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事故案例》ppt课件

《静电事故案例》ppt课件

ID:27100757

大小:3.55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8-12-01

《静电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1页
《静电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2页
《静电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3页
《静电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4页
《静电事故案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电事故案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电事故案例2017.2.20静电对静电的认识++++++++绝缘塞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静电的产生(1)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6)穿化纤布料衣服、穿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1.严格按规定的流速输送易燃易爆介质,不准用压缩空气调合搅拌。2.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须按规定

2、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3.对易燃、易爆流体贮罐进行测温、采样,不准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具。4.不准从罐部收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装油品。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5.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易燃易爆区,尤其是不得在该区内穿、脱衣服或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6.容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环境,其温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界限以内。7.易燃易爆区、易产生化纤和粉体静电的装置,必须做好设备防静电接地,混凝土地面、橡胶地板等导电性要符合规定。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8.化纤和粉体物料的输送和包装,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或泄出静

3、电措施;易产生静电的装置必须设静电消除器。9.防静电措施和设备要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并建卡登记存档。10.新产品、设备、工艺和原料的投用,必须对静电情况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除静电措施。2007年10月26日,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生一起静电引起的危险品火灾事故。一名员工对搅拌缸的油漆进行调色,在投加溶剂油时,右手用小铁勺(无接地)将溶剂过滤沿缸壁边投加到大缸内,过滤网突然起火,因溶剂挥发性大,员工穿着的防静电服瞬间被点燃。1.1静电事故事故模拟图1.2事故原因不锈钢勺防静电型过滤网两手戴一次性医用胶手套待过滤溶剂人体穿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1、

4、员工操作使用的过滤网金属圈没有静电接地,在添加溶剂时,过滤网金属圈形成浮游金属产生静电与金属小勺放电产生火花,将周边可燃的溶剂蒸汽点燃;2、员工使用的防静电服材质含有化纤成份,一旦有火源,非常容易引火燃烧并迅速漫延,受伤人员短时间无法摆脱。1.3事故后果受伤的员工过滤网事故导致该员工左手臂,左躯干上身侧29%Ⅱ度烧伤,损失工作日250日,经济损失26万元。2006年8月2日,永和区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生一起地下溶剂罐在车间的管道出口静电起火的事故。自动喷淋系统立即自动启动,起火后一分钟即被完全扑灭。2.1静电事故当时车间约有20吨易燃品,若

5、火势延伸,后果不堪设想。2.2事故原因1、工人未正确使用静电夹;2、地下溶剂罐输送泵功率过大,导致出口处流速过大,达200KG/分(安全要求为100KG/分以下);3、溶剂为甲苯,极易聚集静电;4、工人未使甲苯沿缸壁流入,静电未能及时释放。3.1塑料桶装苯起火工人用一个塑料桶去装苯,苯是易燃物质,塑料桶又带了静电,装卸时静电起火4.1投料口爆炸4.2事故经过事故经过:一个带搅拌的反应釜,人孔中装有不锈钢漏斗,操作时,人站在上凡力水木地板上,在室温下预先投入丙酮,再通过漏斗将山梨糖粉投入反应釜中。当把山梨糖粉投入漏斗时,投料口发生了爆炸。4.3

6、原因分析(1)山梨糖粉桶,内衬为铝箔(电容量约为50pf)。在山梨糖粉与铝箔之间产生了电荷分离,一部分电荷分布在铝箔上和与地面(上凡力水地板接地电阻为107~108Ω)不导电的操作工(穿橡皮底鞋,对地电阻>108Ω)身上,相反的电荷分布在糖粉上。在投料时,铝箔与操作工带的电荷通过接地的料斗放电产生火花。能点燃丙酮空气混合物的最低能量为1.15mJ。模拟实验证明,在上述条件下倾倒完一桶(约125公斤)山梨糖粉末,产生的静电电荷约为3000V,放电所释放的能量为W=1/2CU2=1/2×(50+150)×10-12F(3000V)2=0.9mJ。

7、4.3原因分析(2)按照计算所得放电的能量不足以引爆,但是,所给的C与U的值有很大的误差,对丙酮的最低引爆能量是从文献上查得的,在实际情况下有可能低一些。因此,这是一起由静电放电产生火花引起丙酮爆炸的事故。4.4预防措施1.桶内的铝箔要接地,并与接地的料斗相连接。2.地板与鞋必须是导电的。3.分批加入山梨糖(最多50公斤),并在两批中间间隔半分钟。5.1当第二桶倾入时爆炸5.2事故经过当被溶剂(含约20%二异丁烯)湿润的产品,由一金属容器经一金属漏斗及一长3.5米的金属投料管,投入一耙式干燥器(耙在缓缓转动)。金属容器、干燥器及其上面的金属漏

8、斗、金属投料管均接地。当第二桶被倾入漏斗时,突然发生爆炸,火焰从投料口向外喷射而出。5.3原因分析在化学品与桶,加料斗和加料管之间分离时产生静电放电现象。在桶、加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