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068647
大小:1.37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30
《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一、原料品质说明书原料品质说明书:是原料供应商提供给客户的原料身份证。完整的说明书包括:物理检测数据、化学分析数值、安全性评价结果。目的:从说明书上标示的完整性,评估原料商的品质管理技术及对原料的负责态度。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油脂类原料的品质,不能以外观、颜色、味觉等(作为辅助条件)指标来判断。分类:物理检测和化学分析两类1、物理检测(1)比重指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标准物质(通常为纯水)的质量之比。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1)比重A、条件15.5℃。
2、若需以15.5℃以外的温度测试比重时,应进行校正。校正公式:γ0=γ+(t-t0)×0.00069B、分析方法比重计、比重瓶、比重管C、意义判断其是否新鲜(比重一定);久置后氧化、水解的油脂,比重有变化。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2)折射率A、条件λ=589.3nm(采用黄色钠光灯D线)温度:20℃(温度升高,折射率下降)校正公式:nD20℃=nDt+(t-20)×0.00037B、分析方法阿贝折射仪C、意义折射率偏大的油脂,表示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为干性油。b.折射率降低,表示油脂中有游离脂肪酸,原料
3、不新鲜。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2)折射率c.折射率较大的油脂,表示其分子量较大或含共轭不饱和酸酯类。(3)外观性状指常温下的物理状态:液体、固液体或固体。此外还包括:颜色、嗅觉、味道等。(4)颜色用比色计测定(5)粘度A、分析方法用乌氏粘度计进行测定。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5)粘度B、意义用于判断原料是否适合于生产目标产品。例如:由于蓖麻油的粘度太高,不适合于生产口红。2、化学分析(1)酸值中和1g油脂或蜡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的mg数。A、分析方法以乙醇(异丙醇)
4、及苯(或乙醚)的1:1混合液溶解,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KOH水溶液滴定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1)酸值计算公式:AV=(VKOH×5.61)/G油脂(mg/g)B、意义了解油脂的新鲜度(温度,水解→游离脂肪酸+甘油→变质)(2)皂化值皂化1g油脂或蜡所需的KOH的mg数。A、分析方法将油脂溶入0.5M的KOH酒精溶液中,回流煮沸反应30min,加入酚酞作指示剂,以0.5M的HCl滴定。计算公式:皂化值=(B-A)×28.05/油脂试料实重(mg/g)其中:A——0.5M盐酸消耗量(mL);B——
5、不皂化,全部滴定时0.5M盐酸的消耗量。蓖麻油176-187橄榄油185-200椰子油250-260亚麻油189-196棕榈油196-210花生油185-195奶油216-235棉籽油191-196猪油193-200鲸脂油188-194牛油190-200大豆油189-194桐油189-195油脂皂化值油脂皂化值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二、油脂类原料的分析(2)皂化值B、意义制肥皂时确定用碱量计算油脂平均分子量:油脂平均分子量=3×56.11×1000/皂化值三、蜡类原料的分析1、物理检测(1)比重常温下为固态,无法直接测试
6、。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三、蜡类原料的分析(1)比重A、分析方法熔融制球(3mm直径)冷却投入装有酒精溶液的量筒中(酒精:水=35:65)调节(下沉加水,上浮加酒精)振荡平衡测量测量:用比重计测混合液的比重,即为蜡的比重。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三、蜡类原料的分析(2)折射率先完全融化,测定方法与油脂测定方法相同。(3)粘度用旋转粘度计测量(4)熔点用熔点测定仪测定2、化学分析同油脂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四、表面活性剂的品质分析1、物理检测(1)清洁力A、分析方法将标准布(纯毛凡立丁布)经脱脂干燥后,称重。然后浸渍
7、于10%橄榄油乙醚溶液中吸附,风干,称重。配置浓度为0.5%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布料的50倍量),将布放入溶液中。于40℃下洗涤30min(洗涤机转速为42r/min),倒掉洗涤液,加入氯化钙水溶液,反复水洗6次,干燥,称重。B、计算清洁力=(橄榄油量-残脂量)/橄榄油量×100%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四、表面活性剂的品质分析2、化学分析(1)水分(水含量)为便于生产,表面活性剂原料按不同水含量供应。例如:生产粉类化妆品的表面活性剂:不含水生产洗发精、沐浴露的表面活性剂:含30%的水A、分析方法称重烘干至恒重称重注:从40
8、~50℃徐徐提高到105±2℃水分=减少的重量/试样重×100%注:对于不耐热表面活性剂,不能用此法。第五章化妆品原料的品质分析四、表面活性剂的品质分析2、化学分析(2)活性成分含量(表面活性剂的实际含量)除水之外,原料不完全是活性成分。考虑到原料贮存的稳定性,有些原料是以酯类的形态存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