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交流

南京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交流

ID:27050434

大小:35.1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30

南京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交流_第1页
南京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交流_第2页
南京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交流_第3页
南京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交流_第4页
南京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交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交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好的先看两遍胡宏纹先生的教材,课后习题看看,特别做南京大学真题时要多参考这书,然后再看看邢老先生的《基础有机化学》,特别基础好的,想的高分的,一定要多看书。南大的有机很活,历年都如此,比中科院的题目有时还有水准。《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冯俊材、裴伟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6真题80%以上出自这本书。但注意其他年份不是哟!《有机化学习题精解》,冯俊材、吴琳等编,科学出版社,最好看看,很经典,也不少真题摸样的题目哦。复习方法有机化学有脉络的,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懂得归纳总结,如烷,烯,炔卤代烃,醇,醚芳烃(芳胺,酚,苯环)醛酮及羧酸(包括它们的衍生物)其他(周环反应,糖,氨

2、基酸等)实验(很重要)(实验外面买不到这本书,南京大学本校用,不过放心,大的实验基本都考完了,和我去年推测一样,现在南大有机实验都考细节问题了,如去年混合溶剂结晶,GF254含义这些了,大的实验就在历年真题里面有,所以买不到实验书的同学也不要担心,只要认真分析真题实验就没有问题的,还可以去图书馆找相关实验书查看相关实验细节)另外要在其中贯穿立体化学和波谱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常见的重要的一定要能书写机理,还要记住英文的人名,不能记中文的。现在国际最新规定,人名反应为名民反应,翻译为中文不翻译英文名,08年考了三个写名民反应。有机合成我推荐《有机合成切断法探讨》(英)斯图尔特

3、.沃伦著,丁新腾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南大化学详细复习指南一、大学化学:参考教材:1、南大傅献彩的《大学化学》2、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合编的《无机化学》(大学化学这个考试科目里面还是包含分析化学的,所以分析化学也要看的)辅导书:1、《无机化学考研攻略》,黄孟健编2、《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王志林、黄孟健编,科学出版社的历年试题分析:“画结构图”几乎每年必考,在10-20分左右,把历年试题中的结构图全搞到,这个题的分数基本稳拿(有些题目是高等无机的内容哦,很难找的)。然后就是配位占的分量很大,分析近几年都涉及几个小题。该科目的辅导班笔记非常重要,不过教育部06年开始规定不允许办辅导班,因此,尽管

4、,其他一些高校辅导班仍然照常开办,但是南大最近的辅导班笔记是05年的。理论部分可以放到后面复习,因为好多内容是跟物化和结构部分是重复的。不过对配位化学那部分要特别重视,有的内容书上都不一定找得到。主要还是要看元素部分,关于性质比较考的很多,什么水解能力,氧化能力,配位能力,晶格能,溶解度大小比较等等。重点是d区第四和第五周期及个别元素的重要化合物,ds区的Cu和Zn等等,计算四大平衡是重点,大题一般是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各一道,酸碱平衡一般考缓冲溶液的计算或考酸碱理论(质子论,溶剂论,电子论等),氧化还原平衡总是考电池,而且总是考的形成难溶电解质,配合物时的电极电势的计算(08年没考,估

5、计09年必考),这类电池电势的计算一定要熟练。认真研读07和08真题也是非常必要的。二、有机化学参考教材:1、《有机化学》,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编。辅导书:《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冯俊材、裴伟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历年试题分析:2004年,2006真题80%以上出自《有机化学例题与习题》这本书。但注意其他年份不是哟!!包括刚考的2007年就不是,因为2007年是吴琳老师出题。所以呢,《有机化学习题精解》,冯俊材、吴琳等编,科学出版社,大家最好看看。想串知识点的话可以看的《有机化学学习指导》冯俊材编,科学出版社。另外,实验也很重要,每年大约20-30分的样子,

6、把南大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弄明白应该不成问题。有机化学在把书看一遍后可以把有机化学分为几大块来复习,这样就能做到把知识点串起来,毕竟有机的知识点是很多很散的,但散却有规律,不象无机那样,所以分块复习很有用也很重要。一般可以按以下分:【烷,烯,炔】【卤代烃,醇,醚】【芳烃(芳胺,酚,苯环)】【醛酮及羧酸(包括它们的衍生物)】【其他(周环反应,糖,氨基酸等)】说实话关于周环反应、杂环、糖等内容历年试题涉及比较少。三、仪器分析参考教材:《仪器分析》,方惠群等编,科学出版社辅导书:《仪器分析学习指导》,方惠群,余晓冬,史坚编,科学出版社把书看好,分块看,这个书上已经分的很清了,无非是电化学分析,光学分

7、析等等,我就不详细说了,注意看后及时总结规律就好了!另外,2007年单独考的仪器分析把2006年考的部分仪器分析试题又原封不动的搬过来考,有点让人大感意外!如果今年考试简章出来后,还单独考仪器分析,大家是不是该重点注意一下最近考过的试题呢(因为以前的考试规律是三年之内的考题原则是不允许重复出现的)?另外,在看书时一点要仔细看个章节前面的那些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做到重点分明,心中有数,看完一章后再想想自己能回答那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