔身斜度呈51°52′,表面原有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今已剥落,入口在北面地17米高处,通过长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连,处于皇后墓室与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条通向塔外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有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兰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在戴尔——埃尔——巴哈利造的曼都赫特普三世的墓,开创了新的型制。一进墓区的大门,是一条两侧密排着狮身人首像的石板路,长约1200米。然后是一个大广场,它当中沿道路两侧排着皇帝的雕像。由长长的坡道登上一层坪台,坪台前缘的壁前镶着柱廊。坪台中央有一座不大的金字塔,它正面和两侧造着柱廊。它后面是一个院落,四面有柱廊环绕。再后面是一座有80棵柱子的大厅,由它进入小小的圣堂,是凿在山岩里的。峡谷里的陵墓中王国时期,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Thebes),峡谷窄狭,两侧悬崖峭壁。在这里,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完全不适合了。皇帝们仿效当地贵族的传统,大多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于是,就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山岩崇拜来神化皇帝。在这种情况下,皇帝陵墓的新格局是:祭祀的厅堂成了陵墓建筑的主体,扩展为规模宏大的祀庙。它造在悬崖之前,按纵深系列布局,最后一进是凿在悬崖里的石窟,作为圣堂。整个悬崖被巧妙地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来,它们起着金字塔起过的作用。 西方的强国每次征服埃及时就会拉一块方尖碑回国作为炫耀,比如罗马人和拿破仑。说到纪念物,还不能不提美国华盛顿纪念碑,很明显是在模仿方尖碑。后世西方建筑中,追随金字塔和方尖碑脚步的极少(最有名的是贝聿铭在卢浮宫前的天才设计),所以在建筑史上它们的地位只是奇观而已。真正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埃及的神庙。方尖碑(Obelisk):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五十余米,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贝聿铭在卢浮宫前的天才设计 太阳神庙:到了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是大殿内部,皇帝在这里按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牌楼门两座高大的梯形石墙夹着不大的矩形门洞,形体简单而稳重,墙上刻有程式化的人物与象形文字图案,并嵌有石制旗杆。 为了加强门道对石墙的体积的反衬作用,门道上檐部的高度比石墙上的大得多。石墙上满布着彩色的浮雕,圆雕也着彩色。这大门的景象是喧闹的,热烈的,皇帝在这里被一套套仪式崇奉为“泽被万物的恩主”。 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templeofammon)阿蒙神庙新王国时期,皇帝们经常把大量财富和奴隶送给神庙,祭司们成了最富有,最有势力的奴隶主贵族。神庙遍及全国,底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karnak和鲁克索(luxor)两处的阿蒙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templeofammon)阿蒙神庙Karnak阿蒙神庙 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宗教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鲁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是在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的,总长336米,宽110米。前后一共造了六道大门,而以第一道为最高大,它高43.5米,宽113米。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厅,宽103米,进深52米,面积达5000平方米,内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间两排十二根柱高21米,直径3.6米,支撑着当中的平屋顶,两旁柱子较矮,高13米,直径2.7米。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 以太阳神霍鲁神庙Horus(平面图见右)为例,神庙正面一般是高大的塔门(Pylon,译成“牌楼”)--------巨大的梯形石墙中夹着矩形门洞,石墙上有巨型浮雕。塔门后面是露天的内院,两侧有柱廊。内院后面是大厅。大厅的面积一般很大,但由于这么大的石屋顶需要支撑,大厅里密集地排列着一排排的石柱,所以也叫柱厅(HypostyleHall)。屋顶只能由几根长10米左右的石料共同构成。既然每块石头只有10米长,那么要在它们两端撑住它们,柱子之间的间隔最多就只有10米左右。这样,一个大厅就不得不需要许许多多的柱子。 埃及人这样频繁地使用柱子的结果就是他们有了一套完整的关于柱子型制的理论。比如柱高和柱径的比、柱径和柱间距离的比等等就是他们首先尝试确定下来的。这对后世希腊神庙的柱式有不小的启示。一直到现代建筑兴起之前,希腊柱式(经罗马人总结)一直是被神化的对象,是每个建筑师的圣经,对柱式掌握的好坏直接决定其设计的成功与否。*柱子的外形的象征意义:纸草象征下埃及(左数第1、2个)莲花象征尼罗河上游的上埃及(右图中左数第3个)赋予柱子某种象征意义的做法对后世建筑师也有不小的启发。 建阿斯旺大坝时为了避免被水库淹没而被搬迁,我们在外面能看见的是照片中的塔门。有关这座著名建筑的故事很多,比如夏至的时候日光可以从门口直射到密室等等。新王国时期AbuSimbel的Ammon神庙:布局与前面提到的类似,不过是在一座山中凿出来的。也就是从山的侧面挖进去,内院、柱厅和密室全部是在山的内部。很明显这样可以减少柱子的数量而保证厅的大小。 结论古埃及是人类最早文明的摇篮之一,它在建筑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建筑成就:(1)雄伟的金字塔和神庙,其庞大的体形,纪念性的形象,至今令人折服。(2)居住建筑中,其庭院式住宅的形制,成为后世独院式别墅的先驱。(3)石建筑技术当时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并为早期注视系统奠定了基础。建筑艺术:(1)室外:应用大量的独立雕像和外墙浮雕,(2)室内:应用了鲜艳的色彩和图案 第二节古代西亚建筑一、古西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古西亚包括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及伊朗高原等地区。两河流域(又称美索布达米亚Mesopotamia)的南部为巴比伦,北部为亚述,气候干燥,上游积雪融化后形成每年的定期泛滥,土质肥沃。夏季炎热,多蚊虫;冬季寒冷,气候潮湿,所以西亚建筑大多先筑一高土台,其上建房屋,土台周围有可通上下的大扶梯。自然资源:少木材,石料;长期以来是用土坯和芦苇建房;后来西亚人用优质粘土制成日晒砖、窑砖等,砌砖的粘结材料早期用当地的沥青,后来用含有石灰质粘土制成的灰浆,从而发展了制砖和拱券技术和穹隆结构。宗教:原来信仰多神教,后来君主制将国王神话了,崇拜国王和崇拜天体结合起来,所以将宫殿、星相台和庙宇联系在一起。 社会背景:公元前四千纪,在这里建立了许多个小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9世纪之初,巴比仑王罕默拉比统一了两河下游,甚至征服了上游。公元前900年左右,上游的亚述王国建立了版图包括两河流域、叙利亚和埃及的军事专制的亚述帝国(Assyrian)并开始兴建规模宏大的城市与宫殿。公元前625年,迦勒底人征服亚述,建立新巴比仑王国,巴比伦城重新繁荣,成为东方的贸易与文化中心。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国所灭。BC4000苏马连文化(两河下游)BC1785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BC900亚述帝国(两河、叙利亚、埃及)BC625新巴比伦王国(征服亚述)B539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 二、古西亚建筑的典型实例:(一)、乌尔城观象台观象台(Ziggurat):又称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当地居民崇拜天体,但从东部山区来的居民带来了崇拜山岳的信仰,他们认为山岳支承着天地,山里蕴藏着生命的源泉,天上的神住在山里,山是人与神之间交通的道路。他们把庙宇叫做“山的住宅”,造在高高的台面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集中式高耸构图的纪念性加深了认识,终于形成了叫做山岳台的宗教建筑物。后来,当地居民的天体崇拜也采用了这种高台建筑物,它的型制同天体崇拜的宗教观念也是适合的。山岳台是一种多层的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古埃及的台阶形金字塔或许同它有过联系。 乌尔(UR)的月神台:公元前三千纪,几乎每个城市的主要庙宇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山岳台或者天体台。残留至今的乌尔(UR)的月神台,是夯土的,外贴一层砖,砌着薄薄的凸出体。第一层基底面积为65×43米,高9.75米,有三条大坡道登上第一层,一条垂直于正面,两条贴着正面。第二层的墓底面积为3723米,高2.50米,以上残毁,据估算,总高达约21米。 萨艮王宫(ThePalaceofSargonChorsabad)城市平面为方形,每边长约2公里。城墙厚约50米,高约20米,上有可供四马战车奔驰的大坡道,还有碉堡和和种防御性门楼。宫殿与观象台同建在一高118米,边长300米的方形土台上。从地面通过宽阔的坡道和台阶可达宫门,宫殿由30多个内院组成,功能分区明确,有房间200余。平台的下面砌有拱券沟渠。王宫正面的一对塔楼突出了中央的券形入口。宫墙满贴彩色琉璃面砖,上部有雉堞,下部有高3米余的石板贴面。其上雕刻着从正、侧面看起来均形象完整,具有五条腿的人首翼牛像(Wingedbull)。大门处的一对人首翼牛像高约3.8米,它们象征着智慧和力量,守护着宫殿。 人首翼牛像(Wingedbull)人首翼牛像是萨艮王宫宫殿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它们的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正面有两条腿,侧面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共用,一共五条腿。因为它们巧妙地符合观赏条件,所以并不显得荒诞。它们的构思,不受雕刻体裁的束缚,把图雕和浮雕结合起来,很有创新精神。   人首翼牛像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象征健壮,可能和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联系,通过喜特人和腓尼基人传来。 叠涩拱:就是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如右图的上半部)。把它按其对称轴旋转得到的三维结构就叫叠涩穹窿。前一章提到的欧洲最早出现的石头房屋其实就是一个叠涩穹窿的结构。很明显叠涩拱能支撑起的重量主要是由那悬空的两排砖决定的。砖的强度(坚硬程度)和砖粘合的程度越强,拱能承受重量越大,这两排砖的系列也可以往下排得越远,这样就能在叠涩拱的下方给出一个更大的空旷的空间了。空间营造对比:两竖一横结构(梁柱体系)埃及:柱厅拱(或者叫券)arch建筑学architecture拱券 真拱叠涩拱形状一段弧线一段拐了弯的直线砖圆环方形(重力+推力)跨度空间更开阔真拱从萨尔贡宫看,亚述人确实发明了叠涩拱。而那张人首翼牛像照片的右上角也告诉我们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拱。但他们只是用砖砌出了真拱的样子,而使用的砖还是四方的,可见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重量传递。真拱的真正发明还要等到希腊人来完成。更可惜的是后来他们自己好象也忘记了这些发明。到公元前5世纪,和希腊大打了一仗的波斯王大流士(Darius)和薛西斯(Xerxes)父子建造的帕赛波里斯宫殿就完全是在模仿埃及神庙了--有门楼、柱厅,但没有一个拱,而且布局依旧杂乱。右图为大流士宫的遗迹。帕赛波里斯宫殿 公元前518-前460年,波斯王大流士和泽尔士所造的宫殿。建筑群倚山建于一高15米,面积460×275米的大平台上。入口处是一壮观的石砌大台阶层,宽6.7米,邻近两侧刻有朝贡行列的浮雕,前有门楼。中央为接待厅和百柱厅,东南面为宫殿和内宫,周围是绿化和凉亭等,布局整齐但无轴线关系。伊朗高原盛产硬质彩色石灰岩,再加上气候干燥炎热,所以建筑多为石梁柱结构,外有敞廊。帕赛玻里斯宫(PalacesofPersepolis)波斯人曾创立横跨亚,非,欧的伟大帝国,他们信奉拜火教,露天设祭,没有庙宇。按部落特有观念,皇帝的权威不是由宗教建立的,而是由他所拥有的财富建立的,波斯皇帝的掠夺和聚敛不择手段,他们的宫殿,极其豪华壮丽,却没有宗教气氛。 新巴比伦城亚述和波斯之间的王朝――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7-6世纪)的首都,曾经令希罗多德(Herodotus)叹为观止的地方。考古者已经恢复了那著名的令历史之父折服的Ishtar门。虽然它明显有模仿埃及的门楼的痕迹,但上面用琉璃砖拼出的神兽图案依然代表着这方面他们的不朽成就。对比上图就能发现后来的波斯人已经不会用拱搭门了,他们的门都是矩形的,和埃及的一样。据说,在这次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存放在巴格达博物馆的Ishtar门上的琉璃砖残片在美军入城之后的混乱中已不知去向。对于伊拉克人民来说,对全世界来说,我认为这都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另: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没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 小结建筑成就:古西亚两河流域(1)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坏砖和烧砖,并用沥青做粘结材料,发展券、拱和穹窿结构。(2)随后又创造了用来保护和装饰墙面的面砖和彩色琉璃砖。(3)这些使材料、结构构造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成就,不仅影响东方并西传到小亚细亚、欧洲和北非。对后来的拜占廷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影响很大。伊朗高原的波斯继承了两河流域的高台传统,又吸收了埃及及希腊的建筑文化,融合而成自己独立的建筑体系,使其创造了规模巨大的,艺术精湛的建筑成就。 第三节古代爱琴海地区的建筑古代爱琴文化(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古代爱琴地区是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地区。是著名的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故事发生的背景。   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希腊半岛的迈西尼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王国。由于手工业和海上贸易的发达,以及克里特岛同隔海的古埃及在文化上的交流,先后出现了以克里特和迈西尼为中心的古代爱琴文明,史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也被一些人视为希腊早期的文化,曾繁荣了好几百年。公元前15世纪左右,由于外族入侵,克里特—迈西尼文化受到破坏和湮没。它和后来的古希腊文化之间有过一个中断时期,两者各有很不相同的特点,而且希腊文化是从远比爱琴文化为低的状态下发展出来的,所以,爱琴文化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对于它的存在,人们是通过19世纪末的考古发掘才知道的。 克里特岛上的建筑,全都是世俗性的,主要的类型有住宅、宫殿、别墅、旅社、公共浴室、作坊等等。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克诺索斯和费斯特的宫殿,占地都在一公顷左右。克诺索斯国王王宫:始建于约公元前1600年-前1500年,依山而建,规模很大。中央是一东西27.4米,南北51.8米的长方形院子,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院子东南侧是国王起居部分,有正殿(也叫“双斧殿”,双斧是米诺斯王的象征),王后寝室(是一Megaron)、卧室、浴室、库房与大小天井等;西面有一列狭长的仓库,西北面有独立的长方形露天剧场(最早的露天剧场遗迹),东南角有阶梯,直抵山下。王宫内部空间高低错落,楼梯走道曲折离奇。克里特岛气候温和,宫内厅堂柱廊布局开敞。柱子上粗下细,比例匀称,挺拔俊秀。壁画风格写实,色彩丰富。墙角用大石块砌筑。该宫在约公元前1400年突遭袭击中被破坏后随即湮没,直到19世纪末才被发掘。克诺索斯米诺斯宫殿 美加仑(Megaron):近似方形的房间,通常内部有四根柱子,中间设有一圆形或方形火塘,前端为双柱式门廊,它可以是一座建筑或建筑中的半独立部分,是贵族起居,活动,待客的场所。后来影响到了希腊庙宇的形制。建造于1300BC的提林斯(Tiryns)卫城的Megaron厅形制非常明确。米诺斯"迷宫"的神话就源自其宫殿内部没有明确的房间排列的主线和层次感。要知道没有人是故意将自己的家建成"迷宫"的。米诺斯"迷宫"复原模型 著名的迈锡尼"狮子门"迈西尼(Mycenae)在希腊半岛上,它和它附近城市的文化略晚于克里特的。它们的主要建筑物是城市的核心——-卫城。卫城里有宫殿,贵族住宅、仓库、陵墓等等,外面围一道或几道石墙,有几米厚,石块很大,常有5-6吨重,得名为大力神式砌筑。迈西尼卫城有个3.5米宽的狮子门,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阿托雷斯宝库“Arteus宝库”(截面图见右,实际上这是迈锡尼诸王的陵墓,一共有6座),整个就是内空的叠涩穹窿的结构,大墓室平面圆形直径14.6米,净高有13.4米。从截面图可以看出越往上石块越小,他们就这样来解决叠涩拱承重小的问题。至于真拱,他们还根本不知道。 第四节古代希腊的建筑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建立了很多小小的奴隶制国家,他们向外移民,又在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国家。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总称为古代希腊。属于亚热带气候,平均温差不超过17摄氏度,适宜于户外活动,运动的盛行带动了体育建筑的发展。盛产大理石和陶土,作为雕刻和贴面装饰。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它的一些建筑物的型制和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   但古希腊建筑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时代。它们的类型还少,型制也很简单,发展的速度也很缓慢。它的艺术的完美同这一点有很大关系。在几个世纪的时期中,在型制和形式大致相同的建筑物上,反复推敲,反复琢磨,终于达到了精细入微的境地。马克思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这句话适用于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文化历史分期荷马文化时期:公元前11~前8世纪,无建筑遗迹。古风文化时期:公元前8~前5世纪,建筑遗迹以石砌神庙为主。古典文化时期: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霸权时期,实行平民民主制度,建筑有庙,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后,城帮制没落,北方马其顿(今南斯拉夫)一统希腊,建立了马其顿帝国,希腊的古典文化随马其顿的远征传到了北非和西亚。所谓希腊化建筑,即希腊古典建筑风格和当地传统相结合。希腊古典时期的建筑,对后来的古罗马建筑与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复古主义思潮都有很大的影响。 圣地建筑群在氏族制时代,部落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是卫城。部落首领的宫殿里,正厅中央设着祭祀祖先的火塘,它是维系全氏族宗教的象征。在小亚细亚、爱琴和阿提加地区,许多平民从事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他们同氏族的关系薄弱了,地域部落代替了氏族部落,民间的保护神崇拜就代替了祖先崇拜,守护神的祭坛代替了正室里的火塘。同时,民间的自然神圣地,也发达起来,有一些圣地的重要性超过了旧的卫城。   在有些圣地里,定期举行节庆,人们从各个城邦汇集拢来,圣地周围陆续造起了竞技场、旅舍、会堂等公共建筑,而在圣地的中心则建有神庙,它们是公众欢聚的场所,是公众鉴赏的中心。   德尔斐(Delphi)的阿波罗(Apollo)圣地就是这类圣地的代表。它顺应地势、修建了曲折的道路,沿路布置了许多小小的建筑物,组成了一幅幅富有变化的,然而各自完整的画面。 柱式的演进希腊早期的建筑也是木构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古希腊的制陶业发展较早,技术很高,从公元前7世纪起,已经开始使用陶器来保护木构架,到公元前7世纪之末,除了屋架之外,已经全用石材建造了。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柱础,柱身,柱头)和檐部(额枋,檐壁,檐口)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order。   有两种柱式同时在演进。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爱奥尼式(Ionic),一种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的多立克式(Doric)。爱奥尼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多立克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奥古斯都(Augustus)时代的一位叫维特鲁威(Vitruvius)的罗马建筑师的著作《建筑十书》。作者本人也许并没有什么创造力,但他记录了很多现在已经失传的建筑方法。到文艺复兴时代之前,这是西方关于建筑的唯一一本著作。正是在这本书中,后来无人不知的三种主要希腊柱式被确定了下来: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1,山花上部饰座2,山花面的主要雕饰3,山花下部饰座4,檐壁三陇板及陇间檐壁雕饰5,柱廊内墙壁上端雕饰6,回纹饰7,檐口排水槽兽头8,柱头上的毛茛草饰9,柱头上的涡卷及形饰10,个别柱子下部的雕饰11,门套挑檐的支撑牛腿12,线脚中的叶饰及蛋形饰13,线脚中的甘菊花形饰14,圆形雕饰古希腊建筑中的雕刻装饰: 多立克式是三者中最早产生的,没有柱础,柱高约为底部直径的4-6倍,柱头(柱子和檐部结合的地方)是一个简单的圆盘,粗壮而简朴,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通常被认为象征男性。爱奥尼式出现得稍晚,柱础是三层或多层圆盘,高径比约为10,柱头呈波浪状,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5,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优雅,具有女性的魅力。科林斯式出现得最晚,和爱奥尼式相近,但柱头为花篮形,被认为象征着清秀的少女。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 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波战争中,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战败了波斯的侵略,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建设的重点在卫城,在这种情况下,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卫城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上一约280×130米的天然平台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那.帕提农的铜像,主要建筑是膜拜雅典那的帕提农神庙,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完整的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它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卫城南坡是平民的群众活动中心,有露天剧场和敞廊。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雅典卫城山(Athens):建于公元前437~432年,位于卫城西端陡坡上,是卫城的入口,为了因地制宜,做成不对称的形状。 主体建筑为多立克柱式,当中一跨最大,为3.85米,突出了大门。屋顶由于地面倾斜分为两段处理,以使前后两个立面造型一致。 内部采用爱奥尼柱式,装饰华丽。外观简洁朴素庄重。北翼是展览室,南翼是敞廊。两翼体量较小,是山门更显壮观。从山门口可以看见卫城的中心------雅典娜女神铜像。 在山门的中央区设计一条专为马车和供祭祀用的牲畜通行的道路,由沿道排列的爱奥尼柱引向西面。这是该时期一种典型的设计风格,同时也相当实用;圆柱高度逐渐增加,掩饰了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小直径圆柱所占据的地面面积也更少。雅典卫城山门平面、剖面北 帕提农神庙形制为希腊神庙中最为典型的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建在一个三层台基上,(30.9mx69.5m);正殿向东,内有双层叠柱式的三面回廊,加强了置放神像的空间中央轴线感。后面是国库和档案馆,内有四根爱奥尼柱子。应用了视觉矫正法以加强效果。材料除屋顶用木以外,全部用白色云石,还用了大量的镀金饰件。云石局部饰以鲜艳色彩,具有节日气氛。北 (a)(b)(c)古希腊神庙平面布局形式:图(a):圆形神庙图(b):上----前后廊端柱式下----端柱式图(c):上----前后廊列柱式下----列柱式图(d):上----假双排柱围廊式下----假列柱围廊式图(e):上----双排柱围廊式下----列柱围廊式(d)(e) 视觉矫正法:1,未经视差矫正时的效果2,经校正后的效果3,视差矫正法4,由明暗引起的效果:左边的柱子感觉比右边的柱子粗壮,檐部也较有力5,帕提农神庙的角柱有侧角,檐部略向内倾,以校正视差6,柱子有卷杀,避免中部显细的错觉帕提侬神庙采用了全方位的"纠视差"技术。比如每根柱子都不是简单的直上直下的,而是中间稍微鼓出来一点。这样在灿烂的蓝天的背景下,柱子不会因为明暗的反差显得过细。正面两侧的柱子都稍稍向内倾斜,神庙中间的地基其实比两边的略高,这样就给在正面观察的人超过神庙实际尺寸的高大感觉。不要以为他们是无意间这么做的,柱子的加工的一致性精确到了毫米量级。 伊瑞克先神庙: 伊瑞克先神庙位于帕提农神庙之北,根据地形高差起伏和功能需要,运用不对称构图手法成功地突破了神庙一贯对称的格式,成为一特例。它有三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女神柱廊组成。东面门廊是爱奥尼克柱式,风格轻快。南面的女神柱廊为一片白色大理石墙所衬托,并同帕提农神庙相望。伊瑞克先神庙以小巧,景致,生动的造型,与帕提农神庙的庞大,粗壮,有力的体量形成对比。它不仅衬托了帕提农神庙的庄重雄伟,也表现了神庙本身的精巧秀丽。整座建筑用白色的云石建成,其比例和谐得体,构图生动独特,柱头,花饰,线脚雕饰精细,也表现了古代建筑高超的艺术。北 胜利神庙建于雅典与斯巴达争雄时期,用以激励斗志,祈求胜利。神庙位于卫城山门左翼,庙很小。其形制属前后廊端柱式。在其前后的门廊上各有四根爱奥尼柱子,高4米,底直径533毫米。它的体量与形象同峭壁,山门组成为一个统一均衡的构图。 埃比道拉斯剧场公元前350年建造,其中心是圆形表演区,叫歌坛,直径约20.4米。歌坛前面是建在自然山坡上的扇形看台,直径约为118米,由34排座位,以过道相连,后面是后台。剧场是希腊人文化生活的中心。 阿索斯广场是一梯形广场,两边有敞廊,空间较封闭,在广场较宽的一端有庙宇,它只在面对广场的立面上才有柱廊。广场布局反映了希腊化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经济文化特点,对后来的罗马广场有一定影响。 叠柱式:许多敞廊是两层的,采用叠柱式,即下层用比较粗犷质朴的多立克柱式,上层用比较欣修华丽的爱奥尼柱式。上层柱子的底径等于或略小于下层柱子的底径。上下层柱子都具有完整的三部分,不因叠置而省略或简化。 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希腊本土后期的作品,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圆亭立于一2.9米见方的基座上,顶上为得奖奖杯。从杯底至地面为10米多,造型秀丽,装饰自下而上渐丰富。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是纪念性建筑物的很有效果的构图。容易造成一种卓然逸群的气概,冲向云霄,引起人的敬仰崇拜之情。 雅典风塔:建于公元前48年,希腊本土在希腊化时期的建筑实例。建在雅典中心广场上,是一座观测气象的建筑物,内有滴水式时钟。顶上有风标,平面八边形,高21.1米,四面朝向正方向,东北、西北各有一门廊,门前有两个科林斯柱子。檐壁刻有风神,日晷。由于檐部石块雕刻过大,使建筑尺度比例失调。 古罗马广场真正开始整体地安排一个城市的布局,以广场为中心,对庙宇、房屋、道路、水道等民用建筑进行全面的规划。 君士坦丁凯旋门(ArchofConstantine)中央是一个大的拱,两侧是两个小拱,三个拱除了大小不同,其它完全一致。而两个小拱的拱顶正好是中央大拱的起拱处。四根同样的科林斯式柱(罗马人在三种柱式中似乎偏爱科林斯式,这和其象征意义倒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因为同样的柱径,它的柱式允许的总高度最高),既把三个拱分割开又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每根柱子从柱础到上面的楣结构仍然完全符合柱式。而拱的上方,为了避免显得太平淡,又有一排可供雕刻铭文的石壁,四根柱子的顶端也正好可以放置雕像。这种结构以后也被文艺复兴时的建筑师经常使用,我们可以称之为"凯旋门母题"。 罗马的水道工程(Aqueduct)在很多民族尚不知道什么叫卫生的时候,罗马人已经为城市的供水问题大兴土木了。从建筑的角度上看,水道是连拱,并无特别之处。但从不同大小的拱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上,我们能体会"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初步含义:建筑有其节奏。 万神庙 卡利卡拉浴场洗热水浴的大厅倒罢了,一个直径35米的大穹窿,和万神庙相仿。但洗温水浴的中央大厅(右图)用三个连续的十字拱撑起了一个56米×24米的,没有柱子的空旷的空间,这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我们可以想想埃及的"百柱厅"),建造难度也远小于万神庙。有趣的是虽然浴场曾经盛行后来的基督徒一直鄙视的享乐,他们却把比卡利卡拉浴场更大的戴克里先浴场(均得名于主持建造的皇帝Caracalla和Diocletian)改成了教堂。 第三篇中古封建制国家的建筑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地中海国家奴隶制度的结束,封建制度的开始,也显示着亚洲西部和南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历史上一次作为上古与中古的分界线。初期:5~10世纪中期:10~15世纪后期:15~18世纪11世纪(基督教)西欧(天主教)罗马东欧(正教)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的建筑拜占庭原是古希腊与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建筑按国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即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有城墙、宫殿、广场、输水道和蓄水池等。   二、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三、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什么新的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是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和古罗马的宏大规模的别具特色的综合。特别是在拱、券、穹隆方面,小料厚缝的砌筑方法使他们的形式灵活多变。教堂格局大致有三: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平面圆形或多边形,中央有穹隆):十字式(平面十字形,中央有穹隆,有时四翼上也有)。此外用彩色云石琉璃砖镶嵌和彩色面砖来装饰建筑也是其特色。东欧和俄罗斯国家的建筑在风格上同拜占庭建筑接近,又各具特色。中古俄罗斯建筑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基辅---罗斯国家的建筑(11~14世纪),教堂常有浑圆饱满、富有生气的葱头形穹顶;以及莫斯科公国的建筑(15~16世纪),除了穹顶外还有来自民间建筑的帐篷顶。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古罗马的巴西利卡(Basilica)厅堂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内部由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三部分或五部分。中间的部分宽而且高,叫中厅(Nave)。两翼的部分窄而且矮,叫侧廊(Aisle)。侧廊上面常有夹层。在大厅的两头或者一头,有一个半圆形的龛(Apse)。厅堂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主要是用作法庭、市场或者会场,龛就是安置法官或者会议主持人的座位的地方(平面图见左)。和万神庙以及浴场不同,厅堂里面没有造价昂贵的穹窿或者精巧的十字拱,而是采用了简单的梁柱结构――标准的科林斯式柱加木屋顶。应该说厅堂在那时是不算高档次建筑的。公元2世纪时图拉真(Trajan)皇帝建造的厅堂,为现存两个最大的厅堂之一 拜占庭建筑在以穹隆覆盖立方体空间中创造了用抹角拱和帆拱作为过渡的方法“抹角拱”(Squinch,注意穹窿是怎样通过它坐落在四方的墙上的)"帆拱“(Pendentive,四个连续的帆拱。注意,它们的上面可以很方便地加上穹窿,而下面已经是四方的了。 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   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与柱之间,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显得轻巧凌空。   教堂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 马赛克(Mosaic)技术拜占庭时期建筑的特点,除了对穹窿的偏爱之外,就是对马赛克技术的大量使用。这种用涂有色彩的小陶瓷片来拼组图案的方法在罗马帝国初期就已经很盛行了。著名的庞贝城就出土了不少。但是把马赛克大量地用在教堂内部的装饰上是拜占庭时期的特色。耶稣、天使、圣徒等等的像都是如左图那样拼组出来的(右图就是那位造StSophia大教堂的查士丁尼皇帝的像)。后世的教堂虽然已没有这样的习惯,但许多教堂的窗户仍在用不同颜色的玻璃拼出一些图案或者人像来,这就是马赛克技术的遗风。 东欧的小教堂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除了圣索菲亚教堂,拜占庭没有重大的建筑活动。教堂的规模都很小,穹顶直径最大的也不超过6米。不过,这些教堂的外形有改进,穹顶逐渐饱满起来,举起在鼓座之上,统率整体而成为中心,真正形成了垂直轴线,完成了集中式的构图,这体形远比早期的舒展、匀称。   在俄罗斯红场南端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等正教国家,都流行这种教堂。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加洛林修道院格拉尼查茨教堂 西欧中世纪建筑封建制建筑大体上分二个时期:一、10-12世纪以教堂为代表的“罗马风”建筑(9世纪,西欧一度同意后又分裂成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和英格兰等十几个民族国家,并正式进入封建社会。这时的经济为自然经济,社会秩序较为稳定,于是具有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发展起来。只是建筑除基督教堂外,还有封建城堡与教会修道院等。其规模远不及古罗马建筑,设计施工也比较粗糙,但建筑材料大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艺术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有略有古罗马的风格,故称罗马风建筑。它所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上和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二、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建筑仍以教堂为主,但反映城市经济特点城市广场、市政厅、手工业行会、商人公会与关税局也不少,市民住宅也有很大的发展。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是以尖券(来自东方)、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顶和教堂中的钟楼、飞扶壁、束柱、花棂窗等为特点。) 罗马风建筑早期的教堂的建筑者主要是修道士,教堂不事装饰,也不讲求比例,反对偶像崇拜,连耶稣基督的雕像都没有。墙垣和支柱十分厚重,砖筑很粗糙,沉重封闭,毫无生气。后期,随着城市手工业、商业和兴起,出现了由世俗工匠建造的城市教堂,表现出追求感性美的强烈愿望。教堂内的装饰逐渐增多,追求构图完整统一,教堂的整体和局部的匀称和谐等也大有进步、砌工精致多了。 意大利的比萨教堂(PisaCathedral,建于公元11-13世纪) 著名的比萨斜塔其实是这座教堂的钟楼,就在它后面。十字式教堂的交叉处仍然有大穹窿,而十字式教堂的翼廊现在变成了厅堂,而且其中一个特别大,和它相对的一翼变成了龛。所以也可以说是原来的厅堂式长出了两个小翼和一个大穹窿。两种样式的结合是明显的(平面图见左)。而之所以说它模仿了罗马时代的建筑,我们可以从正面的拱门看出来。另外,原来的厅堂式教堂都只是梁柱结构,但比萨教堂的整个大厅都是用拱建构的。 比萨主教堂,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是为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有四排柱子。中厅用木桁架,侧廊用十字拱。正面高约32米,有四层空券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都有丰富的变化。 比萨主教堂   钟塔(1174年)在主教堂东南20多米,圆形,直径大约16米,高8层,中间6层围着空券廊,后来,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塔身开始逐年倾斜。但由于结构的合理性和设计施工的高超技艺,塔体本身并未遭到破坏,并一直流传至今,历时近千年。也就是享誉世界的比萨斜塔。 法国卡昂的StEtienne教堂罗马风教堂的内部,我们可以看看另一座典型建筑――建于公元11-12世纪的法国卡昂的圣埃提安StEtienne教堂。值得注意的是拱在这时又有了不小的进步。首先,原来由两个筒拱交叉得到的十字拱现在多了一个兄弟,就是由三个筒拱交叉得到的“六分拱”。在右图中左上角我们可以看到拱顶处交叉的有六条棱,如果是十字拱的话应该只有四条棱。其次,建筑师们发明了“肋”(Rib),也就是说他们在有意地加强拱交叉处的那六条棱,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加强拱的承重能力,这从右图中可以看得很明显。 修道院除了教堂,罗马风时期建筑的另一个主要题材是修道院。修道院的布局基本上和教堂是一样的,只是多了由连续的十字拱或者六分拱组成的四方形的回廊(Cloister)。这种回廊在有关中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表现。我们可以想象罗密欧和朱丽叶就是在这样的回廊下商量那致命的计划的。 城堡最初,封建领主们在山头上建立他们的住处,用城墙围起来。里面有作坊、商店,完全是自给自足的。教堂当然也少不了。周围的农民经常会在发生战争时躲进去,后来就渐渐定居在里面或者附近。这样,这些石头城堡就慢慢催生出最初的城市。右图是法国的卡尔卡松城(Carcassonne),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一个城堡演变而成的痕迹。 哥特式建筑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以教堂为例,在布局上哥特式一直跟从罗马风:结合了厅堂式的十字式、两个高钟塔都没有什么变化。哥特式的精髓在于肋。“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乃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 法国的StDenis教堂法国的StDenis教堂。1134年,闪电引起的大火烧毁了教堂的一部分。教堂的主持人,本尼迪克修道院的院长苏格(Suger,1081-1151)开始考虑如何重建它。这位院长是自维特鲁威之后第二位建筑史上不能不提的人物,因为他把自己改建StDenis教堂的过程写成了一本书,而这本书很幸运地保存了下来。他天才地在这本书中强调了肋的重要性,说是可以增强人们对宗教的敬仰。由于肋的增多,肋组成的网络就足以承担重量,拱柱之间的墙承受的压力就小了,所以苏格创造性地用彩色玻璃马赛克组成的大窗替代了墙。光线就这样第一次以瑰丽的形式进入了原来教堂里阴暗的空间。信徒在这样光线下,怎么不会产生接近神灵的感觉? 14世纪英国的格罗切斯特大教堂(GloucesterCathedral)肋明显地比以前复杂了,加固的对象也不只是棱。它现在不仅有承重的功能,还有装饰的意义。装饰现在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主的殿堂”,这在以前思想禁锢的年代是不可能的。到了后来,肋的复杂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Cathedral)1144年,在庆祝StDenis教堂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25年之后,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左图是当时建造的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Cathedral)。 尖拱拱形状的改变是其显著特点。我们前面谈到的所有从真拱中演变出来的结构――筒拱、十字拱、六分拱,包括穹窿、内角拱、帆拱,其横截面都是半圆形或者一段圆弧。但是到了苏格手里,拱终于有了尖顶的样式(Pointed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Arch,右图)。这是分辨哥特式与其之前风格的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人都认为尖拱是伊斯兰教因素的影响,因为这在东方是常见的。但苏格以及后来的追随者使用尖拱造就了全新的效果。 尖拱很明显可以使承受到的重量更快地向下传递。这样一来,侧向的外推力就小了,整个建筑更容易建成竖长的样子,在垂直的方向上也能建得更高。法国亚眠大教堂(AmiensCathedral)的中厅,建于13世纪,高度为43米。尖拱本身也给人以往上冲的印象。同时,罗马风时期已经开始的钟塔高度竞赛现在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越发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CologneCathedral)始建于1248年,欧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平面143×84米,西面的一对八角形塔楼建于1842-1880年,高达150余米,体态硕大,中厅宽12.6米,高46米。教堂内外布满雕刻与小尖塔等装饰,垂直向上感很强。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Paris)很多哥特式教堂的特征都在它身上汇聚起来了。有一点要指出:它的钟塔不是尖顶的,而是平顶的。这种钟塔在法国很流行。从外面我们就能看见巨大的玻璃窗和尖拱,而哥特式的第四个特点就体现在它的门上。由于整个建筑的重量最终还是靠最下面一层的墙承担的,所以底层的墙非常厚。为了让群众在进教堂时不至于对墙的厚度感到不舒服,建造者经常把大门设计成层层推进的(右图并雕刻上圣徒的像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飞扶壁"(FlyingButtress)建筑越来越高,虽然采取各种减轻自重的办法,但重量还是太大,由此产生的外推力需要被抵销。而扶壁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建造的。原来的扶壁都是实心的墙,这时出现的这种轻巧的结构,既分散了重量,又十分有跃动感。巴黎圣母院的“飞扶壁”是有名的(如右图)。 哥特式建筑特有的装饰艺术 外形酷似尖拱的各种各样的窗棂(Tracery)。“Decorate”的原意就是指窗棂上的花样。 建于13世纪的法国兰斯大教堂(RheimsCathedral)这里是历代法国国王加冕的地方。哥特式的各种特点在这里得到了浓墨重彩式的表达。外表粗重,像骷髅堆积起来的石头建筑(巴黎圣母院曾经让马克思感到压抑),走进去才发现一切似乎都高不可攀、轻灵浮动,好象随时要拔地而起、飞上天去的样子。 威尼斯的总督府威尼斯当时是海上强国,地中海贸易之王。总督府是威尼斯打败尽敌热那亚和土耳其的重大胜利的纪念之物。建于1309年-1424年,是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总督府的主要成就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构图。立面最高约25米,分为二层。第一层券廊,圆柱粗壮有力。最上层的高度约占整个高度的二分之一,除了相距很远的几个窗子之外,全是实墙,墙面用小块的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片贴成斜方格的席纹图集,没有砌筑感,从而消除了重量感。这一处理方式,虽然受到伊斯兰建筑的影响。这个立面构图极富独创性,奇光异影,世界建筑史中几乎没有可以类比的例子。它们好像是盛妆浓饰的,却又天真纯朴,它们好象是端庄凝重的,却又快活轻俏,似乎时时在变化着它的性格。 概述: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们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这种风格所表述的这些宗教意识以及所显示的技术成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具体地感受到。首先是外部造型。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拱券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壁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壁和墙垣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这一切,都使整个教堂充满了一种超俗脱凡,腾跃迁升的动感与气势。这种气势将基督教的“天国理想”表现得生动、具体,也显示出中世纪高超的建筑技术。其次,从内部空间的特点,我们也可窥见其宗教情怀与技术手段。在哥特式教堂中,尖券与小拱的大量使用,赋予了空间与结构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教堂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奇的格局。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仍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束状的柱子涌向天顶,像是一束束喷泉从地面喷向天空;有时像是森林中一棵棵挺拔的树干,叶饰交织,光线就从枝叶的缝隙中透进来,启示人们以迷途中的光明,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间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而这种气氛的形成,又无疑得益于尖券、尖拱及空间结构等技术。 西班牙的伊斯兰建筑8世纪初,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占领比利尼斯半岛,并从西亚带来当时先进的建筑物类型,型制和手法,10世纪后,伊斯兰国家分裂,被西班牙天主教徒逐个消灭。但伊斯兰的建筑,由于水平远高于当时西班牙天主教地区的,所以对西班牙建筑保持着很强烈的影响。西班牙格兰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是伊斯兰世界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所宫殿。它位于一个地势险要的小山上,有一圈3500米长的红石围墙蜿蜒于浓荫之中,沿墙耸立着高高低低的方塔。围墙的大门叫公正门,在南边,君主在这里审理诉讼。宫殿偏于北面,它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南北向的叫石榴院,以朝觐仪式为主,比较肃穆。东西向的叫狮子院,比较奢华,是后妃们住的地方。   建造阿尔罕布拉宫的时候,西班牙的伊斯兰国家已经十分窘蹙。格兰纳达王国臣服于西班牙的天主教君主,偏安一隅,屈辱求存。面临着不可挽回的没落,一种无可奈何的哀愁笼罩着宫廷。这就造成了阿尔罕布拉宫的艺术风格,精致而柔靡,绚丽而忧郁,亲切而惝恍。阿尔罕布拉宫 第四篇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15世纪以后遍及各地,所谓的“文艺复兴”运动,即是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在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国王联合资产阶级,挫败了大封建领主,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在德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然后蔓延到全欧。农民和城市贫民的起义更是风起云涌。15-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成就最高,在西欧占主导地位。在16世纪后半叶渐趋衰落,而法国宫廷文化却于此时形成。17世纪,它的宫廷文化领袖全欧,为君权服务的古典主义俨然成了欧洲建筑的“正宗”。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运动又开辟了文化和建筑的新时期,同样也产生了全欧洲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且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各自创立学派和个人的独特风格。总之,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文艺复兴(Renaissance)、巴洛克(Baroque)和古典主义(Classicism)是15~19世纪先后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其中文艺复兴、巴洛克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源于法国,后人广义地将三者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15世纪以后遍及各地,所谓的“文艺复兴”运动,即是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在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国王联合资产阶级,挫败了大封建领主,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在德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然后蔓延到全欧。农民和城市贫民的起义更是风起云涌。15-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成就最高,在西欧占主导地位。在16世纪后半叶渐趋衰落,而法国宫廷文化却于此时形成。17世纪,它的宫廷文化领袖全欧,为君权服务的古典主义俨然成了欧洲建筑的“正宗”。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运动又开辟了文化和建筑的新时期,同样也产生了全欧洲的影响。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最初形成于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早期);16世纪起传遍意大利并以罗马为中心(盛期),同时开始传入欧洲其他国家。17世纪起,意大利因欧洲经济重心西移而衰退,只有罗马因教会拥有大半个欧洲收取信徒贡献的权利而依然富足。这时在意大利半岛中开始了两种风格的并存:一是以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维晋察等地为中心的文艺复兴余波(后期);另一是由罗马教廷中的耶稣教会所掀起的巴洛克风格。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主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八边形的歌坛,对边宽度是42.2米,预计要用穹顶覆盖。这在当时,技术上十分困难,不仅跨度大,而且墙高超过了五十米,连脚手架的模架都是很艰巨的工程。其设计师,佰鲁乃列斯基,出身于行会工匠,精通机械、铸工是杰出的雕刻家和工艺家,在透视学和数学方面都有过建树,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   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米高的一段鼓座,连同采光亭在内,总高107米,成了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即便在今天,这个高度也是一幢超高层的建筑,足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当时,这是建筑历史上的一次大幅度的进步,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创造者的英风豪气。 巴齐礼拜堂(PazziChapel)15世纪的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Brunelleschi)他在佛罗伦萨建的巴齐家族礼拜堂(PazziChapel,1446年,右图),是一矩形平面集中式的教堂。规模不大,中央穹隆直径10.9米,左右各有一段筒形拱。正面是一进深5.3米的科林斯柱式门廊,正中跨度较宽,做成券状,上面有一小穹顶。 从理论上给文艺复兴以支持的,是活跃在15世纪晚期的建筑师阿尔伯蒂(Alberti,1404-1472)。他写的《论建筑》是继《建筑十书》之后第二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建筑学著作。他和达芬奇是好友,知识面也是极其开阔的。在这本书中,他不仅重新整理了维特鲁威的三种柱式,而且还从考古遗迹中发现了罗马人没有注意到的另两种柱式――塔什干式和混合式。前者比多立克式还原始,连柱子表面的凹道也没有;后者则混合了三种主要柱式的特点。右图是他整理的5种柱式。 当然,作为建筑师,光会写书是不行的。阿尔伯蒂也设计了大量的建筑。左图是他为佛罗伦萨的StMaria教堂设计的正面,已经可以看出他想用希腊神庙掩盖住“山”字形面。   他对罗马建筑情有独钟。从他为曼托瓦的StAndrea教堂设计的正面(右图),可以明显地看出前面讲希腊-罗马时提到的aAa"凯旋门母题"。 鲁切拉府邸阿尔伯蒂为鲁切拉府邸(PalazzoRucellai,1451年)设计的正面,我们知道他完全理解了“角斗场母题”。各层的壁柱也在依次模仿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而他在这座建筑中尝试的“粗面石工”工艺(Rustication,石头表面几乎不打磨,保持粗糙的外表)也是后世很多人模仿的对象。立面分为3层,每层都有壁柱与水平线脚,二三层窗用半圆券,顶上一个大檐口把整座建筑统一起来。 美第奇府邸15世纪30年代,佛罗伦萨的经济开始衰落,银行家美狄奇(Medici)家族建立了独裁政权。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转向书斋和宫廷。染了上贵族色彩。大量的豪华府邸迅速建立起来。这些府邸一反市民建筑的清新明快。追求欺人的威势。   美狄奇府邸的墙垣,仿照中世纪一些寨堡的样子,底层的大石块只略经粗凿,表面起伏20厘米,砌缝狠宽。二层的石块虽然平整,但砌缝仍有8厘米宽。三层没有砌缝。它的形象很沉重。为了追求壮观的形式,沿街立面是屏风式的,同内部房间很不协调。底层的窗台很高,勒脚前有一道凸台,给亲兵们坐,反映着城市内部尖锐的斗争。它高将近27米,檐口挑出1.85米。 坦比哀多Tempietto熟悉文艺复兴绘画史的人都知道,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是文艺复兴艺术的中心。建筑也不例外。如同阿尔伯蒂是佛罗伦萨的代表人物一样,罗马的代表人物是伯拉孟特(Bramante,1445-1514)。他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阿尔伯蒂。有趣的是,他去罗马前也曾和达芬奇一起在米兰共事。相对阿尔伯蒂对古罗马的偏爱,他似乎更喜欢古希腊的柱式。他的代表作有Tempietto庙(右图),灵感得自古罗马的维斯塔神庙(TempleofVesta,上图,原顶早已毁坏,现在的丑陋的顶是后人加的)。这座建于1502年的Tempietto小庙表现出的建筑师对古典柱式的理解之准确是空前的,可以说完全体现出了古希腊建筑特有的和谐的美,圆厅内直径4.5米,外圈由16根多立克柱子组成回廊,檐部上面是一有鼓座的穹隆。 Tempietto庙--------外圈的圆柱廊加里面一个耸起的穹窿的结构,完全是伯拉孟特的创造。但他使用柱子的手法非常符合希腊柱式的意韵,所以整体感觉就像是真正的古希腊建筑。Tempietto庙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此可以举200年后的两个例子:克里斯多弗·雷恩爵士(SirChristopherWren,1632-1723)设计的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StPaulCathedral,1709年,上图)、尼古拉斯·霍克斯莫尔(NicholasHawksmoor,1661-1736)设计的英国霍华德庄园陵墓(Mausoleum,CastleHoward,1729年,右下图)。出于对希腊―罗马风格和天主教的冷漠,在文艺复兴进行的当时,英国的建筑风格并没有什么改变。例外的也许只有这时的英国民宅出现了"E"形的布局,后人以当时统治的王朝命名为"都铎式"。霍华德庄园陵墓。注意由于这是陵墓,建筑师有意让柱子比柱式规定的更密集,造成的效果和Tempietto庙完全不同。那一个是明快、优雅的,这一个是忧郁、沉默的。简单调整一下柱间距就有这样的效果,可见柱式理论对于建筑的重要性。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英国霍华德庄园陵墓 伯拉孟特的另一个杰作是威尼斯的StGiorgio大教堂。在其正面我们看到有两个希腊神庙的正面重叠起来,这样原来厅堂式教堂的"山"字形截面一下子生动了许多。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前面的比萨教堂。虽然后世模仿他这么做的不多,但是按希腊神庙来装饰教堂的正面以后却几乎成了理所当然的。 在威尼斯,领军的建筑师是帕拉蒂奥(Palladio,1508-1580)。他的贡献主要是他的一本书------《建筑四书》。他比前人更准确地描绘了五种柱式。我们现在理解的柱式就是他阐释的。代表作是在意大利Vicenza的圆厅别墅(VillaRotonda,1552年,右图),万神庙和希腊神庙的复合体。平面正方形,四面有门廊,廊中有6根爱奥尼柱子,前有大台阶,正中是一上有穹隆的圆形大厅。虽然有人批评他故意将四面的入口建成严格的式样,是为了形式而形式,对于实际的居住并没有好处。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他对古典风格的崇拜。实际上形象上主宰四方之感吸引了后来不少追随者。圆厅别墅(VillaRotonda) "帕拉蒂奥母题"对于已经成为经典的拱和柱式,帕拉蒂奥有自己的想法。当1549年他受命在一所哥特式大厅的外面加上一圈围廊的时候,他创造了新的拱与柱的结合方式,这是自罗马人创造“角斗场母题”和“凯旋门母题”之后首次有人这么做。由于在尺度上有两个层次,适应性强,构图细腻,有条不紊,后人称之为"帕拉蒂奥母题"。 Laurentian图书馆米开朗基罗的建筑才能初次被人所知是在为佛罗伦萨的首富――Medici家族设计Laurentian图书馆时。他没有按照希腊人那样讲究平衡,而是利用透视突出了上下两部分的不对称,从而有了一种楼梯通向隧道的感觉。但作为需要安静的图书馆,这种感觉又恰到好处。后来许多大学的图书馆都仿效了这种设计。 罗马市政广场米开朗基罗的一个经典是“巨柱式”。16世纪末教皇重建罗马的Capitol(市政广场)时,他设计的档案馆。科林斯式的巨柱贯穿了两层楼,而每层楼都还保留着属于自己的柱子,巨柱之间再有小柱式的分层次的处理手法。柱式的对比在这里既产生惊奇又带来了新的和谐,在以前是没人敢在一栋建筑里安排两种柱式的,对后来影响很大。 米开朗基罗的另一个经典是1524年Medici家族的家庙中壁龛的设计(右图中左、右上角处各有一个)。你简直找不到一处可以用希腊-罗马规范来描述它的地方,但整体的感觉奇怪地和谐一致。另外,图片中可以看见,他著名的雕塑"昼"、"夜"就存放在这里。 潘道菲尼Pandolfini府邸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米开朗基罗的同代人,声名丝毫不比他差的拉斐尔(Raphael,1483-1520)。他设计的佛罗伦萨的Pandolfini府邸的窗户(1520年),每个细节在维特鲁威那里都有依据。这就是他们俩风格不同的地方,一个陶醉在古典的典雅之中,一个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外墙采用了粉刷与隅石的结合,反映了文艺复兴盛期在手法上的探求。 米开朗基罗开创的风格被称为"手法主义"(Mannerism),也就是说从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进行设计,不必太在乎是否合乎标准。当时这么做的绝不止他一个,这里举几个例子。拉斐尔的大弟子罗曼诺(Romano)是一个著名的手法主义者。他在罗马的泰宫(PalazzodelTe,1533年)的设计中,故意让檐部的石块在特定的地方“掉”下来一点,让人吃一惊。而那个孤零零的三角形,虽说是在模仿山墙,但是撑住它的柱子呢?一切似乎都被他符号化了。而他在意大利Mantua的Cavallerizza内院的设计更是让人疯狂。“粗面石工”显得做作,而多立克式柱竟然是扭曲的(1539年,右图)。建筑如果是一首诗的话,前人的诗是吟唱,他的诗大概就是梦呓。语句不见得通顺,但效果是惊人的。泰宫Cavallerizza内院 法尔尼斯府邸另一位手法主义的大师小桑加洛(Sangallo)设计的罗马的Farnese府邸(1515年)。三层楼就用了三层完全不同的装饰。外墙用灰泥粉刷,入口居立面正中,用粗石砌成,并与二层的门洞连贯起来处理,形式显著。盛期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巴洛克风格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是新兴的工商业富翁(如佛罗伦萨的Medici家族)正在崭露头角,这些人是后来的资产阶级的雏形。他们强调的是个人主义以及自我实现。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到,原来某种建筑风格的例子总要到神庙、教堂中去找,而现在很多富有的平民也开始讲究建筑了。别墅、图书馆、议事厅等等世俗建筑,现在都可以是建筑师大展身手的场所。平民的加入使得建筑师有了更多实践自己想法的机会,也免去了宗教方面的压力。像手法主义那样的建筑,只有到这个讲究个人的时代才会出现。而所谓巴洛克风格(Baroque,原意是不圆的珍珠,转意为非常规的美),正是在这样一种个人主义的背景下展开的。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现象十分复杂,形式新异。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组合,打破建筑,雕刻与绘画的界限,使用贵重材料,充满了装饰。因为这时期的建筑突破了古典的、文艺复兴的“常规”,所以被称为“巴洛克”(Baroque)式建筑。巴洛克,就是要震撼并愉悦你的感官。 巨人般的米开朗基罗,他在逝世的那一年设计了比亚门(1562年,PortaPia)。从精神上说这就是巴洛克。各种元素似乎是在梦境中胡乱组合,却一下子凝固了,留下了这样的画面。柱式理论在哪里? 罗马耶苏会教堂建筑师为维尼奥拉与泡达,教堂布局巴西利卡式,平面略呈十字形,但外形不同于一般。如正面的壁柱是成对排列的,在中厅外墙与侧廊外墙之间有一对大卷涡以及中央入口处的山花是双重的等等。故耶苏会教堂有第一座巴洛克建筑之称。 巴洛克迎来了自己的大师-----伯尼尼(Bernini,1598-1680)。他对雕塑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在建筑上的贡献。著名的“圣特瑞莎的狂喜”就是一例。风格的华丽不说,他似乎对希腊人最重视的平衡也不屑一顾。希腊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庸”、“毋过度”。伯尼尼就是要故意夸张,在雕塑中他夸张的是情绪,在建筑中他夸张的是结构。右图是他的建筑代表作罗马的StAndrea教堂(1658年)。平面的神庙布局中出突出来圆形门廊,突兀而富有动感,彻底打破了原来的"山"字形面。 梵蒂冈教皇的接待厅设计了大阶梯伯尼尼还模仿米开朗基罗的Laurentian图书馆,为梵蒂冈教皇的接待厅设计了大阶梯(ScalaRegia,1663年)。透视的运用使得长廊的深远感觉比实际的空间长度还遥远。教皇的神秘身份正好需要这个。 圣彼得陵墓的神龛伯尼尼把雕塑家和建筑师结合在一起的尝试就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圣彼得陵墓的神龛。这是用青铜铸造的。因为耗铜量太大,教皇只有下令把已经在万神庙天花板上呆了一千多年的铜饰拆下来回炉重炼。 法国的凡尔赛宫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两座和巴洛克风格有关的最著名的建筑。首先是欧洲最大的王宫-----法国的凡尔赛宫(PalaisdeVersailles)。前后建筑的时间有95年(1661-1756)。虽然外表的整体风格已经属于下面要介绍的古典主义,但宏大的规模和毫不掩饰的君临天下的气势,完全是巴洛克式的。宫殿呈南北走向,总长约400米。左图为其外景。 镜厅(GaleriedesGlaces)作为巴洛克式的代表,王宫的接待厅,即著名的镜厅(GaleriedesGlaces)就是一个奢华的例证。在水银镀镜法得到改进之前,像这样用大面积的镜子装饰建筑,其实不下于把宫殿内部全部镀金。居中的国王接待厅,即著名的镜廊,长73米,宽10米,上面的角形拱顶高13米,是富有创造性的大厅。厅内侧墙上镶有17面大镜子,与对面的法国式落地窗和从窗户引入的花园景色相映成辉。 凡尔赛宫后来成为欧洲王公竞相仿效的对象。宫前大花园自1667前起由勒诺特设计建造,面积6.7平方公里,纵轴长3公里。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几何形,有它的主轴、次轴、对景等等,并点缀有各色雕像,成为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三条放射形大道事实上只有一条是通巴黎的,但在观感上使凡尔赛宫有如是整个巴黎,甚至是整个法国的集中点。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意即我高兴了,国家就好了)的狂妄在这里有了最深刻的表达。   凡尔赛宫反映了当时法王意欲以比来象征法国的中央集权与绝对君权的意图。而它们宏大气派在一段时期中很为欧洲王公所羡慕并争相模仿。 最初的构想是伯拉孟特与达芬奇商量之后确定的(这一点最近才从达芬奇的手稿中得到证实)。大穹窿是米开朗基罗最后确定的,从顶上的十字架到地面约138米,很长时间内一直是罗马城的最高点。虽然都是名家,但难免有互相抵触的地方,而教皇也总是插手其间。比如按原设计,教堂应该是集中式的,但教皇认为这样不能体现梵蒂冈的地位,于是命令玛丹那把教堂改成了厅堂式的,而且加上了现在的硕大的门廊。结果就是后面的大穹窿的气势无法完全被人们领略,影响了整体的效果。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Cathedral)。前后建筑的时间120年(1506-1626),几乎跨过了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前期的全部时间。作为教皇的教堂,它的建造当然集中了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前后主持工程者的名单简直就是一本建筑名人录。比如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小桑加洛(Farnese府邸的设计者)、维尼奥拉(“第一个巴洛克”的设计者)、玛丹那(Maderna,上面的StSusanna教堂的设计者)以及伯尼尼。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为了弥补,伯尼尼在前面加上了巨大的广场,由一个梯形和一个长圆形广场附和而成,扩展了观者的视野。虽然没有完全取得成功,但留下了这个巴洛克式广场的代表作。空间的开阔感在莫索里尼“元首”的破坏之前,一直是令人惊叹的。(右图是现在从穹窿上拍下去的)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伯尼尼用4排一共280根自己修改过的多立克式柱围绕着广场。密集的柱子让穿行于其间的人以为进入了石头森林、难以呼吸,作为背景的广场从而越发显得开阔了。这样规模的创作时机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像建造教皇的教堂这样不必担心经费不足或者野心太大的机会,后世的建筑师再也没有遇到过。 君权衰退与洛可可就象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巴洛克一样,法国在古典主义之后出现了洛可可。洛可可装饰主要表现在室内,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题材常为蚌壳、卷涡、水草及其它植物等曲线形花纹,局部点缀以人物。它反映着贵族们苍白无聊的生活和娇弱敏感的心情,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的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的放肆。他们要的是更娇媚、更温软、更细腻而且也更锁碎纤巧的风格。   洛可可装饰的代表作是巴黎苏比斯府邸的客厅。 卢浮宫西立面卢浮宫(theLouvre),古典艺术爱好者的圣地。它的几乎同时建造(17世纪中叶)的东西两面的长廊简直可以作为建筑教科书。先看西立面,法国文艺复兴盛期的作品,起里面有典型的水平向划分,每个数开间便有一竖向构图,上部有半圆形山花,正中部分特宽,三角形山花上有方穹隆,装饰很多,属巴洛克式。这是典型的手法主义装饰的结果。 卢浮宫东立面对比之下,东立面的简洁就让人眼前一亮了,是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几乎又让人看见了希腊神庙的庄严,那些双柱组成的节奏在西面的映衬下自然具有了一种刚强的意韵。构图采用横、竖各三段的做法。横向底层结实沉重,中层是虚实相应的柱廊,顶部是水平向厚檐,各部分比例依次为2:3:1。纵向实际上分五段,以柱廊为主但两端及中央采用了凯旋门的构图,中央部分则有山花。柱廊采用双柱以增加其刚强感。 残废军人教堂1691年的巴黎荣军院(Invalides,即残废军人教堂,后改为军事博物馆,拿破仑的灵柩在此)也是一个法国古典主义代表。建筑师孟沙巴教堂接在原有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南端。平面正方形,60.3米见方,上面覆盖着一个里外有三层的穹隆。内部大厅呈十字形,四角各有一圆形祈祷室。立面可分为两大段,上部穹隆(离地106米)为构图中心,下部方正,本身构图完整,但又犹如前者的基座,外观庄严挺拔。 巴黎先贤祠(Pantheon)建筑上古典主义的代表人是部雷(Boullee,1728-1799)和列杜(Ledoux,1736-1806),虽然他们的设计几乎都没有实现,但对后人还是有影响的。右图是大革命时建立的巴黎先贤祠(Pantheon,1792年),用的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古典的穹窿和柱式。本来设计者的初衷是建成一个只有柱子支撑的建筑的,就像我们中国的凉亭,可惜计算有误,屋顶太重了,最后只得把一些柱子之间的空间填实成了墙。一些痕迹图中可见。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最有名的就是凯旋门(1836年) 为古典主义提供理论依据的是一位入了天主教的德国人――温克尔曼(Winckelmann,1717-1768)。他心中的上帝就是希腊人。而他对希腊人的理解就是:静穆崇高。他对伯尼尼几乎可以说恨之入骨,对米开朗基罗也颇有微词。不过他对希腊艺术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而他的祖国好象对希腊也很有好感。德国最有名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柏林的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Gate,1793年,右图)-----冷战几乎毁了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复古思潮建筑工业社会——现代主义建筑,作为机械化产品的建筑信息社会建筑——后现代建筑、解构、个性化,作为高科技产品的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建立初期,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潮流。这类建筑采用严谨的古代希腊、罗马建筑形式,即以古典柱式,穹顶等古典建筑要素作为建筑立面构图的主要标志,又称新古典主义。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缺乏创造新文化的自觉性,把法国宫廷倡导的古典主义文化当作榜样。古典主义代表——王室建筑师克里斯道弗·仑1.设计修建了一批伦敦的教区小教堂,其钟塔构图很成功。2.圣保罗大教堂,体现唯理主义理论原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二)帕拉第奥主义18世纪英国庄园府邸追求豪华、雄伟、盛气凌人风格与追随意大利文艺复兴柱式规范和构图原则的大型公建,忽视使用功能,缺乏创造性和现实感。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启蒙主义的“理性”与唯理主义的“理性”不同启蒙主义建筑理论的核心——批判的理论,认为合乎理性的社会是“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社会,宣传唯物主义和科学。(二)代表作1.波尔多剧院,标志着马蹄形多层包厢式观众厅的成熟。2.万神庙,又叫圣什内维埃夫教堂,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大的建筑物,启蒙主义的重要体现者。(三)以列度、部雷为代表的激进建筑师,力求标新立异,表现了昂奋、狂热的激情和昂扬的英雄主义。(四)帝国风格——拿破仑帝国的纪念性建筑物上形成的风格,如马德兰教堂(军功庙)、雄师凯旋门。 三、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德西方建筑(一)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1.古典复兴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法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雄师凯旋门。英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不列颠馆、爱丁堡中学。德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美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美国国会大厦、弗吉尼亚洲议会大厦。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其表现分为两个阶段: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调,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来顿的皇家别墅。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如英国国会大厦。3.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也称为集仿主义,如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波尔多剧院建于1773年到1780年之间,堪称是一座新古典式的纪念堂,属于法国最美的建筑之列,被视为波尔多的标志。它的外观像一座庄严的希腊式神庙。一排12根科林斯式巨柱构成宏伟匀称的门廊。门廊阳台上,并排竖立着12尊神态各异的雕像,都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好似西洋的“金陵十二钗”。内部装饰金碧辉煌,宫廷式的包厢和楼座有四层。巴黎歌剧院设计时就曾以波尔多大剧院为样板。大剧院是1773~1780年建筑师维托·路易设计建造的一座古典样式的剧场。剧场长47米、高19米、宽88米,正面12根柯林斯式圆柱颇似希腊神殿前的圆柱,柱子的上半部雕刻着希腊神话中的音乐女神、诗词等。而内部华丽的大阶梯,则是仿自巴黎的加尼叶歌剧院。 巴黎万神庙平面原为希腊十字式布局,神庙的穹顶在立面上是罗马城坦比哀多的造型,顶端有采光亭。 大英博物馆(BritishMuseum)地点:London,英国 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823~1847年设计者:Sii’RobertSmirke等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木、铸铁及穹顶结构风格: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主要特征:建筑的正面中央采用古希腊神庙的形式,立面两端向前突出,整个正立面由44根爱奥尼克式柱构成的柱廊形成。虽然正立面有很大的凹凸变化,但正面柱廊的爱奥尼克式柱完全一样,比例尺度等严格参照雅典卫城上伊瑞克提翁神庙的柱式。在规模上,大英博物馆与柏林皇家美术馆相仿。现存建筑中的直径为42m的铸铁结构的穹顶,是在1854年以后建造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对建筑结构材料的影响。 慕尼黑雕塑美术馆(Glyptothek)地点:Munich,德国 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816—1834年 设计者:LeovonKlenze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木、铸铁及拱顶结构 风格: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 主要特征:建筑围绕中庭而建,雕塑陈列室依靠墙面上部的高窗采光,屋顶为拱顶。雕塑美术馆的立面采用古罗马神殿的正立面(7开间罗马爱奥尼克式)与实墙面对比的形式,据说灵感来自雅典卫城上的伊瑞克提翁神庙(或者说是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对称版)。 丘园又称皇家植物园,位于伦敦西南,是英国最大的植物园。占地300英亩,现有植物38000余株。布局以自然为主,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在英国属于风景式园林一派,主要特色是钟情于纯自然之美,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 英国议会(HousesofPaarliament)地点:London,英国 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836—1860年 设计者:SirCharlesBarry和AugustusWelbyPugin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及铸铁结构 风格:英国新哥特式建筑 主要特征:如前所述,新哥特式是田园风光建筑流派的一个分支,而英国议会是规模最大、最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建筑群中央部位是八角形的大厅以及十个中庭,外立面以哥特风格的小尖塔为基本构图元素并以此决定了建筑的外观特征。建筑的沿泰晤士河立面长285m,包含1100余个房间,光楼梯就有100余处,规模空前巨大。英国议会周边有西敏寺(塔高110m)等建筑,既存的高高低低的塔和议会建筑的著名钟塔(高97m)一起,形成了建筑群丰富的上部轮廓线。议会建筑的屋顶全面采用了铁质结构,体现了英国建筑 在材料技术方面的迅速进步。 巴黎歌剧院(Opera,Paris)地点:Paris,法国 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861~1874年 设计者:CharlesGamier’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铁、拱、穹顶及木结构 风格:法国新巴洛克式建筑 主要特征:歌剧院建筑面积约11400平方米,可容纳约2160名观众,观众厅的包厢有5层,舞台面积约55m~55m,舞台顶部高度达60m,观众休息厅长54m,宽13m,顶棚高18m。歌剧院内部空间变化丰富,其中著名的,如大楼梯间等,以巴洛克风格为基调,采 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名贵石材和金属等作装饰材料,极为华丽辉煌。歌剧院正立面的 一层为拱廊,装饰有象征音乐、舞蹈和诗歌等艺术的雕刻,二层为柱高10m的科林斯式双 柱廊,具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建筑的混合风格。简而言之,巴黎歌剧院是在现代主义建筑 时代之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装饰最华丽的剧院建筑。 圣心堂(BasiliqueduSacre-coeur)地点:Paris,法国 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875~1919年 设计者:PaulAbadie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混凝土、铁、拱及穹顶结构 风格:19世纪折衷主义建筑 主要特征:建筑采用拜占庭式的集中形空间构成,面宽约45m,进深约70m,四小穹顶簇拥中央大穹顶,但建筑的四个立面具有明显的中世纪罗马风建筑的特征。圣心教堂外观为纯白色,建在巴黎著名的蒙玛特高地上,穹顶高达80余米,是与埃菲尔铁塔并肩的、象征巴黎的建筑物。 (一)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思潮的促进者。1.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设计人为帕克斯顿。八个月完成7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展览建筑。2.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爱菲尔铁塔、机械馆,创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和最大跨度(115m)的新纪录。(二)工业革命后的人口剧增,城市环境和面貌遭到了破坏,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巴黎改建(欧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嘎涅),带形城市(马泰)。第五篇近现代西方建筑 伦敦水晶宫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宽408英尺(约124.4米),长1851英尺(约564米),共5垮,高三层,由英国园艺师J·帕克斯顿按照当时建造的植物园温室和铁路站棚的方式设计,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水晶宫”虽然功能简单,但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二、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三、建筑造价大为结省;四、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五、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六、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有人描写在“水晶宫”里的感觉如同“仲夏夜之梦”,清朝官员张德彝说:“一片晶莹,精彩眩目,高华名贵,璀璨可观。”相信是贴切精当的描写! 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法语:LaTour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机械馆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主馆,减灾埃菲尔铁塔的后面。由工程师康泰明和建筑师杜特合作设计的。二人运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结构和施工技术,建造了当时石阶上最大跨度的生铁结构建筑。1910年废除。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西方建筑这个时期是对新建筑的探索时期,也是向现代建筑过渡的时期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映,以拉丝金和莫里斯为首的一些社会活动家的哲学观点在艺术上的表现。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代表作品:魏布(Webb)设计的莫里斯的住宅“红屋”,根据使用要求布置,用红砖建造,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 二、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主张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反对历史式样,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其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简洁。这种改革没能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与新技术的结合问题,是在形式上反对传统形式。主要思想及表现:1、主张艺术要来源于自然,学习自然,受工艺美术运动和莫里斯的影响较深。2、崇尚曲线。亨利·凡·德·费尔德曾说过:“线条就是力量”。新艺术运动又称“曲线风格”,是艺术家们从自然界藤蔓等植物吸取灵感,创造出一种以自然纹样为母题,波动的,敏感的,缠绕的曲线来装饰他们的作品。3、善于使用铁构件。铁容易 布鲁塞尔塔塞尔住宅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塔塞尔住宅是代表新艺术运动的第一件建筑作品。建筑师:霍尔塔,于1892年设计的巴黎地铁车站入口法国新艺术运动主要代表建筑师吉马尔德于1900年左右为巴黎地铁系统设计的141座出入口的总成。这些小品建筑均采用预制的铸铁构件和玻璃为主要材料现场拼装而成,统一涂以绿色油漆。米拉公寓西班牙,高迪,把新艺术运动在西班牙推向极短。圣家族教堂,高迪,拉丁十字式格拉斯哥艺术学校“格拉斯哥四人”,英国独立的艺术学校,由麦金托什设计。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奥地利,瓦格纳 布鲁塞尔塔塞尔住宅 巴黎地铁车站入口 米拉公寓 圣家族教堂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 三、维也纳学派以瓦格纳为首,认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反对使用历史式样。维也纳建筑师路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式自身之美为美”,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主张建筑以适用为主,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强调建筑物的比例。其代表作品如维也纳的地下铁道车站和邮政储蓄银行。代表作品是建在维也纳的斯坦纳住宅。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四、北欧对新建筑的探索反对折衷主义,提倡“净化”建筑,主张表现建筑造型的简洁明快及材料质感。荷兰的贝尔拉格代表作品为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芬兰的沙贝宁代表作品为赫尔辛基的火车站。 五、美国芝加哥学派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并创造独特风格。创始人是工程师詹尼。代表人物: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代表作品: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其立面采用了“芝加哥窗“形式的网格式处理。 六、德意志制造联盟是19世纪末20年代初德国建筑领域里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一)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以工业建筑为基地发挥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二)代表作品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柏林),成为现代建筑的雏形,里程碑式的建筑,——由贝伦斯设计。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科隆)由格罗皮乌斯设计。 七、钢筋混凝土的应用1850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在巴黎圣日内维埃夫图书馆拱顶用交错的钢筋和混凝土的成功,为近代钢筋混凝土奠定了基础。1890年以后,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法国建筑师包杜建的巴黎蒙玛尔特教堂是第一个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的教堂。法国工程师马亚在苏黎世建造了第一座无梁楼盖仓库(1910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一、革新派建筑师在战后初期对新建筑形式的探索(一)表现派首先在德国、奥地利产生,常采用奇特而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达某种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代表实例: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孟德尔松设计。 (二)未来派首先在意大利出现,创始人为作家马里内蒂,宣扬各种机器的威力,主张创造全新的未来艺术。代表人物:意大利的圣·伊利亚,追求一切都要动、要变。 (三)风格派1917年产生于荷兰。代表性建筑:里特维德设计的在乌德勒支德施罗德住宅。 (四)构成派产生于俄国,他们把抽象的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作为艺术德内容。代表作品: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维斯宁兄弟的列宁格勒真理报馆方案。第三国际纪念碑 二、20年代欧洲现代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发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一)设计思想的共同点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论观点1.格罗皮乌斯(1887~1969)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代表作品如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德骚的包豪斯校舍。 1911~1912年法古斯鞋楦厂(和A.迈耶合作设计)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1923年耶那市立剧场(CityTheater,Jena,和A.迈耶合作设计)1927年德骚市就业办事处1925~26年包豪斯校舍(Bauhaus)1927~28年丹默斯托克居住区(DammerStockHousing)1929年德国柏林西门子住宅区(Berlin-siemensStadtHouseing)1936年英国英平顿地方乡村学校(VillageCollege,Impington)1937年格罗皮乌斯自用住宅(GropiusResidence,LincolnMass)1949年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HarvardGraduateCenter,Cambridge,Mass,TAC)1954年马萨诸塞州西水桥小学(WestBridgeWaterElementarySchool,TAC)1957年西德西柏林汉莎区(Hansa-Viertel)Interbau国际住宅展览会公寓1977年何塞•昆西公立学校(JosiohQuincyCommunitySchool,SouthCove,Boston,Ma,TAC) 2.勒·柯布西耶(1889~1965)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论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在住宅设计中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代表作品如巴黎的萨沃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著作:《走向新建筑》。建筑哲学思想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 3.密斯·凡·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不要模仿过去。重视建筑结构与建造方法德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密斯风格”主要表现为“运用钢和玻璃为专一手段”。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宿舍,范斯沃斯住宅。 4.赖特赖特对建筑德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代表作品如草原式住宅,拉金办公楼,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 (三)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1928年在瑞士成立,1959年停止活动)1933年的雅典会议专门研究现代城市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要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四大功能,应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 二次大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60年代以后,生产的急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标榜个人与个性的社会思潮兴起,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及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去世,各种建筑思潮应运而生。出现建筑思潮多元化的局面,促使建筑向讲求形式,标新立异的方向发展。一、“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代表作品:协和建筑师事务所(TAC),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按功能结合地形布置,空间参差,尺度得当。 二、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特点:在设计方法上属于“重理”的一种思潮。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强调结构逻辑性与自由分割空间在建筑造型中的体现,其特点是用玻璃和钢为主要材料,构造与施工精确,外形纯净透明,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它的内部空间。代表作品: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芝加哥湖滨大厦,西格拉姆大厦,西柏林的新国家美术馆,在“少就是多”的理论依据下,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设计手法的实例,并形成了“密斯风格”。范斯沃斯住宅西格拉姆大厦 三、粗野主义倾向特点: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他们的粗鲁结合。与讲求技术精美倾向不同点是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代表作品: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史密森夫妇的亨斯特顿学校;鲁道夫的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斯特林的莱斯特大学工程馆等。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 四、典雅主义倾向特点: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主要在美国。如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等。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五、高度工业技术倾向特点:指不仅坚持在建筑上采用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极力表现新技术的倾向。主张采用最新的材料制造体量轻、用料省、能快速灵活地装配改造地结构与房屋,并加以表现。为解决城市问题,出现用预制标准化构件装配成大型的、多层和高层的“巨型结构”。代表作品:黑川纪章和丹下健三的新陈代谢派设计的山梨文化会馆,皮阿诺和罗杰斯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六、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特点是在建筑中偏“情”的方面,它是将“理性主义”设计原则结合当地的地方特点和民族习惯的发展,即讲技术又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的特点。代表作品:芬兰的阿尔托是北欧“人情化”与地方性的代表,其代表作珊纳特赛罗镇的中心主楼,沃尔夫斯贝格文化中心。日本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仓敷县厅舍是战后日本追求地方性的代表。 七、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是对现代建筑风格“共性”的反抗。反对集体创作,认为“建筑是不能共同设计的”。其手法有以下三种:1.运用几何形构图。如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贝聿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2.运用抽象的象征。如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夏隆的柏林爱乐音乐厅;路易斯····康的理查医学研究楼。 3.运用具体的象征。如小沙贝宁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伍重的悉尼歌剧院。 八、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20世纪60~70年代以后出现的对现代主义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进而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他们包括很多派别,探求设计方法和建筑形式、风格的改革。但没有统一的理论和组织。(一)代表性理论著作: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詹克斯——《后现代建筑的语言》布莱克——《形式跟随惨败——现代建筑何以行不通》文丘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二)主要特征:美国建筑师R·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三个特征:a.采用装饰,b.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c.与现有环境融合(文脉主义)。英国建筑评论家C····詹克斯认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就是至少在两个层次上说话:一方面他面对其他建筑师和留心特定建筑含义的少数人士;另一方面他又面对广大公众和当地居民”。美国建筑师R·文丘里提出:“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赞成二元论”。“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东西中挑挑拣拣”。 (三)代表实例:文丘里(1963年)——母亲住宅;文丘里(1976年)——美国奥柏林学院艾伦美术馆扩建部分;M·格雷夫斯(1982年)——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C·穆尔(1982年)——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P·约翰逊(1984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 九、解构主义建筑1966年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理论,宣称结构主义哲学已经过时。1988年3月,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解构主义学术研讨会。6月纽约大都会举办解构建筑展。盖里、库哈斯、哈迪德、里伯斯金、蓝天组、屈米、埃森曼七名建筑师展出了自己的作品。埃森曼提出的解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取消体系、反体系、不相信先驱价值、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等等。他在建筑中表现“无”、“不在”、“不在的在”等等。在建筑创作中采用“编造”、“解图”、“虚构基地”、“对地的解剖”等。代表作品:埃森曼——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屈米——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盖里——加州圣莫尼卡住宅、瑞士巴塞尔维特拉家具公司总部、西班牙比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