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与减灾

农业气象与减灾

ID:27064068

大小:2.0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1-30

农业气象与减灾_第1页
农业气象与减灾_第2页
农业气象与减灾_第3页
农业气象与减灾_第4页
农业气象与减灾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气象与减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农业气象与减灾主要内容§1农业气象灾害概述§2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类§3农业气象减灾对策§4农业气象风险§5农业气象的灾害保险§1农业气象灾害概述农业气象灾害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造成的损失,我国农业灾害损失70%~80%都是由于气象灾害引起的。其他的农业灾害,如农业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和农业环境灾害的发生和危害也往往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2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类●水分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温度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气流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光照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一、水分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P192—195)1

2、.干旱干旱是农业生产上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理干旱和黑灾根据其发生时期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季节连旱连年大旱等防御对策:1)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打井引水,挖掘水源,发展节水灌溉2)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壤肥力,合理耕作保墒3)旱区推广节水栽培技术,建立节水型农业生态结构干旱2.洪涝和湿害因水分过多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主要有:洪水涝害土壤湿害凌汛冻涝和空气湿害其中洪涝按照发生时节又可分为春涝夏涝和秋涝这三种情况洪涝的影响因素:1)天气形势2)地形3)土壤质地和结构4)技术因素5)作物

3、种类与发育期6)社会因素洪涝灾害防御与减灾对策1)防御大江大河洪涝:制定防洪规划和设防标准,健全机构,加强管理和基础建设,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实施防洪、拦蓄、疏浚、排涝等重大水利工程,多方集资开展洪水保险。2)山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3)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土壤,提高排涝和耐涝能力。4)调整农业结构选用耐涝和适应多雨环境的作物品种。5)推广抗涝栽培技术。3、水分相变引起的灾害水分相变引起的灾害有:雪灾冰凌冻融灾害冰雹和雾灾我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与大陆性气候和多山有关。冰凌雾灾冰雹●种植耐雹作物或使其敏

4、感期避开多雹季节●开展人工消雹,打炮震荡冰雹云或发射火箭释放催化剂,促使冰雹云提前下雨●植树种草,改良生态环境,使低层大气结构趋于稳定●开展雹灾保险以取得补偿●灾后采取适宜补救措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冰雹的防御与补救二、温度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P195-198)三、气流异常导致的气象灾害1、大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春季大风多余冬季,夏季最少,秋季和冬季相近。危害。直接危害:风蚀、机械损伤、吹散吹跑畜群、破坏农业设施加剧蒸腾失水,加重冻害等。简介危害:土地沙化、伴随冰雹、沙尘暴大风的减灾对策●营造防风林带和风障●牧区注意选择避风场所

5、,看往头畜,沿海渔民即时回港避风●种植抗风作物品种,苗期促进根系和茎杆发育,提高抗风能力●临时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加强大风的监测和预报,即时采取预防措施2、风沙和沙尘暴风沙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足够强二持久的风力,能把沙尘吹到空中;大气低层结构不稳定;大风所经地区植被少,土质干燥疏松沙尘量大。我国风沙最强地区在中蒙边界,沙尘暴多发生在靠近沙漠的地区。沙尘暴的危害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沙尘暴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

6、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交通安全(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事故)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危害人体健康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到口、鼻、眼、耳中。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或病菌以这些器官为侵入点,引发各种疾病。风沙沙尘暴风沙的防御★风沙的防御最重要的是增加地面植被覆盖草原应防止超载过牧,农业过渡带应防止滥垦

7、,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营造林草防护带。我国自2000年以后加强了沙区和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治理,风沙危害强剧的态势已得到初步流转。四、光照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光照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主要分三种:日灼或日烧病、阴害、紫外辐射增加的伤害第二节农业气象减灾对策一·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警示1.灾害监测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发生前对灾害前兆那个与孕灾环境的监测,灾害过程中对灾害现象的监测和灾害结束后对灾害后果的监测,是与整个灾害过程并存的一项减灾基础性工作。灾害监测的目的是掌握灾害系统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动态,以便采取相应的防灾,抗

8、灾和补救措施。灾害监测依观察对象可分为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前者指对灾害现象的直接观察;后者指对于灾害系统有关联的事物进行观察。既包括对受灾体的监测,也包括对致灾因子的监测。灾害监测依其内容还可分为气象监测,水文监测,地震监测,海洋监测,植物病虫监测等种类,通常由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气象部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